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人教版 /必修五 /第二单元 /4 归去来兮辞 并序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第四课《归去来兮辞》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16-03-07 浏览次数:425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加线词语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yáng)  壶(shāng)  出(yòu)    景翳翳(yì) B . 不(hé)    耘(zǐ)     登东(gāo)  孤舟(zhào) C . 微(xī)    流(qì)     观(xiá)    庭柯(gài) D . 西(chóu)  盘(huán)   遑遑(huáng)  奔(zǎi)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 我们不应该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 B . 责任编辑敢对文字部分负责,书籍出版过程中的其他环节他就望尘莫及 , 无可奈何了。 C . 县里下了死命令,限三天内将罪犯捉拿归案,违者严惩不贷 D . 小小说虽小,若认真琢磨,精益求精,也可以创作得独出心裁,玲珑剔透
  •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虚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________看不到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②________外面天寒地冻,风雪交加,他还是按约定的时间赶到了病人家里。

    ③家庭养花,________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________能陶冶人的情操。

    A . 进而 不管 既 又 B . 因而 尽管 既 又 C . 因而 不管 不仅 而且 D . 进而 尽管 不仅 而且
  • 4. 选出不是比喻的一句(    )

    A . 美丽的南海之花——鼓浪屿,假如有十分姿色,三分姿色应该分给这朵朵白帆。 B . 片中,婉怡是个托戏、衬戏、接戏的人物,演婉怡的我是排球场上的“二传手”,自己跳起来“扣球”就不对了。 C . 五四时代介绍了一个易卜生,名声倒还好,今年介绍了一个肖伯纳,可就糟了,至今还有人肚子发胀。 D . 军事家活动的舞台建筑在客观物质条件上面,然而军事家凭着这个舞台,却可以导演出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话剧来。
  • 5. 下列各组句子中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①归去来兮!(来,助词,无义)                      ②复驾言兮焉求(言,助词,无义) B . ①载欣载奔(载,义同“载歌载舞”的“载”) ②引壶觞以自酌(觞,酒杯) C . ①或植杖而耘耔(耔,培苗)                             ②景翳翳以将入(景,风景,景物) D . ①策扶老以流憩(扶老,手杖;流憩,游息)      ②审容膝之易安(审,觉察,自知)
  • 6. 下列对各组句子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①问征夫以前路  ②将有事于西畴——“以”、“于”都是介宾,与后面的名词构成介宾短语后置。 B . ①悟已往之不谏  ②恨晨光之熹微——两个“之”字都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 . ①云无心以出岫  ②登东皋以舒啸 ——两个“以”都是连词,表承接关系。 D . ①既窈窕以寻壑 ②亦崎岖而经丘——“窈窕”“崎岖”都是形容词用如名词,分别指“幽深的河岸”“崎岖的山路”;前面省略了“循”“沿”等动词。
  • 7. 下列各句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一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世人“五柳先生”称之。 B . 陶渊明的作品《桃花源记(并序)》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的社会图景,反应了古代农民的愿望与要求,是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精神结合的典范之作。 C . 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色彩,很像诗,但是压韵和句式比较自由。 D . 毛泽东有诗云“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这里的“陶令”就是陶渊明,因为他做过八十余天的彭泽县令,故以陶令相称。
  • 8.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 眷然有归欤之情:依恋的样子         情在骏奔:骑着快马奔跑 B . 非矫厉所得:勉强克制               眄庭柯以怡颜:欢颜,高兴表现在脸上 C . 当敛裳宵逝:收拾衣物               悟以往之不谏:不能挽回 D . 倚南窗以寄傲:寄托自足自得的心情   策扶老以流憩: 拐杖
  • 9. 下列各组中对“以”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     ②舟遥遥以轻飏     ③农人告余以春及     ④家叔以余贫苦


    A . ①和③不同,②和④相同 B . 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也相同 C . 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 D . ①和③不同,②和④也不同
  • 10. 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 胡为乎惶惶欲何之? B . 乐夫天命复奚疑? C . 何不委心任去留? D . 复驾言兮焉求?
  • 11. 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既自以心为形役。


    A . 农人告余以春及 B . 遂见用于小邑 C .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 D .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 12.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 )


    A . 足以极视听之娱 B .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C . 感吾生之行休 D . 悦亲戚之情话
  • 13. 下面有关作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陶渊明生活在封建时代,其作品中表现出的那种怀念过去,满足现状,乐天知命的思想,给后世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B . 陶渊明的成就主要是诗,他歌咏隐居田园,饮酒赏菊,乐天知命的闲适生活,意境恬淡,词句质朴自然。他被看做田园诗的开创者,唐代王维、孟浩然都受到他的诗作的影响。 C . 陶渊明也写过“金刚怒目”式的作品,如《读山海经》中“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表现了他对当时腐败政治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反抗意识。 D . 《归去来兮辞》选自《陶渊明集》,又名潜,自号“五柳先生”,是我国三国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 
  • 14. 下列句中加线词,按词义扩大/缩小/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名称说法改变分类,正确的是一组是(  )

    ①大礼不辞小烈士暮年 ③将军战北 ④助之至 ⑤先帝不以臣卑鄙亲戚或余悲

    国怀乡 ⑧秦氏有

    A . ③⑧/①⑥/④⑦/②/⑤ B . ③⑤/②⑥/①⑦/④/⑧ C . ③⑥⑧/①②/⑦/④/⑤ D . ③⑧/①⑥/②⑦/⑤/④
  • 15.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

    A . 《史记》中除“本纪”“世家”“列传”外,还有“表”“书”它们都是人物的纪传。 B . 古代驾二马为骈、三马为骖、四马为驷,也称乘。春秋时甲车一乘,不仅指一车四马,而且配有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故“万乘”是指只有天子才可能拥有的一支庞大的军队,并常借代天子。 C . 古人乘车尚左,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另有一人在右陪乘。陪乘叫做骖乘,又叫车右。兵车情况不同,主帅居中,御者在右,另一人在左保护主帅。 D . 古代宴席座次尚东,坐在东面为尊,故“项王、项伯东向坐”“张良西向侍”。
二、填空题
三、阅读题
  • 21.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练习题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长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

    1. (1) 本文大体按“议论→描绘→生发”三大部分展开。描绘部分又可细分为哪几个小层次?

    2. (2) 分析“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一联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3. (3) 分析第二节景物描写的象征意义。

    4. (4) 第三段中,作者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5. (5) 如何正确理解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