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四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9-02-19 浏览次数:24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溶液中导电性最强的是(   )
    A . 1L0.1mol/L醋酸    B . 0.1L 0.1mol/L H2SO4溶液 C . 0.5L 0.1mol/L盐酸    D . 2L 0.1mol/L H2SO3溶液
  • 2. 100℃时,Kw=1×10-12 , 对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pH=6显弱酸性 B . c(H+)=10-6 mol/L,溶液为中性 C . Kw是常温时的10-2倍    D . 常温下,pH=6的溶液为中性
  • 3. 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中,不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A . NH4++H2O NH3·H2O+H+ B . HSO3-+H2O H2SO3+OH- C . HCO3-+H2O H3O++CO32- D . AlO2-+2H2O Al(OH)3+OH-
  • 4. 醋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A . 0.1mol/L醋酸溶液的c(H+)约为1×10-3mol/L B . 醋酸能与水以任何比例互溶 C . 10mL 1mol/L醋酸恰好与10mL 1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 D . 醋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溶液的弱
  • 5. 在常温下,纯水中存在电离平衡:H2O H+OH , 如要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并使c(H)增大,应加入的物质是(  )
    A . NaHSO4    B . KAl(SO4)2    C . NaHCO3    D . CH3COONa
  • 6.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2B(g)+C(g),将2 mol A通入2 L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甲中,若维持容器内温度不变,5 min末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0.8 mol。用C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
    A . 0.24 mol/(L·min)    B . 0.12 mol/(L·min) C . 0.08 mol/(L·min)    D . 0.06 mol/(L·min)
  • 7.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OH-)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NaHCO3    ②NaHSO4  ③Na2SO4  ④Na2CO3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③①②    C . ④①③②    D . ①④③②
  • 8. 在0.1mol·L1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 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 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 加入少量0.1mol·L1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 D . 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9. (2020·北京模拟) 常温下,关于pH=2的盐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溶液中c(H+)=1.0×10-2mol·L-1 B . 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10-12mol·L-1 C . 加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4 D . 加入等体积pH=12的氨水,溶液呈中性
  • 10. 下图表示某可逆反应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反应过程和能量的对应关系。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 . a与b相比,a的反应速率更快 C . a与b相比,反应的平衡常数一定不同 D .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 11. 把0.05 mol 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下列100 mL溶液中,导电能力变化较大的是 (  )
    A . 0.5 mol/L MgSO4溶液    B . 0.5 mol/L盐酸 C . 0.5 mol/L的CH3COOH溶液    D . 0.5 mol/L NH4Cl溶液
  • 12. 如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 2Z反应影响的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 . X、Y、Z均为气态 C . X和Y中只有一种是气态,Z为气态    D . 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的△H>0
  • 13. 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A(g)+3B(g) 2C(g) △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图I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乙的压强较高

    ②图II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

    ③图II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

    ④图III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4. 已知反应2CH3OH(g) CH3OCH3(g)+H2O(g)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 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物质

    CH3OH

    CH3OCH3

    H2O

    浓度/(mol·L-1

    0.44

    0.6

    0.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此时刻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B . 若起始时加入2a mol CH3OH,则达到平衡时CH3OH的转化率增大 C . 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则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D . a=1.64
  • 15. 可逆反应2SO2(g)+O2(g) 2SO3(g)从正方向开始,并达到了平衡,此时S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若采取某种措施,导致SO2和O2又消耗了一些,并再次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新平衡体系中,SO2和O2物质的量之比仍为2∶1 B .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原因是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C . 新平衡体系与旧平衡体系比较,SO3的浓度肯定增大 D . 若采取的措施是缩小容器的容积,则新旧平衡中SO2和O2的转化率之比都是1∶1
  • 16. 某温度下,某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CO(g)+H2O(g) H2(g)+CO2(g)  △H>0。当反应达平衡时,测得容器中各物质均为n mol,欲使H2的平衡浓度增大一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可以采用的是
    A . 升高温度    B . 再加入2n mol H2 C . 再加入n mol CO和n mol H2O    D . 再加入2n mol CO2和2n mol H2
  • 17. 在pH相同,体积相等的盐酸A和醋酸溶液B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若反应停止后,有一份溶液中锌有剩余,则符合题意的判断是(   )

    ①生成等量H2时反应所需时间B>A    ②开始时反应速度A>B

    ③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B>A    ④整个反应阶段平均速度B>A

    ⑤盐酸中锌有剩余    ⑥醋酸溶液中锌有剩余

    ⑦盐酸中放氢气多    ⑧醋酸溶液中放氢气多

    A . ③④⑤⑧    B . ①③⑥⑦    C . ①②③⑥    D . ②③④⑤
  • 18. 常温下,甲、乙两杯醋酸稀溶液,甲的pH=a,乙的pH=a+1,对下列叙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中水电离出来的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乙中水电离出来的H+的物质的量浓度的10倍 B . 物质的量浓度c(甲)>10c(乙) C . 中和等物质的量的NaOH溶液需甲、乙两杯醋酸溶液的体积,V(甲)=10V(乙) D . 甲中的c(OH-)为乙中的c(OH-)的10倍
  • 19. 同温度、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NH4Cl溶液和(NH42SO4溶液,NH4Cl溶液的pH小 B . 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Na2CO3溶液的pH大 C . NH4Cl溶液和NH4HSO4溶液,c(NH4+)相同 D . NH4Cl溶液和(NH42SO4溶液,c(NH4+)之比为1/2
  • 20. 常温下,①pH=2的CH3COOH溶液;②pH=2的HCl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相同条件下,有关上述溶液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 水电离出的c(H+):①=②=③=④ B . 将②、③溶液混合后,pH=7,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③ C . 等体积的①、②、④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④最大 D . 向溶液中加入100mL水后,溶液的pH:③>④>①>②
  • 21. 常温下下列是几种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CH3COOH

    H2S

    HClO

    1.8×10-5

    K1=1.3×10-7

    K2=7.1×10-15

    4.69×10-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NaClO、CH3COONa溶液,pH最大的是NaClO溶液 B . 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2S、HClO、CH3COOH溶液,酸性最强的是CH3COOH C . 同物质的量浓度的S2-、HS-、ClO-、CH3COO-结合H+能力最强的是ClO- D . CH3COOH溶液与Na2S溶液不能反应生成NaHS
  • 22. 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 I3(aq),某I2、KI混合溶液中,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 I2(aq)+I(aq) I3(aq)△H>0 B . 若温度为T1、T2 , 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 , 则K2>K1 C . 若T1时,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υ正>υ逆 D . 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b时I2的转化率更高
二、填空题
  • 23. 通常状况下,下列物质中①硫酸钡 ②醋酸 ③氯化氢 ④三氧化硫 ⑤氯气 ⑥碳酸钠 ⑦铜 ⑧硫酸溶液 ⑨氢氧化钾 ⑩乙醇(下列各空填序号)
    1. (1) 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2. (2) 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3. (3) 能导电的是:
    4. (4)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5. (5)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达)。
  • 24. 在2HI(g) H2(g)+I2(g)中,三种分子化学键断裂时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其他条件相同,1 mol HI在不同温度分解达平衡时,测得体系中I2物质的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1. (1) 比较2ab+c(填“<”、“>”或“=”),理由是
    2. (2) 某温度下该反应平衡常数为1/64,达平衡时,1 mol HI分解的转化率为
    3. (3) 若利用此反应制备I2 , 则提高HI转化率的措施是(填字母序号)。

      a. 移走I2        

      b. 加压        

      c 升温        

      d. 增大HI浓度

  • 25. 常温下,关于下列两个反应:

    a、0.1 mol/L 醋酸溶液:CH3COOH CH3COO-+H+

    b、0.1 mol/L 醋酸钠溶液:CH3COO-+H2O CH3COOH+OH-

    1. (1) 两式到达平衡后,加入一定量的水后,平衡向右移动的是,溶液的pH增大的是
    2. (2) 向b反应中加入少量的醋酸钠固体,溶液的pH将,若加入同浓度的醋酸钠溶液,溶液的pH将(填“增大”、“减小”、“不变”)。
    3. (3) 若向a反应中加入少量的醋酸钠固体,溶液的pH将,电离程度将,溶液的导电性将(填“增大”、“减小”、“不变”)
  • 26. 硫酸是重要的化工材料,二氧化硫生成三氧化硫是工业制硫酸的重要反应之一。
    1. (1) 将0.050 mol SO2和0.030 mol O2放入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 2SO3(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c(SO3)=0.040 mol/L。

      ①从平衡角度分析采用过量O2的目的是

      ②计算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③已知:K(300℃)>K(350℃),该反应是热反应。若反应温度升高,SO2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 (2) 某温度下,SO2的平衡转化率( )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1所示。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K(B)(填“>”、“<”或“=”,下同)。
    3. (3) 如图2所示,保持温度不变,将2 mol SO2和1 mol O2加入甲容器中,将4 mol SO3加入乙容器中,隔板K不能移动。此时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

      ①若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甲乙。

      ②若保持乙中压强不变,向甲、乙容器中通入等质量的氦气,达到新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甲乙。

  • 27.                     
    1. (1) I. 常温下,将3种一元酸分别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数据如下:

      组别

      c(一元酸)或c(H+

      c(NaOH)/mol/L

      混合溶液的pH

      c(H+)=0.1 mol/L的HX酸

      0.1

      pH=a

      c(HY)=0.1mol/L

      0.1

      pH=7

      c(HZ)=0.1 mol/L

      0.1

      pH=9

      ①甲组实验中HX为弱酸,a7(填“<”,“=”或“>”)。

      ②乙组实验中HY溶液的pH=

      ③丙组实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所得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mol/L。

    2. (2) II. 将0.1 mol·L-1 NaOH溶液分别滴入体积均为20 mL、浓度均为0.1 mol·L-1 HCl溶液和HA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变化如图:

      ①HA为酸(填“强”或“弱”)。

      ②N点pH>7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M点c(HA)-

      b. M点c(Na+)>c(OH-

      c. P点c(Cl-)=0.05 mol·L-1

      ④NaA与NaOH等浓度等体积混合时,溶液中c(A-c(OH-)(填“<”,“=”或“>”)

  • 28. 发展洁净煤技术、利用CO2制备清洁能源等都是实现减碳排放的重要途径。
    1. (1) 将煤转化成水煤气的反应:C(s)+H2O(g) CO(g)+H2(g)可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若在上述反应体系中增大H2的浓度(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此反应的△H(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 (2) CO2制备甲醇:CO2(g)+3H2(g) CH3OH(g)+H2O(g)△H=-49.0 kJ·mol-1 , 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 , 测得CO2(g)和CH3OH(g)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是

      ②0~9 min时间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③在相同条件下,密闭容器的体积缩小至0.5 L时,此反应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Q)可能是(填字母序号)kJ。

      a. 0<Q<29.5            

      b. 29.5<Q<36.75

      c. 36.75<Q<49          

      d. 49<Q<98

      ④在一定条件下,体系中CO2的平衡转化率( )与L和X的关系如图所示,L和X分别表示温度或压强。

      i. X表示的物理量是

      ii. 判断L1与L2的大小关系:L1L2(填“<”,“=”或“>”),并简述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