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人教版 /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第二章 消息:带着露珠的新闻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语文选修6《新闻阅读与实践》第二章《消息:带着露珠的新...

更新时间:2016-03-07 浏览次数:104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攻坚
  • 1.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他要辞职的消息在公司内部不胫而走 , 大家不禁对此议论纷纷。 B . 园丁康居工程这一好消息传出之后,广大教师奔走相告,弹冠相庆 C . 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条理不清,而且文不加线 , 令人费解。 D . 这六位老人,年纪最小的也已82岁,都是参加过抗战的老兵。如今,虽已是古稀之年 , 但他们都还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回忆起当年,感慨万千。
  • 2. 下列句子中标点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今天晚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 B . 这次职工代表大会有三项议程——审议奖惩条例,通过三年规划,选举职工代表会理事。 C . 本报记者从首钢一位内部管理人士处证实了该消息,“罢工的消息已经释放出来,这是家常便饭” 。 D . 民风可倡、可导、可引、可领,唯独不能以一县政府之意志随意征信、发布。
  • 3. 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蔡惠媚是蒋孝武的第二任妻子,她和蒋孝武婚后琴瑟甚笃 , 恩爱多年。 B . 教师康居工程,确实抓到了点子上,消息一传出,广大教师奔走相告,弹冠相庆 , 称赞政府为他们办了一件实事、好事、大事。 C . 在这个厂里,她是敢于摔了铁饭碗去干个体的始作俑者 , 在她之后,不少人相继辞职,投入自主创业的潮流中。 D .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一经传出,在社会中激起了“千层浪”,莫言认为没有想到自己会获得这样的不虞之誉
  •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今天,用最大的望远镜所观测到的天体,要比肉眼能看到的暗一千万倍。 B . 西方报纸报道的这则消息不是一则真实的消息,里头有不实之处。 C . 据不完全统计,被纳入沪剧的“西装旗袍戏”的剧目大约有近百个。 D . 改革开放以来,喷灌面积逐年增加,全乡4300亩耕地实现了喷灌。
  • 5. 对下列加线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推荐)      竭鄙怀(勇敢) B . 扪参井仰胁息(经历)                    而视之(走近) C . 一春鱼雁无消息(书信)               口占一绝(随口做成) D . 念蓄劣物终无所用(回头)             获回耗(脱身)
  • 6.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世上举案齐眉的夫妻一定是有的,不能以我等瓢勺相碰的日子,揣测人家的和睦是虚伪。 B . 如不抓住时机,及时见报,这则消息将成为陈词滥调 C . 苏杭山水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 , 称之为“人间天堂”实不为过。 D . 张家辉近来在杜其峰的作品中频频亮相,展露了自己的表演才华,尤其在《黑社会》系列中的表演更是可圈可点
  • 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只有在布热津卡,从来就见不到阳光,青草都枯萎凋残,那才合乎情理,因为这里是一个无法形容的恐怖地方。 B . 据贵州省文化厅官员介绍,少数民族比例占到该省人口三成以上,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其中尤以苗、布依、侗族特色鲜明。 C . 大开发势必带来投资,投资必然拉动市场需求,必然会为中部及东部地区带来大量的商机。 D . 上海团干部认为青少年的社会生存靠什么?健康的人格,全面的素质。
  • 8.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序幕 掩映 装修 心智健全 B . 陈迹 管治 易帜 终生难忘 C . 终结 废墟 隐秘 表情茫然 D . 窒息 退役 紫荆 惊俱万分
  • 9.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 我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B . 大约五、六点钟的时候,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突然发生了。 C . “班里发生的这件事原因是什么呢?同学们。”班主任严肃地说。 D . 贺斯认为,不管你演什么,“总要使它单纯,始终一致。”为此,他替戏剧制定了一些“法则”。
  • 10. 下面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níng )重     停(pō)           婆(suō)起舞 B . (zhǔ)目       (zhuàn )写     百花(diāo )谢 C . (è)梦           步(lǚ)             绿树成(yīn) D . (dǎo )告      大(shà)          宣告(zhōng )结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三、古诗文阅读
  • 21.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二月二日出郊  

    宋 王庭珪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①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注:①雨脚:即雨线之意。

    1. (1) 请赏析颔联“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2. (2) 诗中写到“谁似田家知此乐”,结合全诗看所乐的内容是什么?请具体回答。

  • 22.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秋斋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金]赵秉文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1. (1) 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2. (2) 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 2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后面的题。

    摊破浣溪沙

    李清照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 , 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注】①这是一首咏桂花词。②彦辅:晋代名士,以风流清高被人推崇。

    1. (1) 词的上阕是怎样来描绘桂花的“形”和“神”?请结合内容分析。

    2. (2)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操?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四、语言文字运用
  • 24.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这幅漫画,要求:(1)拟写标题;(10字以内)(2)写出漫画的寓意。(35字以内)

  • 25. 在下面一段①②③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

    大栌榄树是曾经生长在毛里求斯的一种珍稀树种。如今在地球上已难觅踪影。①           ?科学家对此提出了多种假说。美国一位科学家的研究认为,②          ,而渡渡鸟在三百年前灭绝了,因此,大栌榄树也跟着消失了;后来,有学者研究发现大栌榄树的种子不需要动物的肠胃软化也能发芽。于是,又有研究者们提出了新的假说: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了大栌榄树的消失。不过,这个假说需要进一步验证:③            ;如果被证伪,则会被抛弃。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