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开发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

更新时间:2019-05-05 浏览次数:73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如图为小乐“在室温下配制碳酸钠饱和溶液并测定其pH”的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 . 取固体碳酸钠 B . 加水溶解 C . 蘸取溶液 D . 触及湿润的pH试纸
  • 2. 为实现二氧化碳的绿色利用,科学家用固碱酶作催化剂设计了如下转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是氧化物,在反应①中体现出氧化性 B . 乙是氧化物,在反应②中能独自转化为丙 C . 丙是有机物,化学式为CH2 D . 固碳酶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 3. 利用酵母菌使葡萄汁产生葡萄酒,需要先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然后隔绝空气:当酒精含量达到12%~16%时,发酵就停止了。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先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有利于增加酵母菌的数量 B . 酵母菌在产生酒精的同时也有二氧化碳生成 C . 酵母菌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 . 发酵停止是因为氧气过少导致酵母菌无法呼吸
  • 4. 甲、乙、丙三人的血型各不相同,分别为ABO血型系统中的一种。甲的红细胞会与乙、两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丙的红细胞会与甲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已知丙的血型为B型。那么(  )
    A . 甲的红细胞上有B凝集原 B . 乙的红细胞上没有凝集原 C . 丙的血清中有抗B凝集素 D . 甲的血型是AB型
  • 5. 如图,肱二头肌收缩,使前臂保持平衡,此时前臂可以看成一个杠杆,它是(   )

    A . 省力杠杆 B . 费力杠杆 C . 等臂杠杆 D .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 6. 如图是核电站发电和供电的流程图。关于流程图中各装置的能量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核反应堆将核能转化为电能 B . 蒸汽轮机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 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 . 各种用电器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 7. 向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对反应前后烧杯中溶液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氯离子减少 B . 钠离子增加 C . 酸性减弱 D . 温度升高
  • 8. 人体的每个肾脏中大约包含100万个肾单位,如图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肾单位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②分别为小动脉和小静脉 B . 肾单位由③和④组成 C . ④中的液体不含血细胞、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葡萄糖 D . ⑤具有重吸收功能
  • 9. 如图为小乐面的人体心脏与血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血液由①向③流动,则该血管内流的是静脉血 B . 若血液由③向①流动,则该血管是主动脉 C . 若②处为静脉抽血时针刺入的部位,应该在③处扎上胶皮管 D . 若受伤后鲜红的血液从②处喷涌而出,应马上按压①处止血
  • 10. 如图是人体内部分系统的代谢关系简易示意图,若②为循环系统,则①、③、④分别表示(   )

    A . 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 B .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 C .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 D . 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
  • 11. 小乐将铁粉和硫粉以适当的质量比混合。增放在石棉网上,然后用烧红的玻璃棒一端接触混合物,等部分混合物迅速变红热状态后,撤离玻璃棒,反应能继续进行,直至全部混合物都呈红热的状态,冷却后得到一种黑色固态物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参与反应的铁和硫都属于金属单质,生成的黑色固体物质属于盐 B . 混合物有红热现象,可作为此变化是化学变化的证据 C . 反应需要用红热的玻璃棒加热,说明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D . 用磁铁吸引可以证实反应中铁已从游离态变成化合态
  • 12. 如图所示三种现象或过程中都涉及能量的转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图甲,塞子被弹起时,热水瓶内水蒸气对塞子做功,瓶内气体内能增大 B . 图乙,表示汽油机处于压缩冲程,能量转化角度看,与图甲相似 C . 图丙,表示汽油机处于压缩冲程,能量转化角度看,与图甲相似 D . 图两,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燃气的内能,再转化成机械能
  • 13.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有效解决施肥比例不合理的问题,如下为农技人员通过该技术对某农田开出的施肥配方,有NH4H2PO4、K2SO4、KCl、NH4NO3等肥料。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 . NH4H2PO4 B . K2SO4 C . KCL D . NH4NO3
  • 14. 在“研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不同小球从斜面上同一高度处释放,到达斜面底部时的动能大小都相同 B . 水平面上物体A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越大。说明撞击时小球具有的动能越大 C . 小球从斜面上越高处释放,物体才就被推得越运,说明动能大小与所处高度有关 D . 小球从斜面上释放到与物体A共同静止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 15. 如图实验装置可用于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电阻大小的关系”。实验装置中,两根电阻丝R1(5Ω)、R2(10Ω)串联后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封闭空气盒中;两个空气盒各自连接一个相同的U形管,两U形管装有同种液体并封闭等量的空气,且两U形管内的各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装置是利用U形管中液体的热胀冷缩来反映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 B . 通电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左侧U形管的液面高度差小于右侧U形管 C . 两侧空气盒与U形管中装等量的煤油也可以完成探究任务,且更节省时间 D . 利用该实验装置无法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通电时间长短的关系”
  • 16. 在氯化钡溶液中加入某种试剂,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入的试剂一定是硝酸银溶液 B . 加入的试剂可能是二氧化碳 C . 无色溶液可能呈酸性 D . 白色沉淀一定不溶于稀硝酸
  • 17. 为了研究摆锤的摆动,小乐用细绳把摆锤悬挂起来,将摆锤从A点静止释放,利用频闪照相技术,拍摄摆锤在相同时间间隔的位置,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从A到O的过程中,摆锤重力做功,所以机械能逐渐增大 B . 从A到O的过程中,摆锤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 C . 从O到B的过程中,摆锤克服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增大 D . 摆锤在B位置时只受重力和拉力,并且是这一对平衡力
  • 18.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的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8V,此时定值电阻R1的功率为1.6W:当滑片P由B端移至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 . 电源电压为10V B . 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10Ω C . R1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4:9 D . 电路总功率的变化范围是0-3.6W
  • 19. 锌与稀硫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的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是将锌逐渐加入稀硫酸中 B . a点和c点对应溶液中硫酸根离子个数相同 C . b点和c点对应溶液中锌离子个数不相同 D . 溶液的溶质质量随时间的变化也符合该曲线的变化趋势
  • 20. 下图相关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

    A . 图甲的纱布要持续滴加0.9%的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小鱼的正常生理活动 B . 图乙血涂片推片时,推片与载片成30°~40°角,按图示方法一次推成 C . 图丙的实验过程中,若燃烧的食物熄灭,可再次点燃继续实验 D . 图丁探究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应在唾液和淀粉溶液充分混合后再滴加稀盐酸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6分)
  • 21. 下图是消化系统的模式图,①~⑨代表各部分结构。据图回答:

    1. (1) ⑤分泌的消化液含有酶。
    2. (2) 食物中的淀粉,在(填写参与消化的消化液)的作用下,在⑦处最终消化成葡萄糖进入了血液。
    3. (3) ⑦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请写出⑦在结构上与吸收功能相适应之处(写出1点)。
    4. (4) ⑧除形成粪便外,还能吸收
  • 22. 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一些废物,这些废物会通过一定的途径排出体外。如正常人的肝细胞产生的尿素分子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回答问题:
    1. (1) 写出尿素分子随血液到达肾脏的过程:肝脏内的毛细血管→肝静脉→ →肾动脉
    2. (2) 携带尿素分子的血液在体内循环流动,动力来白于心脏。右图为处于某一生理状态时的心脏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此时心脏所处的状态是    (选填字母)。

      A . 心房收缩、动脉瓣关闭 B . 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 C . 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房室瓣打开 D . 心室舒张、动脉瓣关闭
    3. (3) 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形成原尿。进入原尿的尿素分子随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中,(选填“会”或“不会”)经过肾静脉。
  • 23. 在探究稀盐酸性质时,小乐先在试管中注入少量稀盐酸,然后再加入足量氧化铜粉末与之反应。反应前后试管中溶液的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判断,“●”表示的是(填离子符号):下列能与盐酸发生反应,且符合图示离子种类和个数比变化的是(选填序号)。

    ①铜片:②铝片:③氢氧化钠溶液:④碳酸钙粉末

  • 24. 社会发展离不开金属材料,如硬铝是制作飞机机翼的材料,其主要成分为铝、镁和铜等。现将一定量的硬铝粉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蓝色,写出导致溶液呈蓝色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此时溶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
  • 25. 如图甲,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始终保持水平的推力F的作用,其F-t和v-t的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由图可知,9~12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是J;t=4s时,推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W.

  • 26. 如图,重600N的物体在50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3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10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在此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为是J,有用功率为W,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N。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2分)
  • 27. 凝乳酶是动物体内一种催化乳汁凝固的酶。为了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可按图示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等略去)和实验方法进行研究。

    第一步:将2mL凝乳酶和2mL乳汁分别加入试管中,然后将2支试管放入同一恒温水浴中保温15分钟。

    第二步:将2mL凝乳酶注入盛有2mL乳汁的试管中,    ▲    

    小乐选择6种不同的水浴温度,进行了6组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

    组别

    水浴温度(℃)

    凝乳时间(min)

    1

    10

    不凝固

    2

    20

    7.0

    3

    30

    4.0

    4

    40

    1.5

    5

    50

    4.0

    6

    60

    不凝固

    1. (1) 写出实验方法中第二步的后续操作
    2. (2) 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3. (3) 第1组和第6组中的乳汁都不凝围,请分别说明原因
    4. (4) 在本实验基础上,如想进一步确定凝乳酶发挥最佳催化效果的温度,接下来的操作是
  • 28. 某矿石由MgO、Fe2O3、CuO和SiO2组成,用它制备氢氯化镁的流程如图所示:

    1. (1) 溶液A中所含的阳离子有(填写离子符号)。
    2. (2) 部分金属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成沉淀时溶液的pH如表所示,则反应Ⅰ中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其合理范围应为

      沉淀物

      Fe(OH)3

      Cu(OH)2

      Mg(OH)2

      开始沉淀

      1.9

      4.2

      9.1

      完全沉淀

      3.2

      6.7

      11.1

    3. (3) 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
  • 29. 过氧化钠(Na2O2)可用于纺织和造纸工业的漂白剂。其化学性质活泼,能与H2O、CO2反应(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小乐对实验室一瓶长期敞口放置的过氧化钠(Na2O2)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Na2O2、NaOH、Na2CO3;猜想Ⅱ:NaOH、Na2CO3;猜想Ⅲ:(只含1种物质)。

    【实验验证】①取少量待测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直至完全溶解;观察到(填写实验现象),证明猜想Ⅰ不成立;

    ②取少量①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有Na2CO3在;

    ③取少量②的溶液于试管中,(填写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证明有NaOH存在。

    【实验结论】结合以上实验现象,证明猜想Ⅱ成立。

  • 30. 小乐设计了一个高度可调节的斜面来探究斜面的省力情况、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她先测出小车重,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拉动小车,调节斜面倾角的大小多次实验,得到下表所示数据:

    斜面倾角

    小车重G/牛

    斜面高h/米

    斜面长S/米

    拉力F/牛

    有用功W/焦

    总功W/焦

    机械效率

    12°

    5

    0.2

    1

    2.1

    1.0

    2.1

    48%

    30°

    5

    0.5

    1

    3.6

    2.5

    3.6

    69%

    45°

    5

    0.7

    1

    4.3

    3.5

    4.3

    A

    1. (1) 表格中A处的数据应是
    2. (2) 实验过程中应沿着斜面拉动小车。
    3. (3)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1. 小乐用如图甲电路进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正常工作时的电阻约为10Ω。

    现有如下器材:电流表、电压表(只有0-3V)、开关、电压恒为6V的直流电源各一个,规格分别为“10Ω1A”、“15Ω2A”和“50Ω0.5A”的滑动变阻器各一个,以及导线若干。

    实验序号

    U/N

    I/A

    P/W

    1

    3.0

    0.32

    2

    2.5

    3

    2.0

    小乐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3.0V,于是她就记录下电流表的示数(见表格),之后再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依次测量电压表示数为2.5V和2.0V时的电流,其中当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接着小乐继续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位置时,发现小灯泡不亮,但是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有示数且不损坏。

    1. (1)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小乐所选的滑动变阻器规格是
    2. (2) 小乐的实验操作过程是否规范,为什么?
    3. (3) 上述过程中出现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可能是
  • 32. 小乐利用干燥的H2和CO混合气体,以及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1. (1) 实验一:验证H2和CO的还原性

      ①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按顺序书写字母,且每套装置限用一次):能证明: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

      ②有人质疑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不一定是CO2 , 也有可能是CO或H2;因此提出CO和H2在与氧化铜反应前应先通入澄清石灰水加以检验。小乐认为从实验操作角度分析,没有必要补充上述检验,理由是

    2. (2) 实验二:定量分析混合气体中由和CO的质量比 小乐在实验前后对B、C装置(硬质玻璃管和内部药品)进行了质量的测定,假设B、C装置中反应完全,则H2和CO的质量比为

      装置

      实验前

      实验后

      B

      100.8g

      102.6g

      C

      65.6g

      62.4g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2分)
  • 33. 如图所示为一吊运设备的简化模型图,电动机转轴可拉动滑轮组绳子自由端,使重物上升,在把质量为400kg的重物匀速竖直向上提升的过程中(g取10N/kg):

    1. (1) 若物体上升高度为10m,则整个装置做的有用功为多少?
    2. (2) 若绳子自由端拉力F为1000N,则滑轮组机械效率为多少?
    3. (3) 若电动机两端电压是220V,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为500W时,电流是2.5A,则电动机的线圈电阻是多少?
  • 34. 如图所示,在宽为BC=30cm的小方凳上与凳边平行放一轻质硬木棒,木棒左端d处悬挂物体甲,右侧悬挂物体乙,使木棒能水平静止,当把悬挂乙的细绳移至E点时,木棒恰好将顺时针转动。已知AB=20cm,则要使木棒能水平静止,悬挂乙的细绳可移动范围DE长度是多少?

  • 35. 一台电热饮水机的铭牌如表所示,“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所茶。饮水机有加热和保温两种工作状态,R1和R2均为电热丝,可在电流通过时产生热量并被水吸收,且阻值保持不变。则

    XX牌饮水机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加热档

    1100W

    保温档

    44W

    电源频率

    50Hz

    1. (1) R1的阻值为
    2. (2) 电热饮水机处于加热档时,饮水机的加热效率为90%,则将1.5L的水从23℃加热到100℃需要多长时间?[C=4.2×103J/(kg·℃)]
    3. (3) 电热饮水机处于保温档时,按保温功率正常工作,恰好可以使1.5L水温度保持在100℃.若热水热量散失快慢与温度无关而保持恒定,则加热到100℃后关闭电源,过多少时间水温会降到78℃?
  • 36. 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小乐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0.0g石灰石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实验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整个过程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石灰石中的杂质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求:

    1. (1) 产生CO2的总质量为g。
    2. (2) 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37.   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文艺演出“北京8分钟”惊艳了全世界。熊猫木偶、与人共舞的机器人、似“冰屏”的大屏幕、石墨烯发热服..…….这些新技术不仅成就了“北京8分钟”,更彰显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制造”。

    1. (1) 如左图所示是高为2.35m、质量却只有10kg的“熊猫木偶”,“熊猫木偶”是用一种特殊的铝合金管材和碳纤维条制成的,选择用铝合金作为制作材料,是因为它具有(填写2点相关性质)。
    2. (2) 如右图所示是身穿石墨烯发热服的演员。石墨烯发热服通过USB接口充电后,可让演员在-20℃的环境中工作4小时。

      ①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一层或几层碳原子构成的石墨片,是目前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从物质组成的分析,石墨烯属于(选填字母)。

      A.混合物B.单质C.有机化合物D.无机化合物

      ②石墨烯发热服是由石虽烯电热膜制成的。在环境温度为20℃时,某款石墨烯发热服的电阻为5 ,用5V电压充电,60秒内即输出电压5V可使电热服升温到40℃,则这过程中需消耗电能J.某充电宝参数如图所示,用该充电宝可以将件同款的石墨烯发热服由20℃加热到40℃。

      输出电压

      5V

      输出电流

      2000mA

      容量

      8000mAh

      ③若演员身穿保暖效果较差的服装,从室温环境进入到低温环境工作,则机体的耗氧量会有什么变化,并说明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