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天台县坦头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

更新时间:2019-10-28 浏览次数:25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 1. 实验室里几种物质互相谈论着,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B . 铁钉: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 C . 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同学们带来光明 D . 浓硫酸:怎么我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质量增加了
  • 2. 人类的第二杀手-----心血管疾病,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这类疾病的患者大多数属于酸性体质,应经常实用碱性食品。根据下面表中的信息,这类疾病的患者应经常实用的食品为(  )

    食物

    苹果

    葡萄

    牛奶

    豆制品

    pH

    2.9-3.3

    3.5-4.5

    6.3-6.6

    7.4-7.9

    A . 酸奶 B . 苹果 C . 豆制品 D . 葡萄
  • 3. 科学知识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下列物质用途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氯化钠

    二氧化碳

    浓硫酸

    氧气

    用途

    除铁锈

    用于灭火

    作干燥剂

    供给呼吸

    A . A B . B C . C D . D
  • 4. 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切实可行的是( )

    ①用酚酞试液鉴别NaCl溶液和盐酸;②用硝酸钡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③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烧碱溶液和纯碱溶液;④用水鉴别NaOH和CaCO3固体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③④
  • 5. 常温下块状大理石投入足量稀硫酸中,刚开始能产生气体,但很快就停止产生。而将大理石粉末逐步加入足量稀硫酸中却能持续产生气体。由此得出的结论或推理正确的是(  )
    A . 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只和反应的条件有关 B . 反应物之间必须直接接触才会发生化学反应 C . 块状大理石与粉末状大理石的化学性质不同 D . 硫酸钡粉末也可和盐酸发生化学反应而溶解
  • 6. 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该农田可能是缺少某种元素,为此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实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处理措施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中可判断,该农田最可能缺少的元素是(  )

    地  块

    施 肥

    情 况

    尿素

    CO(NH22

    磷酸二氢钾

    KH2PO4

    磷酸二氢铵

    NH4H2PO4

    硫酸铵

    (NH42SO4

    不施肥

    小麦收获量

    55.56

    70.26

    56.88

    55.44

    55.11

    A . K B . N C . P D . S
  • 7. 下列实验设计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①干燥氢气 B . ②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C . ③检验X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D . ④稀释浓硫酸
  • 8. 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一组离子是(  )
    A . Ca2+、CO32、K+、NO3 B . Na+、K+、NO3、C1 C . Fe3+、C1、NO3、Ba2+ D . NH4+、CO32、OH、Na+
  • 9. 对下列实验结果推测正确的是 (  )
    A . 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该固体中一定含有CO32- B . 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C . 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混有Cl , 先加AgNO3溶液,再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含有Cl D . 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不是酸溶液
  • 10. 如图所示的密封装置,先调节天平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出现的情况是(  )

    A . 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变质 B . 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烧碱潮解 C . 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D . 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 11. 用①Na2CO3 、②BaCl2(Ba2+有毒)、③盐酸三种药品除去食盐溶液中含有的CO32-和SO42- , 得到纯净的NaCl溶液,则加入药品的合理顺序为(  )
    A . ①②③ B . ③②① C . ①③② D . ②①③
  • 12. 常温下,有些盐如CaCl2、NaCl等物质的水溶液呈中性;有些盐如Na2CO3等物质的水溶液呈碱性;有些盐如NH4Cl等物质的水溶液呈酸性。现有HCl与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X,溶液的pH随滴入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则X是( )

    A . B . 澄清石灰水 C . 纯碱溶液 D . 稀盐酸
  • 13.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SO4、Na2CO3、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该白色沉淀中滴加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有气体产生。由此推断白色固体中(  )
    A . 可能存在NaOH B . 可能存在Na2SO4 C . 肯定不存在BaCl2 D . 肯定存在Na2CO3和Na2SO4
  • 14. 在① 氧化铁②金属锌③氢氧化铜④氯化铜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硫酸、稀盐酸都能发生反应且在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5. (2019·湖州) 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pH=7,则(   )
    A . 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 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 C . 混合前后水分子总数不变 D . 混合前后阳离子总数不变
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20空格,每空格2分,共40分)
  • 16. (2019·台州) 物质的酸碱性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1. (1) 酸性是因为物质能电离出,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2. (2) 酸碱性强弱可用pH表示,通常洗衣粉、香皂呈碱性,即pH7.
  • 17. 下面是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a.酒精能挥发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c.水沸腾变成水蒸气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 (1)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2. (2)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填序号)
  • 18. 贾林同学用滤纸折成一只蝴蝶,并在上面喷洒了试剂A,挂在铁架台上。另取一只盛有溶液B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如图)。过了一会儿,纸蝴蝶的颜色变成红色。

    1. (1) 请你从下面提供的试剂中找出A、B可能的组合(填序号)

      ①石蕊试液  ②酚酞试液  ③浓盐酸 

      ④浓硫酸  ⑤氢氧化钠溶液  ⑥浓氨水

    2. (2) 只用下列试剂中的一种进行试验,就能确定B的成分,则该试剂可能是(填序号)

      ①Na2CO3溶液  ②BaCl2溶液  ③铁钉  ④NaCl溶液

  • 19. (2019·台州) 某同学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


    1. (1) 用如图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使劲捂住试管却仍观察不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若此装置气密性良好,为顺利完成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提一条合理建议
    2. (2) 清洗试管时,试管中的固体物质溅落在衣服上,留下了黑点,用彩漂液(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清洗,黑点处迅速产生气泡,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气泡产生的原因 。
  • 20. 有四瓶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稀硫酸、石灰水和苛性钠溶液中的一种,现将四瓶溶液编号A、B、C、D,做以下实验:

    ⑴用四支试管分别取出每种溶液,分别滴入几滴酚酞,B和D中都显红色,其余仍为无色。

    ⑵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取出B和D溶液,分别向其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B中产生浑浊,D中仍澄清。

    ⑶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取A和C溶液,分别滴入BaCl2溶液,只有C中出现白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试推断A、B、C、D四种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其中:

    B是,C是,D是

  • 21. 农业上适时适量的使用化肥,对粮食增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张亮同学家种植蔬菜大棚,为了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她向父母提出以下建议:

    1. (1) 施用氯化铵的同时不能施用消石灰,理由是
    2. (2) 他认为“使用化肥有百利而无一害”,你赞同他的观点吗?理由是
  • 22. 为了探究碱的性质,甲乙两组同学向相同体积的石灰水和烧碱溶液中分别通入CO2气体.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甲组同学认为CO2能与石灰水反应,但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而乙组同学认为CO2也能与烧碱溶液发生反应.

    1. (1) 为证明自己的现点,乙组同学又设计并做了以下实验:

      ①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从甲图中选出正确的制取装置.(填“A”或“B”)

      ②收集一烧瓶CO2气体.注入烧碱溶液后立即塞上带有导管和气球的橡皮塞(如乙图所示),振荡后观察圆底烧瓶内气球膨大.由此乙组同学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2. (2) 甲组同学提出反驳:因为,所以还必须设置对照实验,即用代替烧碱溶液进行实验,如果观察到气球膨大程度(填“增大”或“减小”),才能最终证明乙组的观点是正确的.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5空格,每空格3分,共45分)
  • 23. 味精是烹制菜肴时常用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谷氨酸钠有鲜味,易溶于水.小明发现某品牌味精包装上部分标注如右图所示.

    他想测定此味精中NaCl含量是否符合其包装上标注的标准.

    【查阅资料】NaCl+AgNO3=AgCl↓+NaNO3;谷氨酸钠存在不影响NaCl性质.

    【实验过程】①称取该味精样品5.0g,并溶于蒸馏水;②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③过滤;④用蒸馏水反复洗涤沉淀多次;⑤将沉淀烘干、称量,测得固体质量为2.87g.

    【回答问题】

    1. (1) 过滤操作所需要的仪器除烧杯、铁架台(带铁圈)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2. (2) 计算:此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3. (3) 【得出结论】是否符合其包装上标注的标准?(填“是”或“否”).
    4. (4) 【反思应用】最近专家否认了“味精致癌”的说法.实验表明,味精在100℃时加热半小时,只有0.3%的味精(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有毒),其对人体的影响甚微.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_____
      A . 大量食用味精不利于身体健康 B . 尽量避免在菜肴温度较高时使用味精 C . 谷氨酸钠受热生成焦谷氨酸钠是物理变化 D . 研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是通过实验探究.
  • 24. 某化学实验小组欲探究盐酸、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取8支试管分别用A-H编号后,做如下实验.


    1. (1) 实验中观察到有沉淀生成的试管是
    2. (2) 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当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溶液变为蓝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
    3. (3) 写出实验中无明显现象产生的试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25. 小明在购买氢气球时,看到摊主正在把废旧铝锅碎片投入盛有某种液体的铁制容器中,盖上容器盖子后,氢气就从导管口出来。小明根据初中学过的科学知识,认为铁制容器中的液体肯定不是稀硫酸或盐酸。这种液体到底是什么?第二天小明请教老师,老师没有直接告诉答案,而是在实验室配制了一种液体后,对小明说:铁制容器中装的就是这种液体,它是一种常见化合物的溶液。还提供了相关信息,请小明自己动手探究。

    提供的信息: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如:钾——紫色;钠——黄色;钡——黄绿色;钙——砖红色。

    下表是小明的实验步骤和现象记录: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观察溶液

    无色液体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另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火焰呈现黄色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加硫酸铜溶液,再滴加稀盐酸

    先有蓝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盐酸后沉淀消失,无其它明显现象

    回顾与解释:

    1. (1) 小明认为铁制容器中的液体肯定不是稀硫酸或盐酸。理由是
    2. (2) 小明通过实验,可得出该溶液中的溶质是
    3. (3) 小明想进一步了解铝和这种溶液反应的原理,再次请教科学老师,老师启发小明说:铝和这种溶质以及水发生反应,生成含有偏铝酸根离子(AlO2)的盐和氢气两种物质。请你尝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6.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如图)的试剂。实验员告诉小明,这瓶剂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为确定试剂成分,小明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5毫升试剂于A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另取5毫升试剂于B试管中,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

    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1. (1) 根据步骤①现象,小明得出了该试剂可能为氯化钠溶液或硫酸钠溶液。小明作出该判断的依据是步骤①的实验现象是“无色酚酞试液
    2. (2) 由步骤②可确定该试剂为溶液。
  • 27. 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 在止水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时,将针筒A中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挤入试管B中,接着打开止水夹K1 , 发现D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留下的溶液也显红色

    ② 打开止水夹K2 , 风哨振动鸣叫,C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B和D中,反应后B、D中溶液都变为无色。回答:

    1. (1) 步骤①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里的CO2最终转化为 (填化学式)和水
    2. (2) 解释步骤②中“风哨振动鸣叫”的原因
    3. (3) 实验开始时C、D中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选填“>” “=” “<”)
四、解答题(本题有5小题,共55分)
  • 28. 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有效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1. (1) 回收农田产生的秸秆作为造纸原料,可以减少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05)n],纤维素中C、H、O三种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
    2. (2) 造纸会产生大量含NaOH的碱性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排放.若某造纸厂废水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l.6%,现有废硫酸9.8t(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可以处理的废水质量是多少?
  • 29. 某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向A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现象是
    2. (2) 曲线上点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3. (3) C点溶液中含有种溶质。
  • 30. 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

    1. (1) 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
    2. (2) 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Mg(OH)2 (填化学式).
    3. (3) 在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
    4. (4) 在利用粗盐制备精盐过程的第⑥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
    5. (5) 在实验所得精盐的质量大于粗盐中NaCl的质量,原因是.
  • 31. 某同学进行硫酸铜晶体(化学式为CuSO4·5H2O的制备和生长实验,配制了某温度时的硫酸铜热饱和溶液,静置、冷却到室温,观察晶体的生长,如图。

    1. (1) 能判断原硫酸铜溶液已饱和的方法是_____。
      A . 观察颜色,溶液蓝色较深 B . 溶液冷却,有蓝色晶体析出 C . 蒸发少量水有蓝色晶体析出 D . 加入硫酸铜晶体,晶体质量不变
    2. (2) 现称取49克无水硫酸铜溶于水,配成150克某温度时的热饱和溶液,再冷却到室温,共析出50克硫酸铜晶体,请计算该室温时硫酸铜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32. 已知:①NaHCO3固体受热分解 2NaHCO3 Na2CO3 + CO2↑+ H2O;

    ②Na2CO3 受热不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关于Na2CO3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 俗称小苏打 B . 难溶于水 C . 可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D . 侯氏制碱法可以制得
    2. (2) 欲测定某 NaHCO3固体样品(只含 Na2CO3 杂质且分布均匀)中 NaHCO3的质量分数,将 5.0g 该样品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生成 CO2 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NaOH溶液的 pH7(填“>”、“=”或“<”),用该溶液将生成的CO2完全吸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由图中数据可知,上述5.0g NaHCO3 样品完全分解产生CO2 的质量为 g,产生H2O的质量是g。

      ③计算该样品中 NaHCO3 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

  • 33. 为了探究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反应后所得滤液X的成分,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取50克滤液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硫酸镁溶液20克,接着烧杯中滴加稀硫酸。加入溶液的质量与烧杯内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 (1) 滤液X的pH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 (2) 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滤液X中含有的溶质是
    4. (4) 滴加入30克稀硫酸时,烧杯中沉淀的质量m2的值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