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0-06-03 浏览次数:147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化学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大量食用高脂肪、高糖类的食物不会使人发胖 B . 乘坐公交车出行实现“低碳”生活 C . 少食蔬菜水果的同学会缺维生素 C,有可能引起坏血病 D . 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 2. (2018九上·石家庄月考) 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铝制品表面应常用钢刷擦洗 B . 可用铁桶盛装农药波尔多液 C . 焊锡(锡铅合金)的熔点低,常用来焊接金属 D . 钢因为比生铁的含碳量高,所以应用范围更广
  • 3. 下列现象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铁锅生锈 B . 食物腐败 C . 干冰升华 D . 火药爆破
  • 4. (2019九下·东莞月考)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 . 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C . 在公园散步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 给篮球打气时气体被压缩,分子变小了
  • 5. 乙醇(C2H5OH)是可再生资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 +3O2 2CO2+ 3H2O,该化学方程式中,不存在的物质种类是(   )
    A . 单质 B . 氧化物 C . D . 有机化合物
  • 6. 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X的常见单质的化学式可表示为X2 B . X的常见单质具有可燃性 C . 酒精在X的常见单质中燃烧生成CX2和H2X D . 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跟X的常见单质反应产生共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能量
  • 7. (2017·福建) 炼铁炉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原子)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变化 C .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D .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
  • 8. (2018九下·萧山开学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 . 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证明瓶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溶液中一定有硫酸根离子 D . 不用任何试剂就可以把KOH、HNO3、CuSO4、MgCl2四种溶液鉴别出来
二、非选择题
  • 9. 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结合实际填空。
    1. (1) 炒菜用的铁锅的手柄是用(填“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做成的。
    2. (2) 做饭时,有时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将灶具的进风口(填“调大”或“调小”)。
    3. (3) 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0. 已知A,B,C,D四种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原子核内无中子,B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的最外层电子数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C,D形成的化合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A,C形成化合物的分子式:
    2. (2) 画出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 (3) B,D两种元素按质量比3∶16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11.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t2℃时,将80g固体A加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
    2. (2) 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析出晶体A的质量与析出晶体B的质量的大小关系是(填“大于”“小于”“等于”或“无法确定”)。
    3. (3) t2℃时,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B,提纯A常采用结晶的方法。
  • 12. A~Z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是发酵粉的一种主要原料,俗称小苏打,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和M的组成元素相同,常温下E是液体,Y、Z是黑色固体,N是红色粉末,G是一种碱,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它们之间有如下反应关系: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D的化学式为
    2. (2)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 13. 如图1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 (1)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用装置C收集O2的验满方法是。反应结束后,若要过滤分离出二氧化锰,除了玻璃棒外,还需要补充的玻璃仪器名称是
    2. (2) 实验室可用氧化钙固体与浓氨水在常温下混合制取氨气(NH3),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
    3. (3) 如图1中的C,D,E三种装置,均可用如图2的F装置代替。若用图2中的F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CO2 , CO2从F装置的(填“a”或“b”,下同)口通入,验满的方法为;若用F装置进行排水法收集O2 , 可先在F装置中装满水,然后将O2从F装置的口通入。
  • 14. (2019·开平模拟)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完成了如图甲所示的两个实验。实验后,小明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发现混合废液浑浊并显红色。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 (1) 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提出问题)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哪些呢?

      (作出猜想)猜想一: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钠;

      猜想二: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

      猜想三: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碱性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根据反应现象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结论)分析图像数据得出,废液中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一定不是

      (拓展提高)为了使以上废液实现安全排放,你的做法是:

  • 15. 蓄电池中所用电解液是质量分数约为28%的硫酸。若用1升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稀释成28%的硫酸,可得28%的硫酸溶液多少克?需加水多少毫升?
  • 16. 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由碳酸钠和氯化钠组成的混合溶液.为了测定该混合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该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该混合溶液50g,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当加入盐酸的质量为15g、30g、45g、60g时,生成气体的质量见下表(气体的溶解度忽略不计).

    第Ⅰ组

    第Ⅱ组

    第Ⅲ组

    第Ⅳ组

    稀盐酸的质量/g

    15

    30

    45

    60

    生成气体的质量/g

    1.8

    n

    4.4

    4.4

    1. (1) 第Ⅱ组数据n为g.
    2. (2) 混合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