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张家港市2019年中考历史网上阅卷适应性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9-05-24 浏览次数:532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 1. 考古工作者制作完成“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如图)的主要依据是(   )

    A . 周口店的自然环境 B . 遗址中的打制石器 C . 北京人生活想象图 D .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 2. 汉景帝的“削藩”和汉武帝的“推恩令”的相同点是(   )
    A . 都是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封国问题 B . 都得到了各诸侯国王的热烈欢迎 C . 都对解决封国问题起到重大作用 D . 都有利于改变丞相位高权重局面
  • 3.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

    建立

    宋辽订立

    澶渊之盟

    西夏

    建立

    宋夏达

    成和议

    金灭

    金灭

    北宋

    南宋取得

    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

    签订合约

    A . 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B . 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C . 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D . 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 4. 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佐证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的史实是(   )
    A . 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 . 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 C . 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 D . 清王朝设置了军机处
  • 5. 观察下表,导致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 . 通商口岸的开放 B . 协定关税的影响 C . 纺织工业的发展 D . 小农经济的破产
  • 6.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中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攸关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
    A . 《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 . 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 . 《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 . 《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 7.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第二次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直接相关的是(   )
    A .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 提倡实业救国 C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 . 提倡民主、科学
  • 8. 1945年4月,中国同美国、英国、苏联共商建立联合国,并随后成为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这表明抗日战争(   )
    A . 捍卫了国家领土完整 B . 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C . 壮大了人民革命力量 D . 促进了国共政治和解
  • 9. 1933年,广州有报纸报道:汉口市上有三种女人,四寸半高跟摩登女郎,三寸金莲的乡间小姐,还有截发而装脚的改组派。第一种是阔人的姨太太,第二种是纱厂的女工,第三种是中等人家的管家婆。该材料说明了(   )
    A . 西方风气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陋习 B . 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不够彻底 C . 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D . 民族工业发展彻底解放了妇女
  • 10. 下表为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市场化指数的变化统计

    年份

    1979年

    1980年

    1983年

    1985年

    1988年

    1992年

    2003年

    指数

    24.9%

    30%

    40%

    50%

    60%

    63.2%

    73.8%

    关于这些变化发生原因的准确表述是(   )

    A . 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B . 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 C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 11. 下图说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我国外交(   )

    A . 只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B . 重点加强与亚洲各国的经济合作 C .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D . 拒绝与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建交
  • 12. 针对台湾蔡英文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2018年4月26日我国人民空军出动轰-6K等多型多架战机绕岛飞行,用战机航迹丈量祖国的大好河山。这表明我国(   )
    A . 维护一个中国的坚定决心 B . 放弃“一国两制”政策 C . 放弃和平统一中国的手段 D . 确立武力收复台湾政策
  • 13. “两弹一星元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孙家栋院士,当选“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他将自己59年的人生都奉献给我了我国的航天事业,下列科技成就中,属于改革开放时期取得的有(   )

    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③成功研制出巨型计算机,居世界领先水平  ④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并返回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2018九上·徐闻期中) 文艺复兴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教会宣扬的悲观厌世观念逐渐失去市场,人们把关注的中心由教会所代表的”神”转到人类自身上,这就是历史学家所说的“人的发现”。上述材料反映出文艺复兴(    )
    A . 主张建立“节俭教会” B . 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 C . 解释了封建神学观念 D . 转变了人的价值观念
  • 15. 拿破仑还用战争手段把法国革命的影响带到了波兰、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等国。在波兰,拿破仑扶植了“华沙大公国”,在那里制定的宪法也规定实行法国的《民法典》。拿破仑使波兰市民阶级与贵族在法律上平等,取消农奴制,教会服从国家政权,改革了社会行政机构。材料反映了拿破仑(   )
    A . 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B . 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 C . 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D . 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 16. 如下图所示,关于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表述合理的是(   )

    A . 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存在内在联系 B . 自然科学发展导致“一战”爆发 C . 自然科学成就都是政治斗争的结果 D . 社会发展进程就是自然科学发展进程
  • 17. 人们常用最具有代表性的生产工具来代表一个历史时期,如石器时代、铁器时代。用这种思维模式来看待19世纪后半期,我们会说人类入了(   )
    A . 蒸汽时代 B . 电气时代 C . 信息时代 D . 网络时代
  • 18. 下图为1870-1913年英、法、美、德四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图,它有助于我们理解(   )

    A .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后果 B . 苏联五年计划建设的成就 C . 一战爆发及战后世界格局出现的原因 D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各国的影响
  • 19. 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认为:“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更长;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比1789年更为深远。”“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
    A . 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的国家行列 B . 使苏俄退出协约国宜告一战结束 C . 使俄国走上实现现代化独特道路 D . 结束封建统治传播民主共和思想
  • 20. (2018·安徽) 1930年间美国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了40%,许多国家采取报复措施,把进口税率提高60%到100%,法、德、英还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抑制进口。这些措施(    )
    A . 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B . 加剧了经济危机 C . 打击了法西斯势力 D . 改善了国际关系
  • 21. 苏联的对外战争打开了人们的眼界,数百万穿着军装的苏联工人和农民走出国门后才发现,他们生活的“社会主义天堂”简直无法同“资本主义地狱”相比,甚至连战败国德国的生活水平也要高于战胜国苏联的生活水平。苏联人民的这一发现表明(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合时宜 B . 新经济政策无法恢复国民经济 C . 斯大林模式未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 . 斯大林模式弊端已经暴露出来
  • 22. 2017年1月20日,奥巴马正式卸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曾指出: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历史上面对不同的危机,美国及时做出改变,积极应对。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面临国家分裂的危机,林肯领导南北战争 ②面临经济危机,罗斯福实行新政

    ③面临日本侵略,罗斯福领导美国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②③
  • 23. 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经济全球化(   )
    A . 推动了实际贸易日益规范化 B . 拉大了穷国与富国间的差距 C . 有利于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 D . 促进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 24. 自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在全世界采取了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如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等。21世纪,随着中国的崛起,2015年美国高调宣布其“重返亚太战略”。这充分说明(   )
    A . 美国发动的战争是为了维护地区和平 B . 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C . 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D . 苏联解体后,中国是美国唯一的竞争对手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 25. 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的社会等级制度是。在地方上,秦朝进一步废除了西周以来实行的制度,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
  • 26. 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 27. 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推动了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通过,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28、29题,每小题7分,30题6分,共20分)。
  • 28. 处理好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是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孝文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肤如父母。

    ——唐太宗

    材料三:《乾隆御制诗》中有“间年外城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英国时臣马嘎尼尔说:“彼等以为苟不如此,到恐外人之交际妓繁,又碍于安谧,而各界人等之服从上命,以维持皇威于不坠,乃中国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汉化政策产生的影响。
    2. (2) 材料二体现了唐朝政府对于民族关系怎样的态度或政策?请举唐与吐蕃交往的一例予以说明
    3. (3) 据材料三指出乾隆时期的对外政策,并概括其原因。
  • 29. 经济格局的变化深刻影响着政治格局的走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1850年英国占世界贫易总领的21%,其出口商品中工业消费品和工业生产资料占85%以上,从而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材料二:英国虽然加入了欧盟,却与之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由于各种利益分歧明显,2016年6月英国开始“脱离欧盟”的全体公民投票表决,并获得通过;2017年2月,英国议会批准“脱欧”法案;2017年3月,英国首相致函欧盟,正式开启了英国“脱欧”程序。11月10日,欧盟和英国第六轮“脱欧”谈利结束。

    ——摘编自凤凰网

    材料三: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往来创造物质基础和便利条件,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续写共同发展的新篇章,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人民日报》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英国是如何“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的.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处理和欧洲大陆关系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3. (3) 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 30.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月四日下午一时半,十几个学校的学生齐集天安门,人人手里拿若一面或两面白旗,上面写看“还我青岛” “头可断青岛不可失”……第二天,北京各大专学校总罢课……六月三日,北京学生在街头演讲时被北洋政府逮捕一百七十八人……第三天,上街演讲的学生达到五千多人,社会影响加大。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越来越多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材料二:民盟主席张澜说:“我们的新制度,自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东西。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地心情跨入1979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人民日报》1979年元旦社论

    请回答:

    1. (1) 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为什么说这一历史事件是“历史转折点”?依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历史事件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2. (2) 据材料二,请举例说明1949年中国是怎样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
    3. (3) 材料三中“兴奋地心情”因何而起?此后,党和政府实行了什么政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