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华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 /第7章 植物和微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七章 植物和微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单...

更新时间:2019-03-09 浏览次数:303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方法中,不能避免食物变质的方法是(  )
    A . 去掉食物中的水分保存 B . 低温环境保存 C . 用塑料袋装起来保存 D . 食物经过加热,然后密封保存
  • 2. 绿豆芽是如何长出来的呢?小明特意向菜市场里卖豆芽的老伯伯咨询。老伯伯告诉他,要想得到的豆芽可不容易,需要将绿豆种子放在底部有孔的塑料桶内,上面再盖一层布。要经常向桶内浇水,但又不能将绿豆泡在水中。不浇水时应将桶盖盖好,放在温暖的地方,过不多久就会长出又长又白豆芽。据此,你猜想下列哪项不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 )
    A . 水分 B . 空气 C . 阳光 D . 适宜温度
  • 3. 将浸泡后的菜豆种子剥去种皮,并做如图的处理,在适宜种子萌发的条件下培养,其中不会发芽的是(    )
    A . B .   C . D .
  • 4. 把带芽的马铃薯块栽到土壤中,培育成新植株,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
    A . 出芽生殖 B . 营养生殖 C . 有性生殖 D . 分裂生殖
  • 5. 下图简单表示了葡萄酒的酿制过程,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在甲中进行搅拌是为了增加氧气的供给 B . 在甲中,酵母菌的能量来源将全部消耗 C . 甲与乙放出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 D . 随着制作的进行,液体的密度将渐渐变小
  • 6. (2016七上·浙江期中) 下表所列数据来源于一个有关细菌种群数量在25小时内增长的实验。图中哪个曲线最能反映左表的结果(  )

    时间

    细菌数量

    时间

    细菌数量

    0

    750

    15

    35000

    5

    9000

    20

    11000

    10

    44000

    25

    6000

    A .   B . C . D .
  • 7. 当你切开香蕉时,里面的黑点就是香蕉的种子,不过这些种子已经退化。因此人们常用地下茎上长出的芽来培育幼苗,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
    A . 有性生殖  B . 无性生殖    C . 分裂生殖 D . 孢子生殖
  • 8. 细菌和真菌与人类关系密切,在制作馒头时,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从而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膨大松软的是(    )
    A . 乳酸菌 B . 青霉菌 C . 葡萄球 D . 酵母菌
  • 9. 下了车,看到了成片的金黄色,朵朵油菜花散发着芳香。油菜花属于虫媒花,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最重要的结构是  (  )
    A . 雄蕊、雌蕊 B . 花托、花柄 C . 花萼、花瓣 D . 柱头、花柱
二、填空题
  • 10. 有的植物既可进行有性生殖,又能进行无性生殖。嫁接这种繁殖技术的关键步骤是要确保①和②两部分的紧密结合.如果将桂味荔枝的枝条嫁接到妃子笑的砧木上,那么长出的荔枝是(填序号)。

    A.桂味荔枝      B.妃子笑荔枝

    C.杂交品种      D.新的其他品种

  • 11. 如图是玉米种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填空。

    1. (1) 我们平时吃的玉米面主要来自图中①
    2. (2) 玉米个体发育的起点是种子
    3. (3) 如图中的③④⑤构成的结构是新植物体的幼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4. (4) 玉米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部分是
  • 12. 酵母菌、霉菌、食用菌属于
  • 13. 春季,人们常采用扦插的方法对柳树进行繁殖。对扦插材料的处理方法不同,将影响扦插的成活率。在处理扦插的茎段时,在茎段下方是切成水平切口,还是切成斜向切口?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哪种处理方法更容易使茎段成活。
    1. (1) 实验的变量:
    2. (2) 作出假设:
    3. (3) 实验步骤:

      ①材料准备:取20根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柳枝。按要求处理茎段叶片和茎段下方切口。

      ②分组:A组10根,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B组10根,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分别标上标签A与B。

      ③将A、B两组的茎段按要求插入土壤中,并在的环境条件下培育。

    4. (4) 观察记录:培育一段时间后,看哪组先长出新叶,并作好记录。

      实验结论:柳树扦插时,下方切成斜向切口的茎段容易成活。

      支持上述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5. (5) 扦插时,将植物的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这样处理有利于成活,其原因是:
  • 14. 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a是过程,b是过程,从生殖的类型来看,该生殖应属于生殖(选填“有性”或“无性”)。
    2. (2) 发育成果实的是[①]。将来能萌发成幼苗的结构是由[④](选填“受精卵”或“卵细胞”)发育而来。
    3. (3) 自然条件下的玉米果穗常有缺粒的现象,向日葵的籽粒常有空瘪的,如果要提高结实率以达到提高其产量的目的,你会怎么做?
  • 15. 细菌的生殖方式是生殖,酵母菌则以生殖为主。
  • 16. 观察下列三幅图,并进行解释有关现象:

    三幅图中植物有一个共同点是,这是植物对的反应。如果把这些种子随宇宙飞船载入太空中,植物的根将生长。

  • 17. 如图是玉米种子结构图,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 (1) 写出图中所注编号的结构名称。

      ; ⑦  。

    2. (2) 根据种子结构,玉米属于植物。
    3. (3) 种子萌发时,胚根发育成,胚芽发育成
  • 18. 以下是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种子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中的①是由图丁中的(选填图丁中的标号)发育而来的,而图丙中的①是由图乙中的(选填图乙中的标号)发育而来。
    2. (2) 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用油,它主要来自于图丁中的。(选填图丁中的标号)
    3. (3) 图乙中最重要的结构是。(文字说明)
  • 19. 日常生活中常看到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馒头表面很快会生出霉菌,而在冰箱低温储存室内的馒头则可以保存较长时间。以下是某科学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设计的“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影响的实验”,请你来和他们共同完成实验报告。

    ⑴提出问题:温度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

    ⑵作出假设:

    ⑶制订计划:①实验材料:2个相同的馒头、2个塑料袋、冰箱、线绳、记录纸、笔。

    ②实验步骤:将2个馒头分别装入塑料袋,用线绳扎紧袋口,一个放在温暖的地方,另一个放在冰箱里。每天观察一次,连续观察5天,并记录看到的现象。

    ⑷记录实验结果如下: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温暖潮湿

    没有发霉

    少许霉菌

    很多霉菌

    非常多霉菌

    长满了霉菌

    低温潮湿

    没有发霉

    没有发霉

    没有发霉

    没有发霉

    没有发霉

    ⑸写出实验中需要控制相同的量:(写出一个即可)。

    ⑹得出结论:

  • 20.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科学工作者将一种高产不抗倒伏的小麦与另一种低产抗倒伏的小麦进行杂交,后代中出现了下图中四种类型。选择高产抗倒伏类型进行繁殖培育,多代后就获得了稳定遗传的高产抗倒伏类型新品种。

    材料二:科学家利用航天技术,通过返回式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手段搭载普通的甜椒种子,返回地面后再进行选育,培育成果实个大、肉厚、口感好、产量高的太空椒。

    材料三:新疆棉以绒长、品质好、产量高著称于世。内地某纱厂厂长曾试图引种新疆棉在本地栽培,结果种植后性状表现与本地棉相差无几。

    1. (1) 材料一中,涉及小麦的对相对性状。杂交后代中出现了新品种,这种现象叫
    2. (2) 材料二中,通过卫星搭载能够培育出太空椒,使它的品质和产量大大提高,其根本原因是发生改变。
    3. (3) 材料三中,新疆棉引种到本地未达到某纱厂厂长期待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21. 提供西瓜种子和其他必要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探究种子萌发与光的关系。请你将此探究实验补充完整。
    1. (1) 提出问题:?
    2. (2) 作出假设:
    3. (3) 实验方案及步骤:

      ①取两个大小一样的锥形瓶,分别标记为A、B;瓶中垫数层餐巾纸,并加水使餐巾纸湿润;然后将20粒具有萌发力的西瓜种子等分为两份,一份放入A中,一份放入B中(其他条件如温度、空气等都相同且适于种子萌发)

      ②将A放在有光条件下,将B放在

      ③能保证西瓜种子充分萌发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瓶中种子萌发情况。

    4. (4) 请根据可能出现的现象得出相应的结论:

      ①A和B中的种子都萌发,说明西瓜种子萌发

      ②A中种子萌发,B中种子不萌发,说明西瓜种子萌发

      ③A中种子不萌发,B中种子萌发,说明西瓜种子萌发

  • 22. 如图表示探究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每个烧杯均放有等量的干燥种子(10粒),并提供相应环境条件。

    1. (1) 每个烧杯放入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什么?
    2. (2) C装置水较多且在水面上有油层,其作用是什么?
    3. (3) 在上述五个实验装置中,请找出一组对照实验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唯一变量是什么?
    4. (4) 如果只探究光照是否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应选择哪几个装置进行实验观察?
  • 23. 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取3个相同的无色玻璃瓶,分别贴上写有甲、乙、丙的标签,瓶底各铺上两张餐巾纸并加入适量的水;

    ②把30粒菜豆种子分别撒在甲、乙、丙瓶的餐巾纸上;

    ③将甲、乙、丙3个玻璃瓶按下表方法处理后,放在光照充足、25℃的环境中。

    一周后,记录菜豆种子的萌发情况如下:

    编号

    处理方式

    不作处理

    用黑布罩住整个玻璃瓶

    用气泵把瓶中空气抽掉,将瓶口密封

    实验结果

    种子萌发

    种子萌发

    种子不萌发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本实验所探究的实验变量有
    2. (2) 要证明“黑暗对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作为对照实验,该实验的结论是
    3. (3) 请指出步骤②中实验设计的两处不足:
  • 24.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实验作了如下改进:

    ① 准备甲、乙两个大玻璃杯,中间各放两个隔板(隔板上钻有许多小孔),装置如图所示。

    ② 甲、乙玻璃杯底部和隔板上各放20粒形态大小相似且正常的绿豆种子。

    ③ 向玻璃杯中加水,使②和⑤两处的绿豆种子接触到水。

    ④ 甲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乙装置放在冰箱中。

    ⑤ 一段时间后,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

    请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隔板钻孔的目的是:使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得到
    2. (2) 图中的②与⑤互为对照,其变量是。设置甲、乙两组装置的作用是
    3. (3) 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结果,发现只有(填标号)处的种子萌发了。
    4. (4) 此实验说明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是 。
  • 25. 土壤污染不仅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 农作物的污染、减产,而且危害人畜健康,引发癌症和其他疾病等。现在我国大多数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有许多地方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镉、铬、砷、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和接近临界值。某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方法和步骤:

    ①采集重金属污染液500mL,用蒸馏水将其逐级稀释10、102、103、104倍,获得4种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

    ②取4只相同培养皿,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垫上纱布,加入等体积的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浸润纱布。

    ③挑选籽粒饱满、大小相似的水稻种子200粒。随机均分成4组,分别均匀放入上述4只培养皿的纱布上。

    ④将4只培养皿置于25℃恒温培养箱内,每天给它们补充等量、相应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

    1. (1) 统计和分析: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水稻种子的,进行比较。
    2. (2) 预测结果:如果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实验结果应是
    3. (3) 反思与评价:

      a.在步骤③中。每只培养皿中均匀放置50粒水稻种子,而不是1粒的原因是

      b.实验方案存在缺陷。还需要增加一个实验,用与实验组相同量的蒸馏水代替金属污染液,培养水稻种子,其目的是

  • 26. 为了探究食品上滋生微生物的某些条件,将新鲜猪肉和水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冷却,取澄清的猪肉汁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等量的猪肉汁分别加入标有A、B、C的三只锥形瓶中。静置1小时,然后用脱脂棉花塞住瓶口。

    步骤二:把A锥形瓶放入电冰箱的冷藏室内,冷藏室的温度为6℃。

    步骤三:把B锥形瓶放在实验室的桌子上,此时室温是25℃。

    步骤四:把C锥形瓶加热煮沸后,放在实验室的桌子上,此时室温是25℃。

    锥形瓶

    观察结果

    A

    +

    B

    + + +

    C

    -

    步骤五:几天后,用放大镜对三只锥形瓶内的猪肉汁进行观察,结果记录在表内(观察不到微生物,用“-”表示;观察到有微生物,用“+”表示;微生物较多用“+ +”表示;微生物很多用“+ + +”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比较步骤三、四,你认为实验中的变量是     。(填选项字母)
      A . 温度 B . 水分 C . 是否有活的微生物
    2. (2) 通过A、B两只锥形瓶的实验及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 (3) 根据以上实验,请你写出一条日常生活中保存食品的方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