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三...

更新时间:2019-06-18 浏览次数:551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 1. 味蕾分辨的味觉基本上有四种,其中不包括()
    A . B . C . D .
  • 2.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期,人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显著变化。下列有关青春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出现第一性征 B . 身高突增,开始智力发育 C . 性器官迅速发育 D . 男孩比女孩早进入青春期
  • 3. 关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G与物体质量m的关系,下图所示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 4. 如图是细菌结构示意图,其中结构名称标注错误的是()

    A . B . C . D .
  • 5. 油桃是大家熟悉的水果。油桃的可食用部分和种子分别由油桃花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
    A . 子房和胚珠 B . 胚珠和子房 C . 胚珠和子房壁 D . 子房壁和胚珠
  • 6. 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A . 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跑完全程 B . 航模飞行器以1400cm/s的速度飞行 C . 汽车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 D . 从0.03k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
  • 7. 生命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奇,从受精卵发育成青春靓丽的中学生经过了许多驿站,其中受精和胎儿形成的场所分别是()
    A . 卵巢  子宫 B . 输卵管  子宫 C . 卵巢输  卵管 D . 输卵管  卵巢
  • 8. 下列类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只要物体振动就会发出声音 B . 在空气中,声音的响度越大传播速度就越快 C . 在空气中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快 D . 人到青春期会“变声”主要指发声的音调改变
  • 9. 司机对信号灯的关注是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如果信号灯过暗,司机眼睛的瞳孔将变小 B . 信号灯光线进入眼球的顺序是: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C . 司机如果是近视眼,可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D . 视觉的形成部位是视网膜
  • 10. 如图中有关植物生殖方式的叙述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②④ D .
  • 11. 如图1所示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图2中A、B是同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监控摄像头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图1 图2

    A . 监控摄像头工作原理与投影仪相同 B . 摄像头的镜头拍摄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C . 由照片A,B可以看出汽车是迎着摄像头方向行驶 D . 照片中几乎看不见车内的人,但车的外表却很清晰,因为车是光源
  • 12. (2017七下·海宁月考) 人耳失聪后就没有听觉,变为“聋子”。引起耳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是听觉神经或听觉中枢受到损害,听觉就很难恢复,如果不是神经性损害,通过医学手段或物理方法也能恢复听力或提高听力,如助听器可帮助提高听力;贝多芬耳聋后用牙齿咬住木棒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B . 贝多芬可能是传导性耳聋 C . 贝多芬应该是神经性耳聋 D . 贝多芬的听觉中枢是正常的
  • 13. 为避免司机低头观察汽车仪表、忽略路况造成事故,厂商开发出抬头显示器:汽车仪表安装在驾驶台上、显示面水平朝上,可机平视,借助透明挡风玻璃看到竖直的仪表显示的像,如图示时刻,司机平视就能看到车速数为“90”等行车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此时仪表上直接显示出的速度数信息是“06” B . 司机能看清仪表的信息是由于玻璃对光实现了漫反射 C . “路面情况能被车内人看到”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D . 挡风玻璃必须与水平面垂直安装
  • 14. 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两汽车运动情况在v-t图象中描述可能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 15. 如图所示,将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木块分两部分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P等于()

    A . 3:5 B . 3:2 C . 2:5 D . 9:10
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 16.   2018年5月13日清晨,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离港海试,向作战舰艇迈出关键一步。当舰载机在甲板上着陆时,由于会继续向前滑行,需要借助阻拦索的拉力才能尽快停止,说明。甲板上的工作人员要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 防治噪声。
  • 17. 如图图甲的幼苗是由图乙种子萌发而来的,你能判断图甲的A、B、C三部分分别是由图乙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的吗?

    1. (1) 图乙中1、2、3、4合称为,是种子最主要的结构,将来发育成幼苗。
    2. (2) 图中A是由发育而来(选填图乙数字)。
    3. (3) 图乙所示的大豆种子区别于玉米种子是大豆种子的[4]有两片,玉米种子只有一片,但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中。
  • 18. 如图为某昆虫发育过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若此昆虫是一种害虫,则(填发育时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2. (2) 蝗虫、蟑螂等昆虫的发育与图中昆虫相比,没有(填发育时期);
    3. (3) 鱼类、两栖类的受精方式是
  • 19. 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是光的现象,如图所示,OA是人眼在A点观察河里B处鹅卵石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补全人眼看见鹅卵石的光路图,若用激光笔沿AO照射,则激光(选填“能”或“不能”)照射到鹅卵石上。

  • 20. 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商场里安装供顾客上楼的电梯主要有如图所示两种,它们表面都有凸出的条纹,这是为了,当顾客站在类似台阶的甲电梯上匀速上升时(选填“受”或“不受”)摩擦力;当顾客站在类似斜坡的乙电梯上匀速上升时,请在图丙中画出此时顾客的受力示意图

  • 21. 高速路网全面推行区间测速以来,车辆超速行驶得到了一定遏制。如图所示,一辆小汽车进入测速路段后,乘客发现测速提示牌往后退,他是以为参照物。测速设备测得小汽车在通过9km的测速区间用时270s,其平均速度为km/h。根据该路段限速100km/h的规定,该车驾驶员(选填“应该”或“不应该”)受到处罚。

  • 22. 如图,实心正方体A、B的材质与表面粗糙程度相同,且mA:mB=1:8,A、B叠放于水平地面,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种情况对地面的压强p:p=,水平推力F:F=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 23.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

    1. (1) 用手轻按橡皮膜,U形管内侧液面会上升。
    2. (2) 图中a点和d点的液体压强分别是Pa和Pb , 则PaPb
    3. (3) 下列操作中,有可能让丙图中烧杯底部e点所受液体压强变小的是    (填字母)。
      A . 向烧杯内加浓盐水 B . 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水依基东 C . 倒掉一些盐水
  • 24. 在学习《机械运动》一节内容后,同学们想探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以及扇形半径的关系。他们用普通复印纸裁出3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实验中,纸锥每次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用秒表多次测量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表格中。

    纸锥编号

    下落高度h/m

    扇形纸片半径r/cm

    剪掉的扇形圆心角θ/°

    纸锥锥角a/°

    下落时间t/s

    1

    1.9

    10

    90

    81.9

    2.20

    2

    1.9

    10

    135

    71.1

    1.84

    3

    1.9

    5

    90

    81.9

    2.20

    1. (1) 对于纸锥下落前的初始位置,有乙图所示的两种摆放方式,你认为正确的是(选填“A”或“B”)。
    2. (2) 分析表中数据,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你得出的结论是 。
    3. (3) 小明随后用同种纸张制成了质量相等的两个纸锥如图丙,其中4号纸锥的锥角比5号纸锥的锥角大,如果从相同的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两个纸锥,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 . 4号纸锥先到地面 B . 5号纸锥先到地面 C . 两个纸锥同时到达地面
  • 25. 滇重楼是我国名贵的药用植物,其种子休眠时间很长,15个月后的出苗率仅为46.2%。研究人员为探究其种子萌发困难的原因,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滇重楼种子的种皮,研磨、过滤并稀释,制成不同浓度的种皮提取液。

    步骤二:用不同浓度的种皮提取液分别处理浸泡过的白菜和小麦种子,加入等量蒸馏水的组别作为对照。

    步骤三:48小时后统计萌发率,结果如表。

    处理种子萌发率(%)

    蒸馏水

    滇重楼种皮提取液浓度(g/mL)

    0.02

    0.04

    0.06

    0.08

    白菜

    97.78

    100.00

    96.67

    94.44

    25.56

    小麦

    50.00

    58.00

    46.00

    44.00

    35.33

    1. (1) 本实验中,当被处理种子的最先突破种皮,即可算作萌发,计算得到萌发率。
    2. (2) 据表分析,种皮提取液浓度为0.02g/mL时,对两种被处理种子的萌发均起到(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3. (3) 研究人员据此推测,滇重楼种子萌发困难的原因可能是
  • 26. 小明在做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时,他让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光在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当增大入射角到某一值时,发生了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的情况,通过查阅资料,小明得知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小明还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表所示:

    入射角i

    30°

    39°

    39°30‘

    40°

    50°

    折射角r

    51°

    79°

    82°

    90°

    反射的能量

    4.7%

    6.8%

    36%

    47%

    100%

    100%

    1. (1) 当入射角i≥时,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图象中的图线(选填“a”或“b”)反映了上述实验中的两角关系。
    2. (2) 如果光从空气射向玻璃,则反射的能量(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达到100%。
四、解答题(本题有4小题,第27题4分,第28题8分,第29题8分,第30题6分,共26分)
  • 27. 星期天,小明约小科逛公园。在游玩时看见了一些现象,他俩从科学角度议论起了下列问题:
    1. (1) 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的影子在自己的西边,则此时是(选填“上午”或“下午”);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选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的缘故。
    2. (2) 来到湖边,小科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若湖中的水深1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T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这些“倒影”看起来比景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光发生进入了水中。
  • 28. 如图所示是“擦窗机器人”,它的质量为3kg,它的“腹部”有吸盘。当擦窗机器人的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它能牢牢地吸在竖直玻璃上。

    1. (1) 该机器人工作时受到的重力为牛。
    2. (2) 当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板上静止时(如图),若真空吸盘泵继续向外抽气,则擦窗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3) 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税为2×10-3m2 , 潜吸盘对玻璃的压力是300牛,则机器人对玻璃的压强为多少?
  • 29. 综合实践小组研究“驾车使用手机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发现:司机从发现情况到跺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减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

     

    1. (1) 在一次实验中,某志愿者正常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测得该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是0.5s,汽车行驶距离35m。则发现情况后汽车匀速行驶多少距离才开始减速?
    2. (2) 为了对比研究再次实验,这一次该志愿者边接打手机边驾驶同一辆汽车,仍以72km/h的速度在实验场内相同的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43m,这次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是多少?(假定两次制动距离相等)
    3. (3) 根据以上计算,请分析并初步提出对安全行车的建议。
  • 30. 杯壁很薄的圆柱形玻璃杯中装有多半杯水,将一只钢尺竖直插入水中,钢尺水下部分看起来比水上部分宽。如图甲所示,请解释这个现象。[注:如果需要,可在俯视图(乙图)上画示意图,以辅助说明。O为圆心]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