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20-05-27 浏览次数:15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 1.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官的制度,这项制度的设立出现于(   )
    A . 夏朝 B . 隋朝 C . 唐朝 D . 宋朝
  • 2. (2019七下·蚌埠月考) 与如图示意图中①相关的史实是(    )

    A . 北魏改革,民族交融 B . 定都建康,开发江南 C . 开凿运河,创立科举 D .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 3.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一位皇帝常常告诫自己要牢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理念,这位皇帝是(   )
    A . 武则天 B . 汉武帝 C . 隋文帝 D . 唐太宗
  • 4. (2019·肇庆模拟) 七年级(1)班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们搜集了“科举制度的创立”“大运河”“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
    A . 政权的分立与民族融合 B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 5. (2017七下·莱城期中) 下列能大致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 B . C . D .
  • 6. (2018·北京)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 . 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 . 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 . 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 . 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 7. (2018九上·高密期末) 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为开展某主题研究性学习而搜集材料整理制作的图表。

    地区时间

    北方

    南方

    宋初

    人口100多万户

    人口230多方户

    北宋

    贡献财政收入20%

    贡献财政收入80%

    南宋

    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又曰:“苏湖熟,天下足。”

    读表后,你认为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

    A . 人口大量南迁 B . 宋朝社会生活 C . 经济中心南移 D . 苏杭生活富足
  • 8. 唐玄宋不理政事,贪图享乐,最终导致边将叛乱,唐朝由盛转衰。历史上把这次叛乱称为(   )
    A . 唐未农民起义 B . 隋未农民起义 C . 安史之乱 D . 大泽乡起义
  • 9. (2018·江西) “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炀帝此举”是指(    )
    A . 建立隋朝 B . 统一全国 C . 开通大运河 D . 创立科举制
  • 10. (2019七下·潮阳期中) 辽朝与北宋、金朝与南宋先后对峙,实际上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时代,但也促进了各族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进一步联系,为中华各民族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实现“再次统一”的朝代是(    )
    A . 隋朝 B . 元朝 C . 明朝 D . 清朝
  • 11. (2018·德州)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这反映出元朝为有效统治全国而创立了(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行省制 D . 内阁制
  • 12. (2016七下·东坡期末)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

    A . 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B .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C .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D . 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4分,第17题6分,第18题10分,共20分.)
  • 16.
    1. (1) 请写出图中①、②分别代表的政权。
    2. (2) 依据示意图写出该阶段的历史发展趋势。
  • 17.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它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至(开元)十三年(725年)封泰山……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过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岐州(今陕西凤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小溢……南诣荆襄(今湖北荆州、襄樊),北至太原、范阳(今比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凉府(今甘肃武威),皆有店肆,以代商旅,父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1. (1) 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河?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
    2. (2) 材料一中提到的隋亡原因是什么?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明理由
    3. (3) 根据材料二归纳“开元盛世”时期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不得摘抄原文)
  • 18. (创新探究题)学习完唐朝的历史后,实验初中七年级(6)班计划以“繁荣开放的唐代文明”为主题出一期历史板报。以下是某同学设计的板报样式。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制度创新篇】
      唐朝已经用分科考试选拔人才,请问这是一种什么制度?
    2. (2) 唐太宗统治时,之所以出现政治比较清明的盛世景象,与他广开言路、善于纳谏是分不开的,他重用的一位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是谁?唐太宗时期的统治被称为什么?
    3. (3) 【民族关系篇】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体现了他开明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
    4. (4) 【对外关系篇】
      唐朝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外友好往来比较频繁,试举两例说明。
    5. (5) 【文学艺术】
      唐朝时文学艺术成就辉煌,请你写出三位诗人和两位书法家。
    6. (6) 【启示篇】
      唐朝的繁盛给后人的历史启示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