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07 生产与消费

更新时间:2019-02-21 浏览次数:247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18高三上·阳春月考)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增加有效供给,满足优质需求,使供给能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国家重视供给侧改革是因为(  )

    ①消费能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②消费对生产起导向作用

    ③生产能为消费创造动力

    ④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 (2018高一上·嘉兴期中) 随着人工智能等出现,“不需现金,扫码就行”,这句广告语道出了“扫码”成为时尚的一个原因,即“扫码消费”(   )

    ①体现了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②增强了消费者的信心

    ③说明消费行为源自消费心理

    ④提高了消费的便利性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③④
  • 3. (2018高一上·黑龙江期中) 任何社会都需要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

    A . 交换 B . 生产 C . 分配 D . 消费
  • 4. (2018高一上·清远期中)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房地产公司组织的各种看房团变得活跃起来,各具特色的样板房,激发了人们的购买欲望。这体现了(    )

    A . 生产决定消费对象 B .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C . 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D . 消费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 5. (2018高一上·徐州期中) 下图体现了社会再生产过程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其中的②和③分别是指(    )

    A . 分配、消费 B . 分配、交换 C . 消费、生产 D . 交换、生产
  • 6. (2018高一上·云南期中) 德国工业4.0是德国为了保持制造业在全球的领先优势实时提出的,主要是将强大的制造业与互联网相结合。提出建立弹性生产线,所谓“弹性生产线”,是指一条生产线不需要更换设备,就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随时更换各环节的关键参数,生产出有差异性的产品。建立弹性生产线的主要依据是(   )
    A .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为消费创造动力 B . 消费引导生产,对生产方向起决定作用 C . 生产决定消费,决定消费的方式和水平 D . 需求能够引导生产,对生产有调节作用
  • 7. (2018高一上·云南期中) 近年来,我国在扩大消费规模、提高消费水平、改善消费结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也存在很多制约消费扩大的障碍,因此国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提高供给水平来扩大消费,就是从生产端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这一改革思路的经济学依据是(   )

    ①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②生产能为消费创造新动力

    ③生产决定人们的消费方式

    ④消费能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8. (2018高一上·云南期中) 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方式。除了这一方式,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途径还有(   )

    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重视人才培养    ②重视科技,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③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    ④强化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取消私营经济。

    A . ②③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①②
  • 9.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需求结构升级,人们对农产品品种、品质、品位提出了更高要求,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迅猛。这表明(    )

    ①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消费引导生产拉动经济增长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0. (2018高三上·哈尔滨月考) “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一改革,缘由是(     )

    ①我国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相符合

    ②社会主要矛盾短时期内难以解决

    ③国家经济长期存在的供需失衡问题

    ④低端产品难以满足人们的高品质需求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2018高三上·连平月考) “今天,你跑步了吗?”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的改变,“跑步经济”悄然兴起,随之带来的是人们对运动手表和智能手环等科技产品的热烈追捧。材料表明(    )

    ①消费方式的变化提高了消费水平

    ②产品开发要满足消费者的求异心理

    ③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创造了动力

    ④市场需求对生产有调整和导向作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2018高三上·连平月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现象能体现我国当前主要矛盾的是(    )

    ①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企图强占我国南海诸岛

    ②许多上班族抱怨上班坐公交地铁太拥挤,乘车真难

    ③在落后地区,老百姓看病难和贵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④东突恐怖组织制造一系列恐怖活动,危害国家安全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 13. (2018高三上·茂名月考) 下表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对比情况(部分),依据下表可以推断(    )

    年份

    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

    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

    手表204只;自行车113辆;缝纫机54.3架

    手表27.8只;自行车36.2辆;缝纫机22.6架

    1989年

    冰箱36.5台;洗衣机76.2台;黑白电视55.7台;彩色电视机51.5台

    冰箱0.9台;洗衣机8.2台;黑白电视33.9台;彩色电视机3.6台

    2017年

    移动电话235部;计算机80.8台;家用汽车37.5辆

    移动电话246部;计算机29.2台;家用汽车19.3辆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

    ②我国居民消费整体呈现出从注重量的满足转向追求质的提升

    ③传统消费比重呈下行趋势,新兴消费需求爆发

    ④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4. (2018高三上·枣庄月考) 40年的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全面深化改革必然会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必将为世界的繁荣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全面深化改革(  )

    ①需要推动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相适应

    ②有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③有助于增强消费对发展的决定作用

    ④需要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相适应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5. (2018高一上·东辽期中) 近几年,华为手机一直居于国产手机销量排行榜前列。它以其清新的屏幕,超强的PC级处理器,精细的做工,强大的拍照技术等优点吸引了大批消费者。消费者对华为手机的青睐,也推动它不断升级。这说明(    )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并为消费创造动力

    ②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③新的消费需求对产品的升级换代起着导向作用

    ④消费力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6. (2018高三上·深圳期中) 新零售,即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新零售的发展(   )

    ①减少了社会再生产的环节  ②促进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
    ​③提升了消费和服务的体验  ④缓解了电商与门店的矛盾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7. (2018高二上·宁波期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的消费特点越来越突出。由女性产生的旺盛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正在催生多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她经济”成为投资新风口。这说明(    )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②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③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④新产业的成长取决于新消费热点的出现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8. (2018高一上·温州期中) 2018年3月12日杭黄铁路铺轨作业落下帷幕。乘坐杭州到黄山的高铁最快只要1.5小时,不仅比高速大巴车缩短3.5小时,而且座位舒适宽敞,必将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②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    ④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 19. (2018高一上·温州期中) 2018年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各大电商平台创新推出辣条口味、榴莲口味、芝士口味等形式多样的粽子,促使消费者竞相购买,也让生产者持续加班。这表明(   )

    ①消费与生产相互决定    ②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③生产能为消费创造动力    ④生产是消费的最终目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0. (2018高一上·温州期中) 扩大消费需求,需要深化供给侧改革,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家政、物业、医疗保健等服务业;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看,上述材料体现了(   )

    ①生产、分配、交换会影响消费    ②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物质基础

    ③分配与交换是消费的根本动力    ④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最终目的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21. (2018高一上·嘉兴期中) 人们把我国实施“菜篮子”工程的成功经验概括为,要想填满“菜篮子”,必须搞好“菜园子”,铺好“菜摊子”。这说明(   )
    A . 满足消费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 B . 生产与消费不可分割、相互影响 C . 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纽带 D . 生产与交换对于消费的影响作用
  • 22. (2018高二上·马山期中)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用户迅速增多,节日时手机短信发送量大幅减少,微信等信息的发送量却在逐年大增。这说明(   )
    A . 分配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 B . 消费能够为生产创造新的动力 C .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D .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 23. (2018高一上·黑龙江期中)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闲暇时向往寄情山水、体验农趣的田园生活。为此,休闲观光、绿色生态、科技示范、创意农业等新型农业形态蓬勃发展起来。这主要说明(    )

    A . 消费模式的变化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根本性改变 B . 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了人们的消费方式也发生变化 C . 新的消费需求对农业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 D . 消费方式的变化促进了人们消费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 24. (2018高一上·黑龙江期中)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生活增便利。这一改革的依据是(    )

    A . 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 B . 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C . 生产是消费的强大动力和最终目的 D .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和质量水平
  • 25. (2018高一上·黑龙江期中) 目前,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特别是关键技术自给率低,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这启示我们(    )

    ①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②大力实施人才强国、科教兴国战略

    ③必须通过改革,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④必须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不动摇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6. (2018高一上·清远期中) “移动支付”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过去人们出门通常带一个手提包或挎包,里面放着钱包,钱包里塞着银行卡、钞票。随着科技发展和智能手机普及,现在出门购物通过手机移动支付就能搞定,出门不带钱包成为许多普通百姓的生活常态。这一变化说明(    )

    A . 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B . 消费心理影响人的消费行为 C . 生产对消费方式起决定作用 D . 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 27. (2018·阳朔模拟)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从2012年的不到57亿件,到2016年的321.8亿件,五年来我国快递业务量连续保持了平均50%以上的增速。在快递业务量持续高增长的背景下,我国快递服务时限水平基本保持平稳上升趋势。不考虑其他因素,快递业发展产生的传导效应有(    )

    ①电子商务发展——带动快递需求增加——促进快递业发展

    ②提高生活便捷度——对快递需求增加——快递业的效益提高

    ③快递企业增加——快递业竞争加剧—— 快递业服务质量提高

    ④带动交通运输业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经济结构升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8. (2018高二下·南宁月考) 某商品的需求曲线(D)与供给曲线(S)如图所示,其中正点为供需价格平衡状态。不考虑其他因素,可推断出下列结论(    )

    ①国家为支持农业发展,可将农产品价格定在P1处

    ②当价格处于P2时,该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差额为Q2Q4

    ③当价格处于PO时,该商品生产者既不赚钱也不亏本

    ④当价格由PO向P1变化时,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增加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9. (2017高一上·邹平期末) 随着消费在拉动经济“三驾马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代表更高生活与更优生活方式的新兴科技行业正迎来更多机遇。这一事实说明(    )

    ①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

    ②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

    ③生产的发展为消费创造了动力

    ④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消费方式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30. (2017高一上·江南期中) 近日,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走私两千余只蝴蝶(死体)用于出售来牟取暴利被称为“全国最大宗走私濒危蝴蝶制品案”的案件作出一审判决,三名被告人分别以走私珍贵动物制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7年、5年。对被告者的审判是因为( )

    ①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②可以制止非法捕捉珍稀蝴蝶

    ③可以减少珍稀濒危蝴蝶的买卖

    ④消费决定生产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 31. “双十一”网购引起政府和广大消费者的关注。

    材料一:过去几年,电子商务(平台)发展造就的“光棍节”,掀起了网络消费热潮。“观十一”红火的背后,是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迁。

    材料二: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网络购物对于快递等上下游行业都有很强的带动作用,要瞄准群众多样化需求,改革创新,调动市场力量,增加有效供给,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带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推动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消费是最终的需求,是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动力。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生产是如何决定消费的。
    2. (2) 结合材料二,说明国务院常务会议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的经济学依据。
  • 32. (2018高一上·宿州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报告显示,2018年1—6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80018亿元,累计增长9.4%,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高出47.1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知识,说明消费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的依据。

  • 33. (2018高一上·清远期中) 请运用“生产和消费”的相关知识,完成下表。

    材料

    经济生活道理

    从最初的多媒体电视到后来的互联网电视,彩电智能化如今已经发展到“云”阶段,这使得消费者有了越来越多的个性化选择。

    人们对雾霾天气的担忧,推动了空气净化器行业的迅速发展,很多家电企业纷纷开通空气净化器生产线。

    某公司研制生产的品牌手机,支持4G数据网络,网络访问速度快,视频对话更加流畅清晰,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感受。

    “全面二孩”政策掀起了新一轮生育高峰,各地对月嫂需求量大增,月嫂收入飙升,也进一步催热了眼下的月嫂服务业。

  • 34. (2018高三上·黄陵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借助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多视角、全方位挖掘数据,梳理、分析相关信息,为生产生活服务。

    大数据推动了全民化的消费升级。借助大数据,人们可以追求更好的购物体验,获得更好的产品,这成就了电商的发展;电商的成功又给了传统厂商新的希望,也使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体验和服务。

    全民化消费升级对企业在供给侧进行转型升级产生倒逼效应。依托大数据进行技术创新和优化管理,整合各种资源,开发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拓宽新的市场,成为电商和传统厂商的自觉选择。2017年以来,农业银行联手百度、建设银行与阿里巴巴开展战略合作、工商银行与京东启动全面合作、腾讯携手中国银行……电商的数据、渠道优势与银行的资金、管理优势得到整合。

    结合材料并运用供给与消费的相关知识,说明全民化的消费升级是如何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

  • 35. (2018高二下·黑龙江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微信”,堪称中国当今最火热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我们生活的周围已经无处不是微信的印记。然而2011年微信1.0版推出时几乎没有收到市场的任何反响,团队一度失去信心。后因发现人们对微对话的需求,研发团队增加了语音聊天功能,用户猛然间出现井喷;随后相继推出了摇一摇、附近的人、朋友圈等功能。“朋友圈”的出现,微信使用人数以万计增长,带动了微信公众号的上线、微商的活跃和微信红包的创意。微信支付更是让腾讯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最重要的在线支付服务商,涉及信用卡还款、手机充值、生活缴费、城市服务等多个领域,方便快捷,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毫不夸张地说,微信创造了另外一个腾讯。

    结合材料,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知识,分析“微信创造了另外一个腾讯”的经济学依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