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澄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9-07-25 浏览次数:206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二月河看来,五年来的反腐规模、深度、社会意义和影响,放进历史纵向看,放到世界横向比,可以说绝无仅有

    ②一名十岁女孩到某书城买书,不幸从自动扶梯上坠落身亡,当时有位先生目睹了这扣人心弦的一幕。

    ③陈部长多次强调,要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 让广大教师有幸福感、成就感、荣誉感,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④假如每个人都能见贤思齐 , 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那么我们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愈加美好。

    ⑤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 , 防不胜防。

    ⑥去年夏天,受台风影响,珠江流域、闽江流域五风十雨 , 洪峰连连,水患不断,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A . ①③④ B . ①③⑥ C . ②④⑤ D . ②⑤⑥
  •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席卷全球,科技创新正深刻改善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B . 把“不忘初心”落到实处,关键是要加强党的建设,确保我们党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 C . 通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准确实施10次轨道调整,使得之前发射异常的中星9A卫星成功运行于预定的轨道。 D . 近年来,河南省鹤壁市依托淇河生态带打造淇河生态走廊,大力推进淇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 3.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 张老师给原来同事打电话:王老师,昨天在书店里遇到了您的家父,几年不见他还是精神矍铄。 B . 老李对老王说:这次护照办得如此顺畅,多亏你帮忙。今晚我打算登门致谢,请你务必在家恭候! C . 学校教导处通知说:学校明日将邀请德高望重的金教授在二楼报告厅作报告,希望同学们准时莅临。 D . 主持人介绍来校讲学的专家:王元教授是我校杰出校友,他长期从事天文学研究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去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4.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地名是最能体现人文底蕴的地理信息,承载了大量的记忆与情感,并非哗众取宠的工具。若地名轻易乱改,盲目贪大、媚洋、求怪,就会丢了传统、断了文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视地名文化,也就是在重视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历史。

    A . 如果不能把名字改回来,传统民俗就难以重拾,文化灵魂就难以复原 B . 虽然将来能把名字改回来,但传统民俗也难以重拾,文化灵魂更难以复原 C . 即使将来能把名字改回来,传统民俗也难以重拾,文化灵魂更难以复原 D . 无论将来能否把名字改回来,传统民俗都难以重拾,文化灵魂都难以复原
二、<b >现代文阅读</b>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既是先贤圣道,亦隐喻家国大义。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

        “边塞况味”,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启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概而作的《出塞》句句宣誓,字字慷慨,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诗作已不多,但《凉州词》的余响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与杨柳,春风与玉门关,离家已经平添几分忧思,而更为堪忧的是,面对这茫茫荒漠,连表达思念的杨柳枝都找不到。玉门关,自古就隐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远。忧愁虽然有,但比忧愁更强烈的是慷慨,乡愁之上,还有家国荣誉,这远远高于个人悲情。边塞将士们的坦荡着实令人叹服。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何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悲壮却不凄凉了。

        “忧国忧民”诗词所体现的则是国与民在争战中的苦难。忧国,既有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又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捐躯赴国难”这面旌旗下,辛弃疾一腔热血奔赴《破阵子》,陆游逝前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殷切期待。忧民,最深情的则非杜甫莫属了。朱熹论杜甫人格,将他与颜真卿、诸葛亮、韩愈、范仲淹并举为“君子”,意为“品格高尚”的人。朱熹认为他们“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心,则皆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他的“三吏”、“三别”像一部史诗,记录着战争中百姓的艰辛。“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的年轻人,“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的老人,“存者无消息,死者为沉泥”的受难者,这些形象直指人心。杜甫爱民之情丹心耿耿,情义相照。

        家国情怀,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积淀于文化中的审美基因。它深隐于华夏灵魂深处,昂而不傲,光而不妖。它内敛、融达,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不要人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种文化自信与古典诗词偕隐同行,玲珑剔透,流光溢彩,超越了空间,点亮了时代,烛照千秋,辉映未来。

    (摘自2018年2月12日光明网《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1.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家国情怀是中国古典诗词永恒主题之一,使得张载名言具有“先贤圣道,家国大义”。 B . 文中的“边塞况味”,或表现为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或流露出比乡愁更强烈的家国荣誉。 C . 文中引用《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句,意在表达王昌龄对李广英雄气概的敬佩。 D . 朱熹认为“君子”就是“品格高尚”的人,尽管他们遭遇各不相同,但其“磊磊落落”中必然有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一段引用张载名言,对其解释后,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B . 作者以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例,意在论证即使在乡愁如此浓郁的诗里,家国情怀也未曾缺席。 C . 文章二,三两段从边塞况味到忧国忧民层层深入地论述了古典诗词的家国情怀。 D .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古典诗词中的家国情怀。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唐代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共同开启了中国诗歌的巅峰之门,他们成就了无与伦比的盛世唐朝。 B . 先贤们的“忧国”体现在为国奉献的义勇和担当上,而身处和平盛世的我们,更应该做好“爱国”的本分,这就是一种家国情怀的传承。 C . 家国情怀积淀于中国古典诗词的字里行间,深隐于民族血脉的薪火相传,它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 D . 文章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挖掘出我国古典诗词的文化价值,让我们在认同中传承,在践行中坚定信心,这恰是对文化自信的具体例释。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老人与井

    夏一刀

        掌灯时分,瞎伯划拉着他那根光亮的导盲棍摸到黑牛家里。

        瞎伯有事没事最喜欢到黑牛家里去,拉拉家常、谈谈天,喝一杯黑牛采制的清茶。

        瞎伯说,黑牛,你晓得吧,我们村里以前有一口老井的,叫善卷古井。

        黑牛说,晓得晓得,我小时候听爷爷讲过,说是一个叫善卷的古人,他看到春夏天枉水河河水浑浊,人们喝了就生病,就带领大家挖了一口井。是吧?

        瞎伯说,善卷是神仙下凡呢,什么都懂。他对乡里的人像兄弟姐妹一样好,和气得很。本事很大,皇帝都要向他求助,问他治理国家的办法!

        黑牛笑道,瞎伯,你讲得神气活现,好像见过他一样。

        瞎伯说,我没见过善卷,我见过他挖的井呀,那时的井台用桃花石砌的,周围又用桃花石铺了地面。我和小伙伴们在孤峰岭上砍柴,口渴了就跑到井边,趴在井边咕噜咕噜喝水,那水真甜呀。

        黑牛说,瞎伯,你今天总讲井呀井呀干什么呢?

        瞎伯不做声,从怀里摸索出一个布包,黑牛,我这里有一万多块钱,你帮我请人打一口井吧!

        黑牛急了,瞎伯!你攒几个钱容易吗?花光了以后的日子怎么过?你要打一口井干什么呢!吃水还是我来帮你挑呀!

        你别管,黑牛,我就想再尝尝古井里的水,我要你打你就打。

        瞎伯把话说得很坚决,怎么劝阻都没用。黑牛只好说,那好吧,瞎伯。

        第二天就开始打井了。瞎伯用导盲棍点点戳戳到一个地方说,黑牛,这地方就是老井的位置,就在这儿掏吧。

        挖了三天,就传来了黑牛兴奋的喊叫声,瞎伯,真如你讲的,一下就挖到了老井,才下去不到二十米,就出了水呢。

        瞎伯急急忙忙敲着棍子来到井边,黑牛,快舀一瓢给我尝尝。

        黑牛舀了一瓢水给瞎伯。

        瞎伯喝了一口,含在嘴里,久久地品着。

        瞎伯摇了摇头,黑牛,你欺我是瞎子是不是。这是孤峰岭上的山泉水。

        黑牛说,我骗你干什么?不信你丢一个石子下井试试。

        瞎伯果真摸了一个小石子丢下了井。听到扑通一声水响,瞎伯笑了。

        瞎伯说,黑牛,你帮我把其他的乡邻都喊过来一起吃晚饭吧,要庆祝呢!

        太阳一偏西,大家陆陆续续地来了。来的人都给瞎伯道喜,瞎伯乐得白胡子一抖一抖。

        这个黄昏,瞎伯的小屋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菜每家都带来了一些,合在一起,满满一大桌。

        男人喝着德山老酒,女人也喝,瞎伯也端起了酒杯。

        瞎伯说,黑牛,井打好了,剩下的钱你去买一些管子,一家一家把水抽过去。

        大家说,瞎伯,剩下的钱你自己收好,买管子每家自己管吧。

        瞎伯说,黑牛,我十几岁就瞎了,这辈子全靠你们这些乡邻照顾,要不,我这瞎老头哪有这么好的日子!我不能忘本哪,就做这么一点点好事,也算是对大家的报答吧。我晓得我的日子不多了,我走了,麻烦大家把我埋进土就行,不许用太多的钱,黑牛,你要是不依我的,我就在你梦里来找你。

        大家都哈哈地笑起来,一边举杯干酒。

        瞎伯也许醉了,睡到第二天中午还没有起来。

        黑牛从屋梁上爬了进去。

        瞎伯已经睡了过去,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

        把瞎伯抬上了山,黑牛用瞎伯留下的钱请了一个专业打井队。打井的人用洛阳铲在新井三米远的地方探到了老井的位置。

        一层一层的土起上来,露出了古老的井壁。再往下,堵住的泉眼打开了,清亮的水涌上来,水花翻开着,像一朵一朵百合。

        黑牛从开始打的井里起上来一只盛水的大木桶,这是蒙骗瞎伯的。然后,从古井里打上来一桶水,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口,围在井边的乡邻都屏住呼吸,抿了一口。

        水甜甜的,润润的,像甘露。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篇写“掌灯时分,瞎伯划拉着他那根光亮的导盲棍摸到黑牛家里”,看似突兀,但能够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 . 瞎伯跟黑牛讲了那么多关于善卷的故事,是因为他认为自己跟善卷差不多,他也是会为大家谋福利的人。 C . 因为瞎伯见过那口古井,所以他根据自己的记忆用导盲棍点了一个地方,黑牛在那里打出了甘甜的井水。 D . 瞎伯用自己的钱为村里人挖了口井,大家都来给瞎伯道喜。当瞎伯要用自己的钱给大家买管子通水时,被大家拒绝了。
    2. (2) 小说中的瞎伯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3. (3) 小说以“水甜甜的,润润的,像甘露”结尾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三、<b >文言文阅读</b>
  •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
      A .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 .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C .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 . 王无罪岁
    2. (2)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 寡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B . 庠序:古代地方办的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 C . 孝悌:孝,敬爱兄长;悌,孝顺父母。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 D . 六畜:指马、牛、羊、猪、狗、鸡等六种家畜,又称“六牲”;也泛指各种家畜。
    3. (3) 下面对文意的表述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选文第一段用了一组排比句,提出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措施后产生的效果,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B . 选文第二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孟子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的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图景。 C . 孟子认为,让百姓按时栽种农桑,畜养牲畜,不随意耽误百姓农时,百姓就能免于饥寒,国君就能够称王天下。 D . 对于社会混乱、哀鸿遍野的局面,不加以改变,却归罪于年成不好,这无异于拿刀杀人却归罪于兵器:孟子的论述鞭辟入里。
    4. (4) 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四、<b >诗歌鉴赏</b>
  • 8.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

    1.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春岸”两句用罗列几个名词或名词短语成句的手法描写了南行途中所见到的春江美景:春水方生,桃花夹岸;云帆一片,极目四望,枫树成林。 B . 诗歌表现的是诗人凄苦的心境,却以明媚的江上春光开头,然后用“沾襟”把明朗欢快的气息抹洗得干干净净,产生了先扬后抑的艺术效果。 C . 杜甫的《登高》和《南征》都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以乐景衬哀情,抒情极为沉痛。 D . “老病南征日”和“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情感一致,因病而不能上战场,都表达了一种无力报国的悲哀。 E . “南征日”、“北望心”六字,通过工对,把诗人矛盾心情加以鲜明对照,给人很深的
    2. (2)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说明。
五、<b >情景默写</b>
  • 9. 补写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杜甫在《登高》中两句寓情于景,不仅写了落木窸窣,长江汹涌之状,也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2. (2) 韩愈在《师说》中,明确指出自己所说的“师”,不是指教小孩学习文章断句的老师的三句是“”。
六、<b >材料作文</b>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某中学读书的一名学生,总觉得自己屈才。和班上同学比,自己成绩稍差,他就抱怨老师“水平太低”,参加市里的中学生作文比赛没获奖,他又抱怨比赛组织者“有眼无珠”;父母都是普通百姓,他就经常埋怨他们没能耐,不能为自己的未来创造优越的条件……

    有一天,他的一位朋友倾听了她的叙说,沉默片刻,说:“为什么我听到的全都是别人的错误和责任?个人在他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应该学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让自己对自己负责啊。”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