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1章 电与磁 /第2节 电生磁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1章电与磁第1-5节强化训练基础强化

更新时间:2017-02-21 浏览次数:1246 类型:单元试卷
一、<b >选择题</b>
  • 1. 冰箱的密封性很好,是因为它的门能关得很紧密.仔细观察冰箱的门,发现里面有一层橡胶门封条,拿一根缝衣针靠近门封条,会被它吸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橡胶门封条具有黏性,能把门粘在箱体上 B . 橡胶门封条具有弹性,能把门压在箱体上 C . 橡胶门封条具有磁性,能把门吸在箱体上 D . 橡胶门封条具有柔韧性,能被大气压在箱体上
  • 2. 小明在做“研究磁铁的磁场”实验时,不慎将铁屑撒在实验桌上.为了收集铁屑,小明想用磁铁去直接吸引铁屑,同组的小波建议用塑料袋或白纸包裹磁铁后再去吸引铁屑.比较这两种方法,你认为(  )

    A . 小明的方法可行,小波的方法不可行 B . 小明和小波的方法都可行,但小明的方法好些 C . 小波的方法可行,小明的方法不可行 D . 小明和小波的方法都可行,但小波的方法好些
  • 3. 要测定一段导线中是否有直流电流通过,手边只有下到器材,其中最可用的是(  )

    A . 手电筒和棉线 B . 被磁化的缝衣针和细棉线 C . 小球和细棉线 D . 铁棒和棉线
  • 4.

    两根完全相同的铁块A和B,如图甲所示放置时,B被吸住掉不下来;如图乙所示放置时,A不能被吸住而掉下来,此现象说明(  )


    A . A,B都是磁体 B . A,B都不是磁体 C . A是磁体,B不是磁体 D . A不是磁体,B是磁体
  • 5.

    甲、乙两个磁极附近有一个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涂黑的为N极),那么(  )

    A . 甲、乙都是N极 B . 甲、乙都是S极 C . 甲是N极,乙是S极 D . 甲是S极,乙是N极
  • 6.

    如图所示为蹄形磁体周围的磁感线分布图,在a、b、c、d四点中,磁场最强的是(  )

    A . a点 B . b点 C . c点 D . d点
  • 7. 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在它的周围存在磁场.水平放置、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放置在地球表面赤道上,静止时小磁针的S极一定指向(  )

    A . 地球的北极 B . 地磁的北极 C . 地球的南极 D . 地磁的南极
  • 8. (2017·浙江模拟)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这是模拟奥斯特实验的一个场景 B . 图示实验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C . 将电池正负极对调后,重新闭合电路,小磁针偏转方向改变 D . 将图中导线断开,小磁针N极将指向地磁的北极
  • 9.

    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不发生偏转 B . 通电螺线管右端为N极 C . 在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铜棒后磁性增强 D . 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蹄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 10.

    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分布”的实验中,开关断开时小磁针甲、乙的指向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时,通电螺线管有磁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磁针甲偏转,小磁针乙不偏转    B . 小磁针乙偏转,小磁针甲不偏转 C . 小磁针甲、乙均偏转        D . 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右向左滑动时,通电螺线管和磁性逐渐增强
  • 11. 电动自行车因其方便、快捷深受人们的喜爱,其核心部件是电动机.以下各图中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 B . C . D .
  • 12.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电流表的内部结构图,处在磁场中的线圈有电流通过时,线圈会带动指针一起偏转。线圈中电流越大,指针偏转角度就越大。关于该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电流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B . 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 . 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指针的偏转方向不会改变 D . 线圈中电流越大,其所受磁场力就越大
  • 13.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做了一个小小直流电动机模型.同学们围着观看线圈的持续转动,一起分享着他的成果.同时其他没有做成功的同学提出了以下不同想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绕制线圈时,如果没有漆包线,可以用普通的铜导线代替 B . 线圈两端(作为转轴)的漆皮应全部刮去,这样才可持续转动 C . 线圈两端(作为转轴)的漆皮在同一侧刮去半周,这样才可持续转动 D . 此电动机模型是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制成的
  • 14.

    如图是探究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实验装置,磁体和铜棒均水平放置,闭合开关,当铜棒水平向右运动时,小量程电流表G的指针向右偏转,为使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 . 使铜棒竖直向下运动 B . 使铜棒竖直向上运动 C . 将磁体的N,S极对调,仍使铜棒水平向右运动 D . 保持铜棒静止不动,使磁体水平向左运动
  • 15.

    POS机的刷卡位置由一个绕有线圈的小铁环制成的检测头如图所示),在使用时,将带有磁条的信用卡在POS机指定位置刷一下,检测头的线圈中就会产生变化的电流,POS机便可读出磁条上的信息.如图中实验现象与POS机读出信息原理相同的是(  )


    A . 甲图中导线接触电源时,小磁针偏转 B . 乙图中闭合开关,铁钉吸引大头针 C . 丙图中闭合开关,导体ab水平运动 D . 丁图中导体ab向右运动,电流表指针偏转
二、<b >填空题</b>
  • 16.

    桌面上放有一定量的铁屑,现将两根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A的N极和磁铁B的S极如甲图所示放置在靠近铁屑的上方,吸附一定量的铁屑.若将吸附有铁屑的两极靠在一起,则吸附在连接处的铁屑会(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如乙图所示,将一根长度略大于两磁铁间距的软铁棒,轻轻搁在两磁铁上,则被吸附的铁屑会(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 17.

    如图所示,A.B均为外形相同可能有磁性的钢棒,现将A挂在弹簧秤上,在B的上方从左端向右端匀速移动,若弹簧秤的示数始终不变,则棒肯定无磁性;若弹簧秤的示数显示先由大变小,然后是由小变大,则肯定有磁性。


  • 18.

    如图所示的是用来描绘某一磁体周围磁场的部分磁感线,由磁感线的分布特点可知,b点的磁场比a点的磁场(选填“强”或“弱”);若在b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S极指向处(选填“P”或“Q”)。

  • 19.

    指南针之所以能指南北是因为受到 的作用.科考人员把一条形磁铁带到地球某极地后,用细绳悬挂,其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情景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所在位置为地理 (选填“南”或“北”)极.

  • 20.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螺线管的左侧,则螺线管的左端是极(选填“N”或“S”),电源的左端是极。(选填“正”或“负”)


  • 21.

    下水井盖的丢失给人们出行带来了安全隐患.为提示路人注意安全,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路中利用一元硬币代替铁质井盖.当井盖丢失时,灯泡发光报警,当电磁铁的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继电器的动触点与(填“上”或“下”)静触点接触,电磁铁的上端是极。


  • 22.

    如图所示是一款智能玩具,玩具由圆柱形机身和两个轮子组成,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蓝牙对它进行控制,并完成前进、转弯、翻滚、跳跃等动作,其内部结构中有一个电动机,电动机是利用的原理制成的,若想让玩具车的两个轮子转动的更快,请你说出合理的做法(写出一种即可)

  • 23.

    线圈abcd转动过程中经过图甲、乙位置时,导线a b所受磁场力的方向(选填“相同”“相反”),原因是

  • 24.

    如图所示,是一种利用健身球设计的充电器,当人们在转动球的时候就可以给电池充电,这时健身球里面的装置相当于(选填“电动机”或“发电机”).它工作时的原理是


  • 25.

    课外兴趣小组自制了一个“温度自动报警器”(原理如图所示).使用时发现电磁铁磁性不够强,改进的办法有(只需填出一种).要使图中电磁铁通电时左端为N极,a点应接电源的极。

三、<b >实验探究题</b>
  • 26.

    磁铁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磁性物质的性质,某小组探究磁体对回形针的吸引力的大小与放入它们之间物体的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他们选择厚度、面积相同,材料不同的物体,放入磁场的同一位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吸引回形针的数量来判断磁体对回形针吸引力的大小,所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物体材料

    铁板

    镍板

    塑料板

    铝板

    玻璃板

    回形针数量/个

    2

    2

    4

    4

    4

    1. (1) 根据实验现象可初步判断:有关。

    2. (2) 有人用铁皮套保护磁卡使之免受外界磁场影响.根据本实验结果,请您对此做出评价,并简要说明理由:

  • 27.

    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小明制成简易电磁铁甲、乙,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 (1)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磁铁甲、乙吸引大头针的个数(填“增加”或“减少”),说明电流越 (填“大”或“小”),电磁铁磁性越强.

    2. (2) 根据图示的情境可知,(填“甲”或“乙”)的磁性强,说明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磁性越强.

    3. (3) 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下端分散的原因是

  • 28. 在学习了电和磁的知识后.小杰在家里饶有兴趣地做起了小实验.他找了一枚缝衣针.在“吸铁石”上擦了几下,然后用一根细软的棉线将缝表针悬挂起来井保持水平,结果发现静止后针尖总是指向南方,这说明缝衣针已经被磁化成了一枚小磁针.

    为验证奥斯特实验,小杰把通电的台灯(60W)导线移到缝衣针的下方,并靠近缝衣针平行放置.结果发现缝衣针并未发生偏转.带着疑问,小杰在科学课堂上与大家展开讨论。结果出现了两种不同观点.这时.老师让小杰用两节干电池(3V)和一段电阻丝(15Ω)重新做这个实验.结果缝表针发生了偏转。

    1. (1) 磁化后,这枚缝衣针的针尖是极。(填“S”或“N”)

    2. (2) 在课堂实验中,电阻丝中通过的电流大小为安。

    3. (3) 下面是同学们在课堂讨论中形成的两种观点,通过小杰的课堂实验可以否定的是        (填“A”或“B”)

      A . 台灯线内有两根导线,且电流方向相反,产生的磁性相互抵消 B . 台灯线内电流太小,产生的磁场太弱,不足以让小磁针偏转
  • 29.

    在学习了“怎样产生感应电流”后,小浩同学在课下自己又试着重新进行了实验,仔细体会其中的细节。


    1. (1) 如图甲所示,小浩首先将检查过的实验器材连接好,确认连接无误后,让金属棒水平切割磁感线,实验中却几乎看不出电流表指针偏转.你认为看不出电流表指针偏转的原因可能是

    2. (2) 如图乙所示,另一组的小森采用了课本的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让金属棒在磁场中水平左右切割磁感线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的摆动方向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于是,意识到感应电流的发生了变化.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方法能让灵敏电流计的指针的摆动方向发生变化。具体的方法是

    3. (3) 其他组的同学在实验中还发现灵敏电流计指针摆动的角度大小也发生变化,于是想研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森猜想可能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速度有关.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小森的猜想依据是

    4. (4) 小森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重新进行了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试验次数

      1

      2

      3

      4

      5

      6

      速度(dm/s)

      1.0

      2.0

      3.0

      4.0

      5.0

      6.0

      电流(A)

      5.2

      10.1

      15.0

      20.0

      25.0

      29.8

      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

四、<b >解答题</b>
  • 30.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电现象和磁现象是互不相关的, 但也有人注意到电和磁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相信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许多科学家为寻找这种联系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1. (1) 1820年4月,丹麦物理学家发现了“电生磁”现象;1831年,英国科学家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实现了“磁生电”。这两个重要的发现,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确实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

    2. (2) 你一定也发现了电和磁之间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下表将电现象和磁现象的某些相似点作出对比,请仿照示例完成该表


      电现象

      磁现象

      示例

      电荷有正、负两种

      磁体有南、北两极

      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带电体周围存在电场

    3. (3) 结合上表,对比“电生磁”、“磁生电”两个实验的物理内涵,不难发现电和磁之间呈现出一种有趣而优美的对称关系,这种对称关系促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各种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①我们知道,一块磁体无论被分割得多么小,总是有南极和北极。是否存在只有一个磁极的粒子——磁单极子?1931年,英国物理学家迪拉克在他建立的“电和磁完全对称的理论”中就预言了磁单极子的存在。请猜想迪拉克预言所依据的事实是什么

      ②实际上,迪拉克是运用类比的方法为科学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直到现在,寻找磁单极子的工作仍在进行之中。类比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它将看似无关的两个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根据二者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回顾你的科学学习历程,列举一个由类比的方法打开思路并获得成功的学习案例

  • 31.

    火烧磁铁

    一天,小明在炉子旁边,将手中的铁钩在炉子里烧得通红.他突然想到,如果将磁铁放在火中烧,会有什么现象呢?是磁性变强?还是变弱?小明猜想,可能会变强吧.那么究竟怎样呢?小明设计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一条形磁铁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着一些小铁钉.现在,用酒精灯给磁铁加热.经过一段时间后,当磁铁被烧红时,小明发现小铁钉纷纷落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上述短文的阅读,你可以得出什么初步结论?

    2. (2) 你认为这一结论有什么现实意义?

    3. (3) 刚才你和小明在学习研究这一问题时,整个过程是运用了怎样的思维程序?

五、<b ></b>实验探究题<b ></b>
  • 32. 小明在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后,想进一步探究影响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强弱的因素。经老师指导及查阅资料知,磁场的强弱可用物理量“B”来表示(单位为“T”),其大小与直导线中的电流I、测试点到直导线的距离r有关。小明通过实验所测得的两组实验数据如下。

    1. (1) 分析表一中的实验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表一:当测试点到直导线的距离r=0.02m时,磁场的强弱B与电流I的实验数据

      I/A

      2.5

      5

      10

      20

      B/T

      2.5×10-5

      5×10-5

      10×10-5

      20×10-5

    2. (2) 分析表二中的实验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表二:当直导线中的电流I=5A时,磁场的强弱B与距离r的实验数据

      r/m

      0.02

      0.04

      0.06

      0.08

      B/T

      5×10-5

      2.5×10-5

      1.67×10-5

      1.25×10-5

    3. (3)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当我们如果实验中小磁针偏转不明显,请提供一条改进的建议:

  • 33.

    如图为一种椭球体磁铁,该磁铁磁性最强的部位在哪里呢?小明认为在磁铁的两端。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做了如下的实验:


    步骤1:将两个磁铁如甲图放置,手拿住上面的磁铁,将下面磁铁的两端分别接触上面磁铁的下端,下面磁铁均掉落。

    步骤2:将两个磁铁如图乙放置,手拿住上面的磁铁,下面的磁铁不会掉落。

    1. (1) 根据小明的实验,可判断出小明的猜想是(选填  “正确”或“错误”)的。

    2. (2) 要确定该磁铁磁性最强的部位,你的实验方案是

  • 34.

    如图所示,是某学习小组同学设计的研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电路图。


    1. (1) 增大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 (选填“左”或 “右”)移动。

    2. (2) 下表是该组同学所做实验的记录:

      通电螺线管中有无铁芯

      无铁芯

      有铁芯

      线圈匝数

      50匝

      50匝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流 / A

      0.8

      1.2

      1.5

      0.8

      1.2

      1.5

      吸引大头针的最多数目 /

      0

      0

      0

      3

      5

      8

      同学们发现无铁芯组实验中没有吸引起大头针,那么通电螺线管到底有没有磁性呢?他们通过其他方法验证了这几次都是有磁性的。他们采用的方法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

    3. (3) 在与同学们交流讨论时,另一组的同学提出一个新问题:“当线圈中的电流和匝数一定时,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是否还与线圈内的铁芯大小(粗细)有关?”现有大小不同的两根铁芯,请根据你的猜想并利用本题电路,写出你验证猜想的简要操作方案: 。

  • 35.

    科学家安培发现,两根平行导线通电后有如图所示的现象(图中实线、虚线分别表示通电前、后的情况)。

    1. (1) 可见,平行通电导线之间有力的作用。而且,当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同时,导线相互

    2. (2) 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可以用安培定律F=klI1I2/r来描述。其中,I1、I2分别为两根导线中通入的电流,l为导线的长度,r为导线之间的距离,k为比例系数。某次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L/m

      I1/A

      I2/A

      r/m

      F/N

      1

      1

      0.2

      0.2

      0.1

      0.8×10-7

      2


      0.2

      0.2

      0.1

      0.4×10-7

      3

      1.5

      0.4

      0.3

      0.2

      1.8×10-7

      请将表格空白处填写完整。比例系数k=N/A2。对于位置固定、长度一定的两根平行导线,如果保持F大小不变,两根导线中的电流大小关系可以用图像中的图线来表示。

  • 36. 某同学受奥斯特实验的启发,产生了探究通电长直导线周围磁场的兴趣。探究过程如下:

    A.让竖直的通电长直导线垂直穿过一张硬纸板,以导线为中心在纸板上任意做直线。在直线上不同位置放上能够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发现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都与直线垂直;

    B.直线上任意关于导线对称两点处的小磁针N极指向相反;

    C.改变电流大小时,小磁针指向不变;

    D.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通电长直导线外某点的磁场强弱与电流大小成正比,与这一点到直导线的距离成反比。

    1. (1)

      做实验时,纸板的俯视图如下,其中“”表示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小磁针涂黑部分为N极。请在右边探究过程纸板的俯视图上作出通电长直导线周围的磁感线分布图。(分布图要能够反映不同位置处磁场的强弱和方向)。

    2. (2) 若要验证某点磁场强弱与其到通电长直导线距离成反比的结论,应控制不变。

    3. (3) 同一通电长直导线周围,离通电导线距离为r和2r的两点。磁场强弱的比值为

  • 37.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巨磁电阻效应

    1988年阿尔贝•费尔和彼得•格林贝格尔发现,在铁、铬相间的三层复合膜电阻中,微弱的磁场可以导致电阻大小的急剧变化,这种现象被命名为“巨磁电阻效应”.

    更多的实验发现,并非任意两种不同种金属相间的三层膜都具有“巨磁电阻效应”.组成三层膜的两种金属中,有一种是铁、钴、镍这三种容易被磁化的金属中的一种,另一种是不易被磁化的其他金属,才可能产生“巨磁电阻效应”.

    进一步研究表明,“巨磁电阻效应”只发生在膜层的厚度为特定值时.用R0表示未加磁场时的电阻,R表示加入磁场后的电阻,科学家测得铁、铬组成的复合膜R与R0之比与膜层厚度d(三层膜厚度均相同)的关系如图所示。

    1994年IBM公司根据“巨磁电阻效应”原理,研制出“新型读出磁头”,将磁场对复合膜阻值的影响转换成电流的变化来读取信息.

    1. (1) 以下两种金属组成的三层复合膜可能发生“巨磁电阻效应”的是       

      A . 铜、银 B . 铁、铜 C . 铜、铝 D . 铁、镍
    2. (2) 对铁、铬组成的复合膜,当膜层厚度是1.7nm时,这种复合膜电阻(选填“具有”或“不具有”)“巨磁电阻效应”.

    3. (3) “新型读出磁头”可将微弱的信息转化为电信息.

    4. (4) 铁、铬组成的复合膜,发生“巨磁电阻效应”时,其电阻R比未加磁场时的电阻R0 (选填“大”或“小”)得多。

    5. (5)

      如图是硬盘某区域磁记录的分布情况,其中1表示有磁区域,0表示无磁区域.将“新型 读出磁头”组成如图所示电路,当磁头从左向右匀速经过该区域过程中,电流表读数变化情况应是下图中的

  • 38. 要上物理实验课了,作为物理可代表的小明去帮实验老师准备实验器材,他刚将两只条形磁体放在实验桌上,就听到老师说“重新换两只磁体吧,那两只我昨天检查了,已经消磁了,需重新充磁后才能用”。小明陷入了沉思,老师是如何判断消磁的?请你选择合适的器材,帮他设计实验方案,判断磁体是否具有磁性.

    1. (1) 实验器材

    2. (2) 实验步骤。

  • 39.

    投入使用才17年的长沙浏阳河大桥由于严重损坏于今年年初被拆除重建。导致大桥损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往车辆严重超载。新桥建设现已开始,为了能抓拍超载车辆,小明及其物理兴趣小组成员决定为大桥管理者设计一个“汽车超载记录器”来进行监控管理。如图甲为该超载记录器原理图。Rx为压敏电阻,当车辆驶入被监测路段时,其阻值随它受到的压力变化而变化,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当电压表示数达到或超过4V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下,工作电路中的照相机就开始工作,抓拍超载车辆。已知电源电压U=10V,电压表量程为0~5V,线圈电阻R0=5Ω,保护电阻R1=10Ω,问:(取g=10N/kg)

    1. (1) 若某车的质量为15t,静止时轮胎与路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3m2 , 则静止时该车对路面的压强为多少?

    2. (2) 第(1)问中该车辆过桥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

    3. (3) 该记录器所能记录的过桥车辆的最大质量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