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南京市扬子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

更新时间:2020-02-11 浏览次数:177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变化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酒精挥发 B . 葡萄酿酒 C . 石蜡熔化 D . 湿衣晾干
  • 2. (2018·巴中)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 颜色    B . 密度    C . 可燃性    D . 溶解性
  • 3. (2018九上·长汀月考)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浓盐酸,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猜想假设 B . 收集证据 C . 设计实验 D . 得出结论
  • 4. 燃放鞭炮对环境会造成污染,下列哪项污染与其无关()
    A . 噪音污染 B . 空气污染 C . 食品污染 D . 水污染
  • 5. (2016八下·五华期中) 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其中有一操作如图,则该操作说明该气体是(   )

    A . 极易溶于水 B . 不易溶于水 C . 易溶于水 D . 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
  • 6. 用量筒量取20毫升水,俯视读数造成误差,则所量取水的实际体积是()
    A . 20毫 B . 大于20毫升 C . 小于20毫升 D . 无法确定
  • 7. (2017九上·垦利期中) 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  )
    A . 往右盘增加砝码 B . 从右盘减少砝码   C .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D . 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 8. 把水放在容积为30mL的试管里加热,水的体积一般不超过(   )
    A . 5mL B . 10mL C . 15mL D . 20mL
  • 9. (2018八上·右玉期中) 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A . 氧气 B . 氮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 10. (2018九下·长春月考) 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气体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稀有气体        D . 二氧化碳
  • 11. 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

    A . 二氧化硫 B . 稀有气体 C . 二氧化碳 D . 水蒸气
  • 12.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空气 B . 矿泉水 C . 液氧 D . 酱油
  • 13.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 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B . 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 C . 燃料燃烧一般离不开氧 D . 氧气可用于食品保鲜
  • 14. 氮气的用途很广泛,下列不属于氮气用途的是()
    A . 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 B . 灯泡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 C . 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 D . 医疗氮气可作为危重病人的急救气
  • 15. (2015九上·潮安期中) 在科学研究中,需要用到一些保护气.当焊接金属时,为了隔绝空气,能用作保护气的一组是(   )
    A . 氧气、氮气 B . 氧气、二氧化碳 C . 氮气、氩气 D . 氧气、氩气
  • 16. 空气的成分中,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 17. (2015九上·抚顺期末)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火焰的颜色是(  )
    A . 黄色 B . 淡蓝色 C . 蓝紫色 D . 砖红色
  • 18. 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A . 动物呼吸 B . 蜡烛燃烧 C . 钢铁生锈 D . 食物腐烂
  • 19. 打开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其原因是( )
    A . 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氨分子中原子种类发生变化 C . 氨分子的体积变大 D . 氨分子转变为氮分子和氢分子
  • 20. 头发的成分能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据分析证明:健康人的头发每克大约含有铁130毫克,锌167~172毫克,铝5毫克,硼7毫克等.这里的铁、锌、铝、硼是指()
    A . 元素 B . 原子 C . 分子 D . 氧化物
  • 21. 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元素是()
    A . B . C . D .
  • 22. 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 . 质子数 B . 最外层电子数 C . 中子数 D . 电子层数
  • 23. (2016九上·岳阳期中) 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 C60 B . 2H C . 2N2 D . Fe
  • 24. (2015九上·剑阁期中) 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
    A . 间隔增大 B . 质量增大 C . 体积增大 D . 个数增多
  • 25.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依元素的相关信息,从图中不能直接获取的信息是()

     

    A . 铱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 . 铱的元素符号是Ir C . 铱原子的原子序数为77 D . 铱元素的相对原质量为192.2
  • 26. (2018九上·南涧期中) 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特性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 项

    操作或现象

    分子特性

    A

    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

    分子间有间隙

    B

    物体的热胀冷缩

    分子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C

    湿衣服晾干

    分子是运动的

    D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很小

    A . A    B . B    C . C    D . D
  • 27. (2018九上·赣榆月考) 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已知锰原子的质子数为25,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锰原子的电子数为(  )

    A . 25 B . 30 C . 55 D . 80
  • 28.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 B . 氧气 C . D . 硫酸铜
  • 29. 碳的单质中,质地较软,常用作电极的是()
    A . 炭黑 B . 石墨 C . 金刚石 D . 活性炭
  • 30.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取用固体粉末 B . 取少量液体 C . 过滤 D . 金属与酸反应
  • 31. 硅酸钙(CaSiO3)是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硅酸钙中Si的化合价是(    )

    A . +2 B . +3 C . -4 D . +4
  • 32. (2015九上·康定期末) 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CO和CO2都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 B . CO2的排放不是导致酸雨的原因 C . 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 D . 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常温下石墨化学性质活泼
  • 33. 竹炭制品深受消费者欢迎,竹炭是竹子经过炭化处理后形成的多孔性材料,竹炭不具有的性质是  (     )

    A . 黑色固体 B . 易溶于水 C . 有吸附性 D . 能够燃烧
  • 34. 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A . B . C . D .
  • 35. (2018九上·南京期末) “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在这五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 . B . C . D .
  • 36.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 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 B . 金刚石作装饰品 C . 铜丝作导线 D . 氢气作能源
  • 37. 不锈钢是一种合金,有耐腐蚀的重要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反应釜、炊具、装饰材料等。不锈钢中添加的主要元素是()
    A . B . 铬和镍 C . D .
  • 38. 柠檬汁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由此可知柠檬汁         (  )

    A . 显酸性 B . 显碱性 C . 显中性 D . 无法确定
  • 39. 下列酸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 . 碳酸具有不稳定性,遇热分解 B . 浓盐酸有挥发性 C .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D . 稀硫酸具有酸性
  • 40. 下列盐酸的用途中,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的是()
    A . 与锌粒反应制氢气 B . 消除金属表面的锈 C . 与石灰石反应制二氧化碳 D . 与碳酸钠作泡沫灭火器的反应物
  • 41. 纳米材料TiO2在光催化作用下,能将甲醛、苯等有害物质降解成CO2和H2O,提高了室内空气的质量.TiO2中Ti的化合价为()
    A . +2 B . +4 C . ﹣2 D . ﹣4
  • 42. 大蒜是常见的调味品之一。大蒜中的主要成分大蒜素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大蒜素的化学式为C6H10S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大蒜素属于氧化物 B . 大蒜素由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3个硫原子构成 C . 大蒜素中碳元素、氢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6:10:3 D . 大蒜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低
  • 43. 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A . 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 B . 可能只有氢气 C . 一定有一氧化碳气体 D . 一定有甲烷
  • 44. (2017九上·深圳月考) 室温下,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后立即产生氧气.下列各图中与该反应事实最相符的是( )
    A . B . C . D .
  • 45. 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 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 . 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 . 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 D . 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 46. 下表是三种气体的密度(在0℃、101Kpa条件下测定)和溶解度(20℃、101Kpa条件下测定).实验室要收集SO2气体:可采取的方法是()

    H2

    CO2

    SO2

    密度(g/L)

    0.08987

    1.975

    2.716

    溶解度(g)

    0.0001603

    0.1688

    11.28

    A . 向上排空气法 B . 向下排空气法 C . 排水集气法 D . 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都可以
  • 47.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放入到溶质量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经实验测定并绘制出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见图),分析图象得到的以下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A . 金属甲没有金属乙活泼 B . 金属甲比金属乙的相对原子质量大 C . 金属甲比金属乙的反应速率大 D . 金属乙比金属甲的化合价高
  • 48. 在两只小烧杯中分别盛放一定质量的浓盐酸和浓硫酸,放置一段时间后,关于它们的组成情况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溶液的质量都会减小 B . 溶质的质量都不变 C . 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D . 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
  • 49. 如图所示,在小烧杯乙和丙中分别放入不同的物质后,立即用大烧杯甲罩住小烧杯乙和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盐酸和浓氨水后,大烧杯甲中会有白烟产生 B . 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氨水和酚酞试液后,丙中酚酞试液会变红 C . 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后,乙中产生白色沉淀 D . 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水和浓硫酸后,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少
  • 50. 如图所示,将密闭的相互连通的装置放在天平上,调节天平使之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稀,烧碱潮解 B . 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烧碱潮解 C . 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D . 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 51. 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 B . 滤出的固体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铁和镁 C . 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可能含有氯化铜和氯化亚铁 D . 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氯化铜
  • 52. 物质R在0.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R+3O2 XO2+2SO2 , 测得XO2和SO2的质量分别为0.44g和1.28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参加反应的R的质量为0.86g B . 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C . R中含有X元素、S元素和O元素 D . XO2和SO2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 53. 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放甲、乙、丙三种物质各30g,经电火花引燃,充分反应后,各物质质量变化如下:

    物    质

    新物质丁

    反应前物质质量/g

    30

    30

    30

    0

    反应后物质质量/g

    待测

    33

    0

    22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 . 丙物质中所含有的元素种类是甲、乙、丁三种物质中所有的元素种类之和 B . 变化后待测的甲的质量为5g C . 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D . 甲物质有可能是单质
  • 54. 某气体可能由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一种或多种气体组成,经测定其中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2,则关于该气体的正确说法是()
    A . 一定是纯净物 B . 一定是CO和CO2的混合物 C . 该气体最多的可能组成的2种 D . 该气体最多的可能组成有3种
  • 55.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有关因素变化关系的是()
    A . 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 B . 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盐酸 C . 对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不断加热 D . 分别向等质量的铝粉和铁粉中加入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 56. 已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工业制HNO3的尾气中含有的NO2和NO常用NaOH溶液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NO不能被NaOH溶液吸收.同温、同压下NO2与NO的体积比如下,其中不能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的是()
    A . 1:1 B . 1:3 C . 2:l D . 3:1
  • 57.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混入氧气中的氮气

    通过炽热的铜网

    B

    检验二氧化碳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

    点燃

    C

    除去木炭粉中的氧化铜

    在空气中灼烧

    D

     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

     加入足量铁粉,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 58. 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B . b点溶液是无色的 C . c点得到的固体为两种 D . 取d点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 59. (2018九上·阳江月考) 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步骤Ⅰ可出去难溶性杂质    B . 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 . 步骤Ⅲ可杀菌、消毒    D . 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
  • 60. 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物质

    A

    H2O

    CO2

    CuO

    B

    O2

    H2O

    H2O2

    C

    CaO

    Ca(OH)2

    CaCO3

    D

    Cu

    H2

    Fe

    A . A    B . B    C . C    D . D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