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第4节 物质的比热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4.4 物质的...

更新时间:2018-10-31 浏览次数:31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题
  • 1. 关于比热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 ℃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B .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 ℃所放出的热量,也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C . 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比热也越大,比热与热量有关 D . 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它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 2. 水的比热较大,人们往往利用它的这一特性为生活、生产服务,下列事例中与它的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
    A . 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 B . 在较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 C . 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 D . 冬季,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
  • 3. 在比较两种不同液体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升高快慢的实验中,需要控制一些变量,下列各控制内容,有必要的是(  )
    A . 加热时所用酒精灯里装有的酒精量必须相等 B . 盛放液体的容器要相同,两种液体的质量要相等 C . 两种液体的体积要完全相等 D . 两种液体的初温一定要相同
  • 4. 根据比热容的概念,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20 ℃的水比80 ℃的水的比热容大 B . 一杯水的比热容比半杯水的比热容大 C . 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D . 玻璃被打成碎片后比热容不变
  • 5. 汽车发动机通常都用水来冷却,是利用水比其他液体的大,同样的条件下在发动机周围循环所能带走的热量比较
  • 6. 在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小,这是因为水与干沙土相比较大。
二、中档题
  • 7. 一瓶酒精,倒出一半后,则剩余的酒精 (  )
    A . 质量变为原来的1/2,密度变为原来的1/2,比热变为原来的1/2 B . 质量变为原来的1/2,密度不变,比热变为原来的2倍 C . 质量,密度,比热都不变化 D . 质量变为原来的1/2,密度、比热都不变
  • 8. 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放出了相等的热量,则(   )
    A . 铜块的末温高 B . 铁块的末温高 C . 铜块的温度降低得多 D . 铁块的温度降低得多
  • 9. 甲、乙两物体,质量和初温都相同。把甲放在一杯冷水中,搅拌后,水的温度升高了5 ℃,将甲取出,再把乙放进去(假设没有热损失)搅拌后,水的温度又升高了5 ℃。由此可知(  )
    A . 甲的比热大 B . 乙的比热大 C . 两者的比热一样大 D . 无法比较两者的比热
  • 10. 现有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铝块、铜块,其中铝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相互接触,热量从传给
  • 11. 把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两个金属球甲和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然后分别投入两杯初温相同、质量也相同的冷水中,最后发现投入乙球的杯内水温较高,那么可以断定金属甲的比热(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金属乙的比热。
  • 12. 把质量和底面积相同的钛块、铬块和锡块放到沸水中煮足够长的时间,使它们具有相同的,然后把它们从左至右放置于同一冰块上,它们放出热量使冰块熔化,最终三个金属块在冰块上陷入的深度依次减小,如图所示,则这三个金属块中比热容最大的是


  • 13. 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将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并测出煤油和水的初温,然后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加热时间/分钟

    0

    2

    4

    6

    8

    温度/℃

    煤油

    20

    25

    29

    34

    38

    20

    22

    24

    26

    28

       

    1. (1) 实验中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可以认为相同时间内水和煤油相同。
    2. (2) 由记录表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升温较快的是;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吸收的热量较多。由此得出物质的吸热能力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 14. 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加热时间/分钟

    0

    1

    2

    3

    4

    甲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乙的温度/℃

    10

    18

    26

    34

    42

    1. (1) 实验中应量取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2. (2) 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从开始加热到42 ℃,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Q
    3. (3)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三、拓展题
  • 15. 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

    1. (1) 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填“A”或“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
    2. (2) 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得出结论。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
    3. (3) 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答出一个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