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七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学业测评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9-05-06 浏览次数:241 类型:月考试卷
一、<b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b>
  • 1. 古人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你认为隋朝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    )
    A . 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 . 方便了隋炀帝下江南 C . 促进了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D . 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 2. (2017·深圳模拟) 隋朝末年,有位官员欲将粮食通过大运河从余杭转运到洛阳,其先后要经过(   )

    A . 永济渠→通济渠→江南河 B . 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C . 江南河→邗沟→永济渠 D . 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 3. (2017七下·盐都月考)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    )

    A . 春秋战国 B . 魏晋南北朝 C . 辽宋夏金 D . 五代十国
  • 4. (2015七上·钦州期末) 下列能为我们深入了解与全面评价唐太宗提供丰富而有效的信息的文献是( )

    A . B . C . D .
  • 5. 我国古代主要是采取科举制选拔官员。下列最早对考生采用殿试方式的皇帝是(    )
    A . 唐太宗 B . 武则天 C . 唐玄宗 D . 明太祖
  • 6. 唐太宗统治时期,名将、名相辈出。下列属于贞观名相的是(    )
    A . 姚崇、房玄龄 B . 房玄龄、杜如晦 C . 宋璨、杜如晦 D . 姚崇、宋璨
  • 7. (2016七下·灌阳期中) 宋辽议和、宋夏议和从本质上看,反映了(  )

    A . 北宋政府腐败无能,软弱可欺 B . 宋、辽和西夏都想在三个政权并立中趋利避害 C . 历史上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和平共处、共同繁荣的主流民族关系 D . 三个政权谁都吞并不了谁
  • 8. (2016七下·红桥期中) 有四位同学对学过的隋唐史的特征进行了概括,你认为其中较为准确的是(  )

    A . 甲:中华文明的起源 B . 乙:中华民族大融合 C . 丙: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 丁:中华帝国的衰弱
  • 9. 秦朝和隋朝这两个封建王朝之间的相似之处有(    )

    ①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大统一

    ②都修筑了大型工程

    ③存在时间都很短暂

    ④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0. (2017七下·花垣月考) 唐朝由盛转衰开始于(    )

    A . 安史之乱 B . 藩镇割据 C . 宦官专权 D . 黄巢起义
  • 11. (2017七下·揭西期中) 中国被外国人称之为瓷器之国,在我国有“瓷都”之称的是(    )

    A . 南宋  哥窑 B . 北宋  景德镇 C . 唐朝  唐三彩 D . 南宋  景德镇
  • 12. “和同为一家”体现了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建立了良好的民族关系(    )
    A . 回纥 B . 南沼 C . 吐蕃 D . 靺鞨
  • 13. 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其创立者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 契丹——耶律德光 B . 金——阿骨打 C . 西夏——元昊 D . 吐蕃——松赞干布
  • 14. (2016七下·曲靖期中) 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  )

    A . 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 . 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 . 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 . 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
  • 15. 唐朝,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其灭亡的标志是(    )
    A . 安史之乱爆发 B . 安史之乱结束 C . 藩镇割据局面形成 D . 朱温建立后梁
  • 16.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 B . C . D .
  • 17. (2017七下·顺德月考) 评价历史人物要看他所做的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    )

    A . 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B . 岳飞主张抗金,被投降派杀害 C . 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D . 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 18. 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这里的“大散关”至淮水是哪两个政权的分界线?(  )

    A . 北宋与西夏 B . 北宋与辽 C . 南宋与辽 D . 南宋与金
  • 19. 下列历史人物中创造“郾城大捷”佳绩的是(    )
    A . 岳飞 B . 寇准 C . 韩世忠 D . 元昊
  • 20.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________最后完成。(    )
    A . 南宋后期 B . 北宋后期 C . 北宋前期 D . 元朝后期
二、<b >非选择题(共30分)</b>
  • 21. 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尤其是商品经济蓬勃发展。某班以“隋唐宋三朝的社会发展成就”为主体,开展探究活动。

    (一)幸福的生活:

    图一:科举考试图

    图二:宋代耕织图

    图三:《清明上河图》

    (二)多彩的风貌:

    1. (1) 图一体现了我国古代哪种选官制度?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宋代大部分官员来自科举考试,这反映了宋代什么样的国策?
    2. (2) 图二描述的是江南农民种植水稻的场面。当时种植的优良水稻是什么品种?
    3. (3) 在四川地区出现的携带方便的钱币,它的名称是什么?最早使用是在哪个朝代?这种货币在历史上有什么地位?
  • 22.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外交流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唐宋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海外贸易的发展】

    材料一:长安是整个丝绸商贸之路的起点……到唐朝时,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全世界的人们都向往着这座神奇的城市,唐朝也从容地吸取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营养。

    材料二: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经济格局的变化】

    材料二:《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丰收),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经济工具的变化】

    1. (1) 宋代有哪两个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宋政府为加强海外贸易管理,在主要港口设立了什么机构?宋代海船行驶中指示方向的工具是什么?
    2. (2)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3) 唐宋时期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依据图A,图B,图C分别写出当时生产工具名称。
  • 23.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产生了许多伟大的人物,作出了许多重要贡献。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下列历史人物的问题。

    1. (1) 图一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是谁?她在位期间采取一系列措施,为后来哪一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 (2) 图二中的历史人物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皇帝,在位时的年号是贞观,那么人们把他统治时期称为什么?图二中的人为加强汉藏友谊,远嫁吐蕃的公主是谁?
    3. (3) 为了避免“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他任用的哪个名臣被称为“镜子”?
    4. (4) 图三中的历史人物远赴天竺学习佛教,他是谁?归国后,其弟子将他的经历记录成书,这部书叫什么?
    5. (5)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图四人物的名句,他是谁?被后人称为什么?
  • 24. 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大范围的交融时期,政权并立战和交错形成了社会的独特面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规定双方为兄弟国家,宋每年向辽纳岁币,绢20万匹、银10万两。

    材料三:西夏向宋称臣,宋每岁赐西夏绢13万匹、银5万两、茶2万斤,节日再另行赏赐。

    1. (1) 材料一的这句话是谁说的?这反映出该皇帝对少数民族实行怎样的政策?
    2. (2) 材料二,三反映的分别是什么事件?
    3. (3) 材料二所述内容是一个盟约里的主要内容,请问历史上把该盟约称什么?
    4. (4) 如何看待宋与辽、西夏的“战”与“和”?
    5. (5) 结合材料,说说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对现在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