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

更新时间:2017-03-20 浏览次数:693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单选题</b><b ></b>
  • 1. 下列反应与Br2+SO2+2H2O═2HBr+H2SO4相比较,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作用与其相同的是(   )
    A . CO+H2O═CO2+H2 B . 4Fe(OH)2+O2+2H2O═4Fe(OH)3 C . 2F2+2H2O═4HF+O2 D . 2Al+2NaOH+2H2O═2NaAlO2+3H2
  • 2. 对于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达到化学平衡时,4v(O2)=5v(NO) B .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同时消耗x mol NH3 ,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缩小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 D . 在恒容容器中,若混合气体密度不再改变,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 3. 为提纯如表物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

    被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乙酸乙酯(乙醇)

    乙酸

    加热回流

    B

    乙烷(乙烯)

    酸性KMnO4

    洗气

    C

    乙醇(乙酸)

    新制氧化钙

    蒸馏

    D

    苯(溴)

    碘化钾溶液

    分液

    A . A   B . B   C . C   D . D
  • 4. 一定条件下,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为1:2的是(   )
    A . 3NO2+H2O═2HNO3+NO B . I2+2NaClO3═2NaIO3+Cl2 C . SiO2+3C═SiC+2CO↑ D .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 5. 下列关于NH4+、NH3、NH2三种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三种微粒所含有的电子数相等 B . 三种微粒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 C . 三种微粒的空间构型相同 D . 键角大小关系:NH4+>NH3>NH2
  • 6. 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滴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若加入乙醇将析出深蓝色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Cu2+的浓度不变 B . 在[Cu(NH34]2+离子中,Cu2+提供空轨道,NH3提供孤对电子 C . 沉淀溶解后将生成深蓝色的正四面体形的配离子[Cu(NH34]2+ D . 加入极性较小的溶剂乙醇后,将析出[Cu(H2O)4]SO4•H2O晶体
  • 7. 丙烯酸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下列关于丙烯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丙烯酸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B . 丙烯酸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C . 丙烯酸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 丙烯酸与HBr发生加成反应只能得到唯一产物
  • 8. 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 v(A)=0.15 mol•L﹣1•min﹣1 B . v(B)=0.01 mol•L﹣1•s﹣1 C . v(C)=0.40 mol•L﹣1•min﹣1 D . v(D)=0.45 mol•L﹣1•min﹣1
  • 9. (2017高二上·宁城期末) 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Zn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 . 电子的流向为Zn→电流表→Cu C . SO42由乙池通过离子交换膜向甲池移动 D .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明显增加
  • 10. 如图是一个石墨作电极,电解稀的Na2SO4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一滴石蕊溶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 B . 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C . 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呈蓝色 D . 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同一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解呈中性
  • 11. 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2(g)+H2(g)⇌CO(g)+H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物质

    物质的量

    实验

    CO2

    H2

    CO

    H2O

    a mol

    a mol

    0mol

    0mol

    2a mol

    a mol

    0mol

    0mol

    0mol

    0mol

    a mol

    a mol

    a mol

    0mol

    a mol

    a mol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CO)的大小顺序是(   )

    A . 乙=丁>丙=甲 B . 乙>丁>甲>丙 C . 丁>乙>丙=甲 D . 丁>丙>乙>甲
  • 12. 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H2S生成S是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IO3→I2; Fe3+→Fe2+; SO2→S;MnO4→Mn2+ . 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H2S,得到S最多的是(   )

    A . IO3 B . Fe3+ C . SO2 D . MnO4
  • 13. 分子式为C5H10O3并能使新制Cu(OH)2悬浊液溶解,继续加热会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
    A . 3种 B . 4种 C . 5种 D . 6种
  • 14. 电渗析法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膜进行海水淡化的方法,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阳极可发生电极反应:2Cl﹣2e═Cl2 B . 阴极附近溶液的pH减小 C . a膜为阴离子交换膜,b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D . I,II分别是淡水、浓海水出口
  • 15. 固体碘化铵置于密闭容器中,加热至一定温度后恒温,容器中发生反应:①NH4I(s)⇌NH3(g)+HI(g)  ②2HI(g)⇌H2(g)+I2(g),测得平衡时c(I2)=0.5mol/L,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20mol2/L2 , 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 平衡时c(NH3)=5mol/L B . 平衡时HI分解率为20% C .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不可以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D . 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NH4I的物质的量增加,I2的物质的量不变
  • 16. COCl2的分解反应为COCl2(g)⇌Cl2(g)+CO(g).将一定量COCl2(g)和Cl2(g)放入一密闭容器中,2min时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量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1min时以CO表示的逆反应速率小于3min时以CO表示的正反应速率 B . 若在6min时改变的条件为升高温度,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增大 C . 12min时改变的条件可为减小CO的浓度,16min时改变的条件可为增大反应容器的体积 D . 以CO表示在4~5min、10~11min和12~13min时平均反应速率为v(4~5)<v(10~11)<v(12~13)
二、<b >非选择题</b><b ></b>
  • 17. 某化学小组以环己醇 制备环己烯:已知

     

    密度(g/cm3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环已醇

    0.96

    25

    161

    能溶于水

    1. (1) 制备粗品将12.5mL环已醇加入试管A中,再加入 1mL,浓硫酸,摇匀后放入碎瓷片,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

      ①写出环已醇制备环己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导管B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

      ③试管C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

    2. (2) 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已醇和少量酸性杂成等.需要提纯.

      ①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水在层(填上或下).分液后用(填入编号)洗涤.

      a.KMnO4溶液   b.稀 H2SO4  c.Na2CO3溶液

      ②再将环己烯热馏,蒸馏时要加入生石灰,目的是

      ③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左右.

    3. (3) 以下区分环己烯精品和粗品的方法,合理的是

      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用金属钠   c.溴水.

  • 18. 新的研究表明二甲醚(DME)是符合中国能源结构特点的优良车用替代燃料.二甲醚催化重整制氢气的反应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反应(以下数据为200℃、1.01×105Pa测定):

    ①CH3OCH3(g)+H2O(g)═2CH3OH(g)△H=+a kJ•mol﹣1

    ②CH3OH(g)+H2O(g)═CO2(g)+3H2(g)△H=+b kJ•mol﹣1

    ③CO(g)+H2O(g)═CO2(g)+H2(g)△H=﹣c kJ•mol﹣1

    ④CH3OH(g)═CO(g)+2H2(g)△H=+d 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用二甲醚制H2同时全部转化为CO2时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 (2) 写出反应③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若温度升高,此反应的K值将(增大、减小或不变).
    3. (3) 在200℃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甲醇如④式建立平衡,以下可以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为

      A.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C.CO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D.CO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1:2不变

    4. (4) 工业生产中测得不同温度下各组分体积分数及二甲醚转化率的关系分别如图1、图2所示.

      ①你认为工业生产中控制的最佳温度为

      A.250~300℃B.300~350℃C.350~400℃D.400~450℃

      ②在温度达到400℃以后,二甲醚与CO2以几乎相同的变化趋势降低,而CO、H2的体积分数也以几乎相同的变化趋势升高,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可能的原因

    5. (5) 某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②,200℃时达平衡.下述条件改变时,请在图3中补充画出CO2的百分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t1时刻升温,在t1与t2之间某时刻达到平衡;t2时刻添加催化剂.

  • 19. 实验室从含碘废液(除H2O外,含有CCl4、I2、I等)中回收碘,其实验过程如图1:

    1. (1) 向含碘废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2SO3溶液,将废液中的I2还原为I , 其离子方程式为该操作将I2还原为I的目的是
    2. (2) 操作X的名称为
    3. (3) 氧化时,在三颈瓶中将含I的水溶液用盐酸调至pH约为2,缓慢通入Cl2 , 在400C左右反应(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实验控制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的原因是;锥形瓶里盛放溶液作用的为
    4. (4) 已知:5SO32+2IO3+2H+═I2+5SO42+H2O

      某含碘废水(pH约为8)中一定存在I2 , 可能存在I、IO3中的一种或两种.请补充完整检验含碘废水中是否含有I、IO3的实验方案:取适量含碘废水用CCl4多次萃取、分液,直到水层用淀粉溶液检验不出碘单质存在;证明废水中含有I的方法是;证明废水中含有IO3的方法是.(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淀粉溶液、FeCl3溶液、Na2SO3溶液)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