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珠海市普通高中2017届高考高三语文3月模拟考试试题(八)

更新时间:2017-08-08 浏览次数:632 类型:高考模拟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 牙      恨/利        纳金/风沐雨 B . 然/然      挛/敌        八宝/胡八扯 C . 头/铄      没/红        灭/草人命 D . 候/意      夫/翩        护权/刚自用
  • 2.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通牒   挖墙角   仗义执言   骨骾在喉,不吐不快 B . 吊消   百叶窗   察言观色   明枪易躲,暗剑难防 C . 博弈   座右铭   铩羽而归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D . 枉费   股份制   改弦更章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自去年12月以来,全国铁路公安机关开展冬季严打       , 严厉打击货盗、割盗、拆盗等严重危及行车安全的犯罪活动。

    ②日前,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华人春节海外奢侈品消费数据监控报告,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中国人在境外消费       达72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点。

    ③食品是人们生活       的产品,食品安全关乎百姓身体健康,关乎社会和谐稳定,任何时候都容不得半点疏忽和懈怠。

    A . 整治  累积    必须 B . 整顿   累计   必须 C . 整顿  累积    必需 D . 整治   累计   必需
  • 4.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 在奥运会期间,观众和游客都扎堆在伦敦市东区的奥运场馆群观赛和旅游,伦敦市中区和西区持续低迷的客流量和不景气的生意,让商家和业主不置可否 B . 今年中秋月虽然在上午11点达到最圆,但夜晚时分的明月依然珠圆玉润 , 人们观月赏月,皎洁的银辉洒满夜空,为到来的“两节”送来温馨的祝福。 C . 在中网四分之一决赛中,彭帅并没有像赛前某些人所担心的那样放水,而是和李娜展开了一场紧锣密鼓的对抗,这场比赛堪称本赛季激动人心的巅峰对决。 D . 面对疯狂失控的中国楼市,决策者们已不宜再首鼠两端 , 应以矫枉必须过正的姿态,采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理性回归,彻底消除房地产市场的投机炒作行为。
  •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针对日本右翼人员再次进入我国钓鱼岛领海的非法行为,由中国海监50、15、26、27船组成的中国海监巡航编队 10月3日继续进入我钓鱼岛领海内进行维权巡航。 B . “蛟龙”号潜海成功,对于完善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升我国认识海洋、保护海洋、开发海洋的能力,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C . 穿行于景德镇的大街小巷,目之所及,看到的是中国气派的陶瓷文化元素,就连一家路边小吃店天花板上垂吊着的串串吊灯灯筒,也是雅致剔透的青花薄胎瓷。 D . 从2011年10月开始,全国工商系统为期9个月开展了打击侵权假冒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侵权和假冒伪劣突出问题,立案查处商标侵权假冒案件9.07万件。
二、<b >现代文阅读</b>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颠覆传统的读书方式——移动阅读

        《2011年中国人移动阅读报告》显示,过去的一年中,国人共进行了9亿分钟(相当于17个世纪)、6亿次移动阅读。上班路上成为移动阅读的高峰期,其次人们也喜欢在床上、沙发上、洗手间、下班路上阅读。

        移动阅读是什么?移动阅读是指人们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码终端如手机、电纸书、平板电脑等进行阅读。阅读的内容包括数字化的书籍、报刊杂志,也包括博客微博、视频等。

        谈到移动阅读,不得不提手机报。自从2004年7月中国首份手机报诞生以来,手机作为“装在口袋里的媒体”开始步入人们的生活。它的移动性、便携性、互动性、贴身性等优势,满足了信息时代受众在“碎片化时间”中阅读的习惯,用手机进行移动阅读得到认可和追捧。

    但是,基于2.5G网络的手机报只能看做是移动阅读的“前世”。随着3G无线互联网时代来临,阅读必将朝着丰富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阅读内容单一的手机报,在电纸书、智能平板、PSP等具有通信功能的移动终端上阅读成为潮流所向。这些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平台,使得随时随地可读、海量信息聚集、声像图文并茂成为可能。移动阅读时代到来了。

        移动阅读与传统的阅读方式相比,有许多不同的地方。目前,移动阅读可以分为电子阅读器(电纸书)和阅读客户端两大类。电纸书可以阅读PDF、TXT等大部分格式的电子书,一些电子阅读器的电子墨水技术使得辐射能耗低、不伤眼睛、效果逼真,阅读时好像玻璃下压着一本纸质书一样。而阅读客户端是通过阅读应用软件向读者推送电子书,用户可以下载或在线阅读。

        历史上,人们常用汗牛充栋来形容藏书多,存放时可堆砌至屋顶,运书时让牛也出汗。然而在移动阅读时代,书房将不再“汗牛充栋”,一部普通的电子阅读器就可以存储成千上万本书籍,并把他们放入口袋中随身携带,这种方式使得阅读“飘”了起来。

        同时,阅读器或阅读软件的书签、笔记、分享功能大大提高了阅读的效率和深度。读到精彩处,兴起时,轻点按钮,用微博等移动社交工具和他人分享阅读心得。这样,通过小小的阅读终端,便能以书会友。

    《新民晚报》总编辑、上海市记协副主席陈保平在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演讲时说:“移动阅读将成为未来一种主要的生活方式”。CNNIC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另据易观国际报告,手机阅读已成为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高频率使用的应用之一,每天阅读一次及以上的用户占比45%。摩尔定律预示着移动阅读将汇入这样的科技潮流:阅读器更便携,性价比更高,阅读体验更好,阅读量更大。可见,未来移动阅读将在手机上大有作为,“飘”起来阅读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然而,海量信息是把双刃剑,带来丰富选择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移动阅读让人们买的书越来越多,加上阅读器上从一本书切换到另一本书的功能很方便,使得读者更难从头到尾读完一本书。并且,在公交、地铁等嘈杂的环境中阅读,知识的吸收难免会大打折扣。因此陈保平也提出:这种碎片化的“浅阅读”是否会对人的思维方式、分析能力有负面影响,这也是人类每次拥抱新技术的同时,值得警醒的地方。

    1. (1) 以下表述不能支持“移动阅读”的一项是(    )

      A . “移动阅读”是相对于传统阅读而言的新兴阅读,这里面既有阅读者阅读方式、方法的变化,也有读物内容的变化。 B . “移动阅读”将随着阅读器更便携、性价比更高的趋势给人们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和更大的阅读量,并将替代传统阅读。 C . “移动阅读”时代到来的标志是3G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在电纸书、智能平板、PSP上阅读成为潮流。 D . “移动阅读”是人们利用手机、电纸书、平板电脑等进行阅读,用手机进行移动阅读最早得到认可和追捧。
    2. (2) 下列表述对“碎片化阅读”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业余时间呈“碎片化”形态,在这样的时间里很难长时间地连续阅读。 B . 人们通过移动阅读很难从头到尾读完一本书,甚至难以读完一篇并不长的文章。 C . 人们通过这种阅读所接受的信息完全是零碎的,而零碎的信息对人的教益是断章取义的、不完整的,有害无益。 D . 这种阅读是浅阅读,阅读的结果对人的思维方式、分析能力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正所谓开“卷”未必有益。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随着3G无线互联网时代来临,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码终端技术的移动阅读可能会朝着丰富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B . 人们可以使用阅读终端的书签、笔记、分享功能,通过“微博”等社交工具与他人分享阅读心得,随时随地以书会友。 C . 一些电子阅读器因为采用了电子墨水技术,使这类移动阅读没有辐射,不伤眼睛,效果逼真而被广泛应用。 D . 传统阅读时代的书房“汗牛充栋”,而移动阅读时代,一部普通的电子阅读器就可以装下成千上万本书,书房中不可能再有大量藏书。
三、<b >文言文阅读</b>
  •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佳胤令滑。巨盗任敬、高章伪称锦衣使来谒,直入堂阶,北向立。公心怪之,判案如故。敬厉声曰:“此何时,大尹犹见使臣乎?”公稍动容,避席迓之。敬曰:“身奉旨,不得揖也。”公曰:“旨逮我乎?”命设香案。敬附耳曰:“非逮公,欲没耿主事家耳。”时有滑人耿随朝任户曹,坐草场火狱。

        公意颇疑,遂延入后堂。敬扣公左手,章拥背,同入室坐炕上。敬掀髯笑曰:“公不知我耶?我坝上来,闻公帑有万金,愿以相借。”遂与章共出匕首,置公颈。公不为动,从容语曰:“尔所图非报仇也,我即愚,奈何以财故轻吾生?即不匕首,吾书生孱夫能奈尔何?且尔既称朝使,奈何自露本相?使人窥之,非尔利也。”贼以为然,遂袖匕首。

        公曰:“滑小邑,安得多金?”敬出札记如数,公不复辩,但请勿多取累吾官。后覆开谕。久之,曰:“吾党五人,当予五千金。”公谢曰:“幸甚,但尔两人橐中能装此耶?抑何策出此官舍也?”贼曰:“公虑良是。当为我大车一乘,载金其上,仍械公如诏逮故事,不许一人从,从即先刺公。俟吾党跃马去,乃释公身。”公曰:“逮我昼行,邑人必困尔,即刺我何益?不若夜行便。”二贼相顾称善。公又曰:“帑金易辨识,亦非尔利,邑中多富民,愿如数之。既不累吾官,尔亦安枕。”二贼益善公计。

        公属章传语召吏刘相来。相者,心计人也。相至,公谬语曰:“吾不幸遭意外事,若逮去,死无日矣。今锦衣公有大气力,能免我,心甚德之,吾欲具五千金为寿。”相吐舌曰:“安得办此?”公蹑相足曰:“每见此邑人富好义,吾令汝为贷。”遂取纸笔书某上户若干、某中户若干,共九人,符五千金数。九人,善捕盗者。公又语相曰:“天使在,九人者宜盛服谒见,勿以贷故作窭人状。”相会意而出,公取酒食酬酢,而先饮啖以示不疑。且戒二贼勿多饮,贼益信之。酒半,曩所招九人各鲜衣为富客,以纸裹铁器,手捧之,陆续门外,谬云:“贷金已至,但贫不能如数。”作哀祈状。二贼闻金至,且睹来者豪状,不复致疑。公呼天平来,又嫌几小,索库中长几,横之后堂,二僚亦至。公与敬隔几为宾主,而章不离公左右,公持砝码语章曰:“汝不肯代官长校视轻重耶?”章稍稍就几,而九人者捧其所裹铁器竞前,公乘间脱走 , 大呼擒贼。敬起扑公不及,自刭厨下;生缚章,考讯又得王保等三贼主名,亟捕之,已亡命入京矣。为上状,缇帅陆炳尽捕诛之。(选自明代冯梦龙《智囊全集》)

    【注】①帑:tǎng,古时收藏钱财的府库。

    1.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尹犹见使臣乎           倨:傲慢 B . 当为我大车一乘           具:准备 C . 坐草场火狱               系:牵累 D . 九人,善捕盗者           素:向来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①但请勿多取累吾官          ②余船次俱进 B . ①每见此邑人富好义          ②吾尝终日思矣 C . ①吾令汝贷                  ②请以秦之咸阳赵王寿 D . ①公持砝码语章曰            ②今君亡赵走燕
    3. (3)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佳胤智谋的一组是(    )

      ①公心怪之,判案如故。 ②吾书生孱夫能奈尔何? ③帑金易辨识,亦非尔利。

      ④相吐舌曰:“安得办此?”  ⑤汝不肯代官长校视轻重耶?  ⑥考讯又得王保等三贼主名。

      A . ①④⑤ B . ②③⑤ C . ③④⑥ D . ①②⑥
    4.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佳胤任滑县县令时,两个自称锦衣使的强盗突然直入公堂,张佳胤虽然心生疑问,但一时难辨真假,于是判案如故。 B . 正当张佳胤疑心渐重时,两个强盗凶相毕露,此时张佳胤对面危难所表现出的从容镇定和过人胆识,成为他智擒强盗的重要前提。 C . 张佳胤的计谋主要分两步完成:一是设计叫来了刘相这个关键人物,并暗示刘相成功找来了帮手,二是创造条件使自己的身体摆脱控制。 D . 为了增加话语合理性,使强盗更加相信自己,张佳胤不忘“人总会考虑自己利益”这一常识,时时处处只站在对方的利益上来说服对方。
四、<b >古诗文阅读</b>
  • 8.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1) 尔所图非报仇也,我即愚,奈何以财故轻吾生?

    2. (2) 俟吾党跃马去,乃释公身。

    3. (3) 章稍稍就几,而九人者捧其所裹铁器竞前,公乘间脱走。

  • 9.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园

    黎简

    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①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①寒花:菊花。

    1. (1) 这首诗首联中“窥”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其妙处。

    2. (2) 这首诗后两联由物及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

  •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②人生如梦,

    ③胡马依北风,

    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⑥渔舟唱晚,;雁阵惊寒,

    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⑧爽籁发而清风生,

五、<b >语言的运用</b>
  • 11. (2015高二上·连江期中) 请补写出空缺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

          作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为车票,感受着穿越时空的欣喜。我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无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

  • 12.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80字左右)

        穿越剧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一种影视剧类型,国产穿越剧在近几年也产生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如《魔幻手机》《神话》《寻秦记》《步步惊心》等。2012年春晚的语言类节目基本以“穿越”为话题,对穿越剧进行了讽刺和批评。穿越剧的最大噱头,无非是利用现代人对过往历史的熟悉和掌握现代文明的优越,用一只现代打火机让成吉思汗敬若神明的“古今反差”来制造娱乐,让部分感觉生活“太枯燥”的观众开心解颐。

    “穿越剧走红”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热点,在公众中引起了广泛讨论,请你针对这一文化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

  • 13. 下面一则电影广告在标点、用词、语法三方面有四处不妥之处,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①《金陵十三钗》是一部由张艺谋执导的战争类电影,被誉为国产电影的华丽盛宴。②影片讲述了1937年的南京,一座教堂里一个冒充神父救人的美国人、一群躲在教堂里的女学生、13个躲避战火的秦淮河上的风尘女子、以及6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国军伤兵,共同面对“南京大屠杀”的故事。③该影片首开华语影片邀请好莱坞一线著名影星之先河,④并大胆启用多位青年演员担任主角;⑤同时倪妮等12位“谋女郎”用苏州评弹方式演绎了歌曲《秦淮景》,也会给观众以强烈地震撼。

六、<b >阅读理解</b>
  • 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祖母是一片不知愁的落叶

    朱成玉

        怀念祖母,是从一片叶子开始的,秋天的叶子。

        叶子上错综复杂的脉络,像极了祖母的皱纹。但祖母并不悲伤,祖母的额头经常是金光闪闪,阳光喜欢在那里安营扎寨,那令人愉快的微笑常常使她的皱纹看起来像是在跳舞。

        在我的记忆里,祖母总是拿着扫把,试图把所有的哀怨清扫干净,只留给我们无忧无虑的鸟鸣。

        祖母在那些落叶里不停地翻检,把中意的握在手心。祖母喜欢收藏落叶,这个习惯终生未曾改变。这个习惯让我感觉到,祖母永远不会衰老。

        我在祖母的书里看到过那些落叶。祖母喜欢看书,她的书里总是夹着各种各样的落叶,仿佛是她为自己的青春留下的标记。每一段青春,都是一片叶子,那些青春的遗骸,无法言说的旧日时光,成了书签,丈量这一本书的历程,时刻提醒着你,哪些句子需要再一次爱抚,哪些情节需要重温。

        我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祖父,父亲告诉我,祖父结婚一年后就从军了,再也没有回来。作为军烈属的祖母得到了很多人的尊敬,然而却没有人可以安抚她内心的痛苦。祖母习惯在那些叶子上写字,一句半句的,大多是哀婉的宋词。我想那是祖母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怀念着祖父吧。每年清明的时候,我就会看到祖母去祖父的坟前,把那些写了字的叶子铺满坟头,景象灿烂而华丽。这么多年,我没有见过祖母掉过一滴眼泪,但我知道,她的心就像是蓄了雨的云,轻轻的挤一下,就会泪雨滂沱,只是别人无法看见。祖母的泪水,只居住在她自己的云里。

        不管天气好坏,祖母总是会大声爽朗地笑。祖母的苦难像一座山,把她的脊背压弯,却压不弯她热爱生活的心。

        在那些树叶上写字的时候,祖母是小心翼翼的,仿佛怕碰坏了一份念想。写上了字的叶子,就如同被装上了灵魂,重新活了过来。我想只有祖母懂得那些落叶,也只有那些落叶懂得祖母,他们惺惺相惜,彼此嘘寒问暖。

        怀念祖母,是从一片叶子开始的,替那些果实遮过阴凉,从枝头跌落,背井离乡的叶子。

        祖母在秋天的离世毫无征兆,只是那一天刮了很大的风,院子里的那棵老柳树稀里哗啦地掉落了所有的叶子。其实,也只有风能让叶子喘息或者感叹。在叶子的生命中,风往往扮演着接生婆和送行者的双重角色,所以叶子的心思只和风说,它只和风窃窃私语。

        落叶也有遗言吗?在离开枝头的刹那,它和风都说了些什么?谁听过它们交代的后事?那些齐刷刷掉落的叶子们,是去陪祖母了吗?

        我想,如果祖母是叶子,那么风一定是祖父。他们之间,有那么多缠绕不清的爱意。

        我的祖母,一片写满诗句的落叶,一片不知愁的落叶,把生命的结束当做一次旅行。

        落叶从不惊叫,哪怕你踩到它的脊背。不像雪,不论你走得多轻,它们都会在你的脚下呻吟,仿佛踩碎了它们的骨头。落叶从不惊叫,哪怕遇到再多的苦难,它都只是去和风窃窃私语。

        我似乎听到了落叶在说:“等我,来赴一个灿烂的约会。在此之前,请好好生活,各自珍重。”

    1. (1) 文中多次提到了“叶子”、“落叶”,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落叶”在文中的作用。

    2. (2) 祖母是怎样一个人物?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3) 赏析“落叶从不惊叫,哪怕你踩到它的脊背”这个句子。

    4. (4) 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写祖母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并作简要分析。

七、<b>写作</b>
  • 15.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乔布斯说:“不要为别人而活。”

    爱因斯坦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以上两句名言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自拟标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