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人教版 /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第三单元 《荀子》选读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语文选修7《先秦诸子选读》第三单元第1课《大天而思之,...

更新时间:2016-03-07 浏览次数:787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加线词语的解释和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天不为人之(厌恶)寒也辍(chuò,废弃)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通“讻讻”,形容喧扰)也辍行。 B . 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区别),则日切(cuō,通“磋”,切磋)而不舍也。 C .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wánɡ,大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阴暗险恶)而亡矣。 D . 大天而(思慕)之,孰与物(xù,蓄积)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字均为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君子有体矣,是无世而不有之 B . 三者 , 无安国,小人其在己者 C . 楚王后车千乘,非也,德行厚,虑明 D . 甚尔,其灾甚惨,万物之怪,书不
  •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之,可也,万物之 , 书不说 B . 月食而救之,是以进也 C . 乱天邪,禹以 D . 本事不 , 孰与物而勿失之也
  • 4. 下列加线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天不人之恶寒也辍冬,故君子以 B . 罕至者也,此谓也 C . 故日月不高,光晖不赫,上明而政平,是虽并世起,无伤也 D . 君子道其常,小人计其功,怪之,可也;畏之,非也
  • 5.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难并至 寇:外寇 B . 是无世而不有之  常:时常 C . 则是虽并世起,无也  伤:妨碍 D . 弃而不  治:研究
  • 6.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禹、桀之所同也,何也) B . 繁启、蕃长春夏,祅是生 C . 得地生,人祅可畏也 D . 物之已至 , 三错,无安国
  • 7. 下面对文段的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通过大禹时代的天下大治和夏桀时代的社会大乱对比,可以看出“治乱”本来就与天象、时令和地利等自然条件无关。 B . 自然界有时出现的一些现象是自然变化的结果,与“治乱”没有关系,社会的“治乱”全在于君主圣明还是昏庸。 C . 自然无法影响“治乱”,但是人类社会的“治乱”却可以影响自然,使自然出现各种各样的怪异现象。 D . 荀子关于“天”“人”关系的阐述,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是我国古代认识论的一大进步。
  • 8.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 养/终成坝/心吊胆 作祟山峻岭 B . /不一击 污/轻怕重 仿/装作样 C . 让/潺流水 评恶不悛 搪/敷衍 D . 美/鞭入里 龉/嚼品味守/家本领
  • 9.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 . 设立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是为了牢记历史,尤其是残痛的教训,鼓舞人民奋发图强,励精图治,防止再次遭到军国主义野心家的蹂躏。 B . 中国的文化产业要在国际上与发达国家分庭抗礼,就必须在产业集聚和集约建设上有所作为,推进大集团战略调整。 C . 书籍正在杂志化,杂志正在书籍化,报纸正在网络化,门户网站正在报纸化,以上等等,均在展示不同媒体正在朝着熔合的方向发展。 D .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伴生物,各种影相资料令人应接不暇,日益凸显其优势和价值,即直观性、“写实性”和“第一手性”。
  • 10.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本次人代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未来发展规划,为我国经济的繁荣           出了更加美好的发展远景。

    ②我外交部发言人就日本国会议员集体参拜靖国神社表示,中方敦促日方切实          反省侵略历史的表态和承诺,以实际行动取信于国际社会。

    ③领导看望因芦山地震而导致双腿截肢的这位病人时说,           身体受到了严重摧残,           要努力坚持下去,使生命变得有光彩。 

    A . 勾勒    遵守    即使/也 B . 勾画    恪守    虽然/但 C . 勾勒    恪守    虽然/但 D . 勾画    遵守    即使/也
  • 11.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 近日,大范围雾霾再次笼罩我国北方一些地区,记者调查发现,十面“霾”伏下,体育活动开不开展,怎么开展,学生、家长和学校都很困惑。 B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在多处提出,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 C . 一段时间以来,有的干部深入基层蹲点调研,真实掌握第一手资料,有的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获得了与坐办公室完全不一样的体验,有的询问群众的急难之事,给出时限做出承诺。 D . 1980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题为《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单一化的状况》的文章,开宗明义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对高等教育的结构进行必要的改革。
  • 12.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唤(zhào)  发(jiào)   虎须(luō)   然无声(qiǎo) B . 漏(pī)   证(quàn)  挑子(liào)   不容发(jiàn) C . 劲(qiú )   星宿(xiù)    马脚(lù)     不落臼(kē) D . (sī)     戏(xuè)    舌头(jiáo)   风沐雨(zhì)
  • 13.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 . 和放开中小城市的户籍限制一样,城乡养老并轨也是破除制度壁垒、助推资源流动的关键性举措。 B . 让我们留住文化记忆,在历史传统与现代文明的有机溶合中铸造城镇之魂,谱写城镇化新篇章。 C . 依靠拾荒的微簿收入,烟台“五保”老人刘盛兰15年捐助百余位学生,只为一个炽烈的“助学梦”。 D . 党中央“八项规定”约束的都是违规违纪的行为,整肃的都是歪风斜气,叫停的都是不应得的福利。
  • 14.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马年是体育大赛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巴西世界杯足球赛和仁川亚运会等重头戏粉墨登场 , 体坛盛宴好戏连台。 B . 空气污染与人类的健康休戚相关 , 关注空气质量,关爱健康,关爱生命是各级政府和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 C . 李娜在职业生涯第三次澳网决赛上,拿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第二个大满贯奖杯,成为史上年龄最大的澳网女单冠军。 D . 家风家教的唤醒和建设,是道德建设从社会细微处抓起的具体而微的措施,是延续优良文化传统的好方式。
  • 15.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们没有时间考虑将来有了孩子怎么办?长期租房和没有北京户口的艰难现实,让北漂族真切体会到了究竟什么才是“累”? B . 据说当时外面的人想寄信给当地人,会先到油漆店查询色彩名称,然后在信上写明:南非开普敦波卡普马来区阳光橙色主人收,即可。 C .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体恤农民的心理感受,为他们保留一处精神田园,让农民心有所依,情有所寄。 D . 俞天任,旅日工程师,网名“冰冷雨天”。他的最新作品《谁在统治着日本》,对日本高级公务员制度的由来,发展以及利弊做了详细的介绍。
二、填空题
三、问答题
  •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脩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渴,寒暑不能使之疾,袄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袄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治乱,天邪?曰: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时邪?曰: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时也。地邪?曰:得地则生,失地则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地也。……      

             星队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闇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   

    “然则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也。”是什么意思?

  •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①”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②,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本章孟子通过治玉之理,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思想?(用自己的话回答)

  • 23.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故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水火不积,则晖润不博;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尽亡矣。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 24.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其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说出“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的含义。

    ‚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包含哪些意思?

  • 25.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论语·子罕》)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

    1. (1)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造成的后果必定是“       ”(填一成语)孔子以堆山、平地为喻阐述了什么道理?请简述。

    2. (2) 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孟子共同看法,有什么意义,请简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