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苏教版 /选修 /《现代散文选读》 /感性与理性同样有力 /可以预约的雪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苏教版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可以预约的雪》同步检测练习

更新时间:2016-03-07 浏览次数:673 类型:同步测试
一、 选择题
  •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十年前,他还是远近乡人口中的“二流子”,整天游手好闲,坑蒙拐骗,可如今他竟________,不仅有不错的工作,还是邻居们公认的好丈夫、好父亲。

    ②发现问题是前提,解决问题则是关键,我们都要拿出刮骨疗毒、________的决心和勇气来“洗洗澡”,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更不能敷衍塞责混过关。

    ③四川的“田婆婆洗灸堂”因为伤害幼儿,早在2011年“3·15”晚会上就已经被曝光了。然而今天,“田婆婆洗灸堂”________,继续用“三无”药水毒害婴幼儿。

    A . 脱胎换骨        改头换面         洗心革面 B . 洗心革面             改头换面             脱胎换骨 C . 改头换面             脱胎换骨             洗心革面 D . 脱胎换骨             洗心革面             改头换面
  •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新兴国家群体崛起,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美国如果不能改变高高在上的霸主心态,不能转变传统对抗的零和思维,发展空间就会受限。 B . 我们的大学是以培养艺术家为宗旨来教育学生的,却忽视了培养学生老老实实“打铁”的能力与态度,轻视了专业人才的“工匠精神”。 C . 虽然耐克公司设计总监非常重视NBA球星杜兰特设计的新球鞋,但认为就鞋底颜色、鞋带材料等细节方面依然有很大的修改空间。 D . 为让市民更多地呼吸到新鲜空气,我市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限行机动车、管控扬尘、禁止露天烧烤等强制性措施,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 3. 下面选项填入横线处,构成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遭遇无意的伤害,但请记住,我们不可为之抛弃了那一颗宽容之心。这就犹如________。

    A . 牛虻叮上几口,老牛决不为此而停止耕耘。 B . 马蹄踩踏到了鲜花,鲜花依旧簇拥着马蹄。 C . 你不让它做一颗明星,它甘愿做一盏小灯。 D . 山崩造成断崖,断崖却形成了壮观的瀑布。
  •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再次强调,要注意发现违反党的组织原则、搞“一言堂”、________以及违规选人用人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②父母无原则、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各种各样的要求,就使得孩子变成________、为所欲为的人。

    ③安倍“拜鬼”之举招致中韩两国的反对,他给外界留下了一个缺乏充分的外交策略、________的印象。

    A . 专横跋扈         独断专行         一意孤行 B . 专横跋扈             一意孤行             独断专行 C . 独断专行             专横跋扈             一意孤行 D . 独断专行             一意孤行             专横跋扈
  •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一旦价格全面放开,能源领域特别是稀缺资源的涨价是肯定的,如何在价格改革的同时,既让市场说话,又能照顾到群众的意见,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B . 月球一昼夜相当于地球28天,夜晚最低温度达零下180度,为保证探测器有能源,看得清,且在一个比较适合的温度下工作,发射时就要考虑到能在白天落月。 C . 中国古代的立法、司法,都表现出中华民族深刻的理性思考和智慧,绝对不会让宗教干预国家的政治、法制,从来没有像西方中世纪那样设置宗教法与宗教法庭。 D . 上世纪80年代之后,发展思潮又被新自由主义代替,希望推行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让政府完全撒手不管。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增速、危机重重甚至经济崩溃。
  • 6.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专注痴迷于创造的沉酣而不作世故的权衡和功利的算计,是进入最佳创作状态和确保艺术神圣与纯洁的前提。前人早已发现:人,________。艺术品格的滑坡往往是经不住非艺术的种种诱惑而造成艺术本身相对独立性的丧失。

    A . 多一分世故即少一分高雅;其艺不工者必利多心急 B . 多一分世故即少一分高雅;利多心急者其艺必不工 C . 少一分高雅即多一分世故;其艺不工者必利多心急 D . 少一分高雅即多一分世故;利多心急者其艺必不工
  • 7.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党员干部应该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恪尽职守,________,勤勉工作,当好履职尽责的表率,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②为了顺利完成博士论文答辩,小李一个月来________,争分夺秒,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最终,他的答辩赢得了教授们的一致好评。

    ③唐太宗李世民尽心国事,________,励精图治,重视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减少赋税,发展生产,于是有了被史家称道的“贞观之治”。

    A . 夙兴夜寐         宵衣旰食         夙夜在公 B . 夙夜在公             夙兴夜寐             宵衣旰食 C . 宵衣旰食             夙夜在公             夙兴夜寐 D . 夙夜在公             宵衣旰食             夙兴夜寐
  • 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就此次美菲联合军演而言,菲方“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意在挑动南海局势,提升自身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B . 有“十三朝古都”之称的古城洛阳,荟萃了中原风情的精华,龙门石窟、白马寺、白云山等景点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为中外游人所倾倒。 C . 成功构建时代变迁中的精神家园,关系到我们的国家能否拥有持久的活力,我们的人民能否获得安定祥和,我们的民族能否赢得世界的尊重。 D . 参加研讨会的专家们一致认为,加大呼吸系统健康宣传力度,劝阻有瘾青少年不再吸食烟草,对预防肺癌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
  • 9.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________,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A . 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一副石刻对联在门两旁。 B . 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C . 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D . 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一副石刻对联在门两旁。
  • 10.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虽然年龄渐增,可刘炜传球和掌控节奏的功夫却________,而新疆现在有的是能把球投入篮球筐的人,缺少的正是这样一位组织核心。

    ②逾70岁的老艺术家刘文治,发挥老艺人优良的作风;把所有的台词背得________,把台词的每个细节都说得很到位。

    ③达州在成功举办三届全国新农村文艺展演活动的基础上,承办第四届全国新农村文艺展演和四川省首届农民艺术节暨民间艺术节时愈发________。

    A . 炉火纯青        滚瓜烂熟           驾轻就熟 B . 滚瓜烂熟             炉火纯青             驾轻就熟 C . 驾轻就熟             炉火纯青             滚瓜烂熟 D . 滚瓜烂熟             驾轻就熟             炉火纯青
  • 1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工商总局网监司发布的《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实际是行政指导座谈会会议记录,不具有法律效力。 B . 中国举办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目的在于为了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表明维护二战成果、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C . 如果治疗及时,脑积水治疗效果会很好。一旦延误治疗,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不仅可能危及生命,甚至会导致孩子脑瘫。 D . 近几年,随着全民摄影时代、全媒体时代,出现了高清视频截图技术,以生产静态照片为职业的摄影记者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挤压。
  • 12. 下列选项的语句,依次填入文段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个人的经验当然以亲身得来的最为真切可靠,可是直接的经验毕竟有限。读书,正是吸收间接的经验。生活至上论者说读书是逃避现实,其实,读书是扩大现实,扩大我们的精神世界。就算是我们的亲身经验,也不妨多听听别人对相似的经验有什么看法,以资印证。相反地,我认为不读书的人才逃避现实,因为他只生活在一种空间。英国文豪约翰生说:“写作的唯一目的,是帮助读者更能享受或忍受人生。”倒过来说,读书的目的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 如果你得意/就是加强对人生的享受/或是如果你失意/就是加强对人生的忍受 B . 加强对人生的忍受/如果你失意/或是对人生的享受/如果你得意 C . 如果你失意/就是加强对人生的忍受/或是如果你得意/就是加强对人生的享受 D . 加强对人生的享受/如果你得意/或是对人生的忍受/如果你失意
  • 1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青年人难免产生一时的疑惑、彷徨、失落,但只要把握好思想的总方向,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就能在正误、真假、善恶、美丑面前________。

    ②网络本身的虚拟性会导致其反映的某些情况存在夸大成分,因此,要想做到________,必须亲自走到基层一线,看看、问问、坐坐、聊聊,这样才能看到网上所看不到的东西。

    ③南开大学通过学校官方网站公布了该校2015年本科招生录取结果,罕见地晒出了全部的录取名单,不同地区招生名额差异、考生成绩排序等信息在这份大名单上________。

    A . 一目了然        明察秋毫         洞若观火 B . 明察秋毫             洞若观火             一目了然 C . 洞若观火             明察秋毫             一目了然 D . 洞若观火             一目了然             明察秋毫
  • 1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国家质检部门表示,今年我国乳制品食用安全状况明显改善,产品质量稳步提高,与去年同期相比,乳制品检验不合格率下降了一倍多。 B . 侍弄过花草的人都知道,园艺的活计是多么让人忘我投入——虽然很辛苦,也能让人真正地放松。 C . 这个人连门卫都不认识,居然还进了小区,挨家挨户去推销一种新的洗涤产品。 D . 鼠兔生活在青藏高原,形体矮小,长得像老鼠,是日本动画片《神奇宝贝》中的“皮卡丘”形象的设计灵感来源。
  • 1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历史长河的演变中,艺术作为人类智慧的璀璨结晶,          。四大古文明中唯一延续下来的中华文明,更是创造出无数令人称赞的艺术瑰宝。翻阅整个东亚艺术史,           。然而在当今的艺术研究中,这种单一的文化中心发源说受到海多挑战,似乎在今日的语境下这种文化之间的传统羁绊已被打破和解构。历史上中华文明曾多次遭遇异域文明,相互间既有碰撞,更有融合。从大艺术史的角度观察,         

    ①不仅映照历史的风貌,也会引领未来的发展

    ②不仅引领未来的发展,也会映照历史的风貌

    ③中华文明的影响无处不在

    ④中华文明有无处不在的影响

    ⑤不同文明的融合和碰撞不仅可以造成社会、经济运行结构上的变化,亦必激起艺术创新的波澜

    ⑥不同文明的融合和碰撞不仅必激起艺术创新的波澜,亦可以造成社会、经济运行结构上的变化

    A . ①④⑥ B . ②③⑤ C . ②④⑥ D . ①③⑤
二、 填空题
  • 16. 林清玄,年生,台湾高雄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桃花心木》,《生命的化妆》等。 

  • 17.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山水画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①,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②,长期观察。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达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③,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 1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电脑、网络、数码的使用使汉字手写的几率相对减少,以后人们认识的汉字可能会多一些,①。在这样一个两难的境遇中,传统思维无法解决汉字书写能力退化的问题,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限制一个民族尽情享受人类科技进步、文明进步的成果,你甚至②,而且书写工具只会变得越来越便捷。要让我们的民族保持汉字手写能力,③。《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就是这种创新的一种尝试。

  • 1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逍遥游》中“”,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②杜牧《阿房宫赋》中“”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气势,给人以雄伟壮观的印象。

    ③柳宗元在《小石潭记》里写潭中的鱼,先是鱼儿一动不动,接着“”写鱼儿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似与游者相乐”。

  • 2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论语·为政》中有这样一句话“”,说的是能够融会新旧、贯通古今的人就可以担当老师的责任了。

    ②人们赞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常常会引用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

    ③《出师表》中表现诸葛亮有济天下之大才,却甘为一介农夫过着平淡生活的无意功名、淡泊名利的句子是“”。

三、问答题
  •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老八样

     薛 舒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厌倦了在家里过除夕。这是一年中最繁忙、最嘈杂的一天,她总是借故赶稿子而躲避着厨房。她身上穿着父亲的大棉袄,脚上拖着母亲的老棉鞋,像一只慵懒的家猫一样身陷沙发的怀抱。她的面前,小小的折叠桌上立着超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开着一页空白的文档,上面还没有留下只字片言。

         空调嗡嗡驱赶着寒冷,玻璃窗阻隔了正逐渐入侵的暮色,遥远的爆竹声渐次密集起来,“××酒”金红闪光的广告在央视春晚开始前试图夺人眼目。人们让喧闹留有余地,是对零点以后新年的莅临表示更为热烈的欢迎。一切都在拥挤着来临,旧年只剩下最后一日,“旧”,“一”和“日”的左右结构,将成为一段打上句号的往昔。

         母亲往花瓶里插入一束银柳,然后抓起一块抹布擦着早已亮闪闪的电视柜,唠叨着:要在零点之前扔掉垃圾,在零点之前冲好抽水马桶,在零点之前洗完脏衣服……大年初一,不可以做一切与“扫除”有关的事。

         父亲正在准备年夜饭,忙碌的身影不时从厨房进入客厅,又从客厅进入厨房。进出间,熏鱼和酱鸭的香味飘逸而来,油锅正发出“哔哔啵啵”和“哩哩啦啦”的欢快的哼唱。老八样,还是老八样,他三十年如一日地为除夕的餐桌奉上最古老的八道菜。她给他买过一本《时尚家庭菜谱》,他只粗略地翻了一遍彩页,并且对华而不实的菜式嗤之以鼻。他排斥“时尚”或者“流行”这样的字眼,他认为那是“浮躁”和“骗术”的代名词。他并未意识到他的过时,一如既往地操作着古老的年夜饭,并且永远保持着三十年前的热情。他看着自己做出来的一大碗一大碗的菜肴,脸上流溢着满足的表情。他好像从不知道,她早就吃腻了老八样。整个春节期间,他把那八道菜端出端进,从除夕一直端到正月十五。

         这是她记忆中千篇一律的春节,她过够了。于是今年,她准备出逃,自然是有人领着她逃。她只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然后,有一双大手牵着她的小手,长了翅膀一样,远走高飞了。去海南的机票竟不打折,原来那么多人和她一样,厌烦了在家里过年。满员的经济舱里空气浑浊,却浑浊得让她心安理得。深冬的海南没有一丝深冬的气象,绿意葱茏的热带植物染绿了她的眼睛,碧蓝的大海边,暖风飞扬起她单薄的衣衫,赤裸的脚趾里灌满了温暖的细沙……没有人忙于过年,没有人惦记着插银柳、大扫除、做年夜饭、放鞭炮,没有人记得,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个日子叫除夕。直到午夜,手机忽然发出一声布谷鸟的呼唤,是短信。白天的疯玩让她疲惫不堪,她打开昏昏欲睡的眼皮看短信:阿囡,新年到啦,爸爸妈妈祝你快乐,进步!

         新年到了吗?她以为她在梦中,梦中的新年为何是一盏昏暗寂寞的床头灯?怎么是一床除了白色还是白色的被褥枕头?怎么是一个没有飘逸出熏鱼酱鸭香味的标准间?她终于清醒地意识到,她逃离到了一个不需要过除夕的地方,可新年还是马不停蹄地来临了。

         她推了推熟睡的人:新年好!

         熟睡的人发出梦中的呢喃:好!……继续熟睡。

         体内的生物钟醒了,她终于惦念起了某些食物,那些应该出现在除夕餐桌上的三十年不变的食物。她便问熟睡的人:现在,你最想吃什么?

         熟睡的人没有回答她,她便自问自答:第一想吃八宝饭,第二想吃白斩鸡,第三油爆虾,第四咸肉炖笋干,第五熏鱼,第六酱鸭,第七扣三丝……她掰着手指头数了一遍,才七个,还有一个,对了,还有一个,肉圆蛋饺三鲜锅。

         她简直胃口大开,她几乎要吃成一个大胖子了,她第一次用想象和回忆,品尝出了老八样的美味。美味的老八样,让她忽然有些想念她厌倦了的家。

         她忍不住又推了推依然熟睡的他:明天,我们还是回上海吧,我想吃我爸做的老八样。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 小说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写出了“她”由吃腻了老八样到想吃老八样的转变,情节一波三折,意蕴丰富。 B . 母亲在除夕这天进行大扫除,不停唠叨着“要在零点之前扔掉垃圾,在零点之前……”,这表现了母亲的封建迷信思想。 C . 父亲每年除夕都做老八样,女儿给他买了一本《时尚家庭菜谱》,他却对书上的菜式嗤之以鼻,他觉得自己做的老八样是世上最美味的菜肴。 D . 第四段中提到父亲的老八样而不具体点明,吊读者胃口;倒数第三段通过“她”的口一一道出八样菜的名称,前后呼应。 E . 强烈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突出的特色,同时,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描写手法的灵活运用也为小说增色不少。
    2. (2) 小说中的“她”厌倦在家过除夕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3. (3) 这篇小说在线索安排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4. (4) 有人说这篇小说主要写的是亲情,有人说这篇小说主要写的是新旧两种文化的碰撞,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全文简要谈谈。

  • 2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鹧鸪天

            黄庭坚

    黄菊枝头生晓来。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注】 黄庭坚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被贬涪州,后移戎州(今四川宜宾)安置,在蜀地流徙五年余。这首词作于戎州。

    1. (1) 如何鉴赏人物形象?

    2. (2)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 23. 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和结构基本相似。

    时间的足迹会踏遍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落,不曾遗漏,当然也不会停歇。在流逝的时间中,我们见证了自己的成长,从呱呱坠地到如今的英俊少年

  • 24.

    请用简明的文字说明下面这幅漫画的内容,并指出其寓意。

  • 25. 为帮助贫困生上学,某中学发起“爱心捐款活动”。请为此项活动拟写一则校园公益广告。要求主题鲜明,使用对偶句。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