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更新时间:2019-11-14 浏览次数:256 类型:同步测试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1. (2019·德州) 下图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透过漫画我们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A .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B . 辛亥革命后,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C . 内忧外患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 D .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 2. (2019·淮安) 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了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南通大生纱厂、上海福新面粉公司等组史料。据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中国近代(    )
    A . 民主政治的进程 B . 新式教育的出现 C . 民族工业的发展 D . 社会生活的变化
  • 3. (2019·扬州) 1897年张謇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他由此弃官经商,开始倡导(   )
    A . 实业救国 B . 维新变法 C . 民主革命 D . 民主科学
  • 4. (2019·怀化) “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晚清状元张謇的真实评价,其“兴国之梦”是指()
    A . 实业救国 B . 民主科学 C . 民主共和 D . 变法图强
  • 5. (2019·青海) “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后人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其“兴国之梦”体现在(   )
    A . 提出“自强求富”,创办汉阳铁厂 B . 提出“实业救国”,创办一系列企业 C . 提出“救亡图存”,进行维新变法 D . 提出“师夷长技”,掀起洋务运动
  • 6. (2019八下·阳东期末) 近代中国,下列哪位人物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并创办了大生纱厂(    )
    A . 卢作孚 B . 侯德榜 C . 詹天佑 D . 张謇
  • 7. (2019·石景山模拟) 清末状元张謇在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之时,毅然弃官。他提出的救国主张是(   )
    A . 自强、求富 B . 民主、科学 C . 三民主义 D . 实业救国
  • 8. (2019·江西模拟) “一闻有人招雇女工,遂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若狂,利之所在,人争趋之……无论小家碧玉,半老徐娘,均各有鼓舞踊跃之心,说项钻求,唯恐不能入选。”(﹣﹣1888年《申报》)上述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A . 外国资本主义进入中国 B . 中国出现最早的近代企业 C .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解体 D . 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 9. (2019·聊城) 19世纪,西方的星期作息制传入中国。参照传统的二十八宿值日法的推算,汉语新添了“星期”和“星期日”等新名词。1907年清迁明确规定在正式用语中使用“星期”而不用“礼拜”。上述现象主要表明(    )
    A . 中西文化融合 B . 习惯完全西方化 C . 天文学发展迅速 D . 汉语词汇丰富
  • 10. (2019·孝感) 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中除岁方式已然做了“维新”。“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促使春节习俗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   )
    A .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 西方文化和民主思潮的影响 C . 民国政府移风易俗,革除陋习 D .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11. (2019·荆州)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规定取消“老爷“”大人“等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人们在社交场合中,出现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礼节。这些变化体现出当时的(   )
    A . 婚姻自主意识 B . 崇洋逐新趋向 C . 民族风情特征 D . 自由平等风尚
  • 12. (2019·深圳模拟)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
    A . 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 B .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 . 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D . 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 13. (2019·通州模拟) 历史照片是可视的历史。如图两幅照片反映出中国近代(   )
     
    A . 文学艺术的繁荣 B . 交通方式的变革 C . 科学技术的进步 D . 社会习俗的变迁
  • 14. (2019·张家港模拟) 1933年,广州有报纸报道:汉口市上有三种女人,四寸半高跟摩登女郎,三寸金莲的乡间小姐,还有截发而装脚的改组派。第一种是阔人的姨太太,第二种是纱厂的女工,第三种是中等人家的管家婆。该材料说明了(   )
    A . 西方风气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陋习 B . 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不够彻底 C . 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D . 民族工业发展彻底解放了妇女
  • 15. 民国时期,穿中山装、剪辫子和行握手礼等逐渐成为新风尚。这说明辛亥革命(    )
    A . 改变了社会性质 B . 推翻了帝国主义的压迫 C . 改良了社会习俗 D .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16. (2019·南京模拟) 据《清代日记汇抄》记载:19世纪六十年代“前日为春甫婚期,行夷(外国)礼”,光绪年间,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出现了婚姻论财不问门第的现象,西式婚礼渐有影响。这反映了(  )
    A . 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 B . 物质生活的巨大变化 C . 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 D .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三、材料探究
  • 17. (2019·河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民族工业自19世纪60年代出现以后,发展速度一直比较缓慢,到1895年,中国民族工业数量大致在170家左右,资本总额不足5000万5元。然而,据不完全统计,1895~1898年间新创办的企业就有62家,资本总额达1240多万元,出現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浪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始终保持发展,甚至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从分布到类型上都体现出“后天不足”的病征……(中国的)资产阶级虽然无力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终的胜利,却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进步力量之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1. (1) 请你根据材料一在下面的年代尺上标出象征着民族工业“出现”和“短暂的春天”对应的时间,并指出在1895-1898年我国出现兴办实业浪潮的思想因素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分布到类型上都体现出后天不足'的病征”?
    3.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的资产阶级是如何“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你认为一个国家工业的发展,需要具备哪些前提?
  • 18. 妇女缠足作为一种陋习,在我国历时上千年。以妇女缠足开始到最终被禁绝,可以观察到历史的变化和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村缀耕录》里说:南唐李后主令宫嫔“以帛绕足,令纤小”,“由是人效之”。古人认为缠足女人“莲步半折小弓弓,莺转一声娇滴滴”,于是“三寸金莲”受到啧啧称赞。

    材料二:林语堂(1895-1976)曾著文揭露妇女缠足的罪恶目的:“缠足是妇女被幽禁、被压制的象征”,是“提倡男女隔离的一个手段”。

    材料三:近代以来,不断有人反对给妇女缠足。1912年孙中山指示内务部通令全国各省,禁止妇女缠足。

    ——中国地图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1950年7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政务员下达了关于禁止妇女缠足的命令。到50年代末期,残害中国妇女一千多年的缠足被彻底禁绝了。

    ——周青松《中国女性文化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说说中国古代妇女缠足受到啧啧称赞的原因是什么?
    2. (2) 林语堂认为妇女缠足的危害是什么?
    3. (3) 综合以上探究学习,材料二,三,四指出妇女缠足最终被禁绝的原因是什么?禁止妇女缠足对妇女有什么好处?
  • 19. (2018九下·长沙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货“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松太布市,削减大半,丝、茶出口日盛”。

    ——《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19世纪)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福明不甘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照例治罪”。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编》

    材料三:(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

    1. (1) 材料一反映了近代中国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为民族工业的产生提供了哪些重要条件?
    2.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李福明的遭遇说明了什么问题?他所面临的“困局”在19世纪末得以改善的最重要的政治因素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回答,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最重要外部因素是什么?
    4. (4) 综上所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有哪些?从中,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