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

更新时间:2017-01-17 浏览次数:930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单选题</b>
  • 1. 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①太阳能  ②天然气   ③地热能④煤  ⑤生物质能⑥石油  ⑦风能  ⑧氢能.

    A . ①②③⑦⑧ B . ①③⑤⑦⑧ C . ①③⑤⑧ D . ②④⑤⑥⑦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都很容易发生 B . 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会发生 C .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 .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可确定反应热
  • 3. 对于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来说,反应后体系的(   )
    A . 混乱度增大,而能量降低 B . 混乱度降低,而能量增大 C . 混乱度降低,而能量降低 D . 混乱度增大,而能量增大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B . 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C . 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 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反应热是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
  • 5. 下列关于强弱电解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 B . 纯净的强电解质在液态时,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 C . 同一弱电解质的溶液,当温度、浓度不同时,其导电能力也不同 D . 在溶液中,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弱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
  • 6. 用标准浓度的盐酸来滴定锥形瓶中放置时间较长的氢氧化钠溶液,应选用的指示剂及滴定终点颜色变化的情况最好是(   )
    A . 石蕊,由蓝变红 B . 酚酞,红色褪去 C . 甲基橙,由黄变橙 D . 甲基橙,由橙变黄
  • 7. 下列措施能明显增大原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 . 恒温恒容条件下,在工业合成氨反应中,增加氮气的量 B . 将稀硫酸改为98%的浓硫酸与Zn反应制取H2 C . 在H2SO4与NaOH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D . 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 8. 氨气和氧气在某催化剂和不同温度下生成的产物如图所示.已知在800℃下,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①、②:

    4NH3(g)+3O2(g) 2N2(g)+6H2O(g) ①

    4NH3(g)+5O2(g) 4NO(g)+6H2O(g) ②

    下列描述可说明两反应均达到平衡的是(   )

    A . v(N2)=v(NO) B . 反应①的焓变△H保持恒定 C . 体系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D .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 9. 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
    A . 均减半 B . 均加倍 C . 均增加1mol D . 均减少1mol
  • 10. 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H<0,下列对图象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 . 图Ⅰ研究的是t0时升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 . 图Ⅱ研究的是t0时增大压强(缩小体积)或使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 . 图Ⅲ研究的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使用了催化剂 D . 图Ⅲ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
  • 11. 某温度下,反应:2A(g)⇌B(g)+C(g)的平衡常数为1,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A(g),20s时测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A(g)

    B(g)

    C(g)

    物质的量/mol

    1.2

    0.6

    0.6

    A . 反应前20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A)=0.6 mol•L1•s1 B . 20 s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C . 达到平衡时,A(g)的转化率为100% D . 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变为2,则反应的△H<0
  • 12. 在甲烧杯中放入盐酸,乙烧杯中放入某一元酸HA,两种溶液的体积和pH都相等,向两烧杯中同时加入质量不等的锌粒,反应结束后得到等量的氢气,则下列事实或叙述能说明一元酸HA是弱酸的是(   )
    A . 两烧杯中参加反应的锌粒等量 B . 反应开始时产生H2的速率相等 C . 反应开始后乙烧杯中的c(H+)始终比甲烧杯中的c(H+)大 D . 甲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一定比乙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大
  • 13. 90℃时水的离子积KW=3.8×1013 , 该温度时纯水的pH是(   )
    A . 等于7 B . 小于7 C . 大于7 D . 无法确定
  • 14. 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为1×1012mol/L,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 K+、Na+、SO42、NO3 B . Na+、K+、ClO、CO32 C . Fe2+、Mg2+、Cl、SO42 D . NH4+、Cl、K+、SO32
  • 15. 将pH=1的盐酸平均分成2份,1份加入适量水,另一份加入与该盐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适量NaOH溶液后,pH都升高了1,则加入的水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 )
    A . 9:1 B . 10:1 C . 11:1 D . 12:1
  • 16. 某温度下,液氨的离子积常数K=c(NH4+)•c(NH2)=1.6×1029 , 若用定义pH一样来规定pN=﹣lg c(NH4+),则在该温度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纯净的液氨中,pN=7 B . 纯净的液氨中,c(NH4+)•c(NH2)>1.0×1014 C . 1 L溶解有0.001 mol NH4Cl的液氨溶液,其pN=3 D . 1 L溶解有0.001 mol NaNH2的液氨溶液,其pN=11
二、<b >非选择题</b>
  • 17. 50mL 0.50mol/L盐酸与50mL 0.55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 (2) 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醋酸代替稀盐酸溶液进行实验,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 大”、“偏小”或“无影响”);
    3. (3) 实验中改用60mL 0.50mol/L 盐酸跟50mL 0.55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
  • 18. ①如图Ⅰ表示10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mL,如果刻度A为6,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mL.

    ②图Ⅱ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  读数是a,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填代号)

    A.是a mL               B.一定大于a mL

    C.是(50﹣a) mL          D.一定大于(50﹣a) mL.

  • 19. 已知KMnO4、MnO2在酸性条件下均能将草酸 (H2C2O4)氧化:

    ( i)MnO4+H2C2O4+H+→Mn2++CO2↑+H2O(未配平)

    ( ii)MnO2+H2C2O4+2H+=Mn2++2CO2↑+2H2O

    某研究小组为测定某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准确称取1.20g软锰矿样品,加入1.80g草酸,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并加热(杂质不参加反应),充分反应之后冷却、滤去杂质,将所得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从中取出25.00mL待测液置于锥形瓶中,再用0.020mol•L1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当滴入20.00mLKMnO4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方程式( i)配平后H2C2O4的计量系数为

    ②0.020mol•L1KMnO4标准溶液应置于(填“甲”或“乙”)滴定管中;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是

    ③你能否帮助该研究小组求得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若“能”,请给出计算结果;若“否”,试说明原因.“能”的计算结果或“否”的原因说明

    ④若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下列操作,其中会使所测MnO2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滴定前尖嘴部分有一气泡,滴定终点时消失

    B.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未将烧杯、玻棒洗涤

    C.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E.锥形瓶水洗之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 20. 根据中学化学常见的①CH3COOH;②HCl;③H2SO4三种溶液,请用A,B,C…等符号填空:A.①<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

    E.①=③>②F.①>②=③G.①=②>③H.①=②<③

    1. (1) 当它们pH相同时,其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是
    2. (2) 当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其pH的关系是
    3. (3) 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烧碱溶液,需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体积关系为
    4. (4) 当它们pH相同、体积相同时,同时加入锌,则开始时反应速率,若产生相同体积的气体(相同状况),所需时间
    5. (5) 将pH相同的三种酸均稀释10倍后,pH关系为
  • 21. 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一种原理是CH3OH(g)和H2O(g)反应生成CO2和H2 . 图是该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活化能 a的变化是(填“增大”、“减小”、“不变”),反应热△H的变 化是(填“增大”、“减小”、“不变”).请写出反应进程CH3OH(g)和H2O(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2. 氮氧化物是造成光化学烟雾和臭氧层损耗的主要气体.

    已知:①CO(g)+NO2(g)═NO(g)+CO2(g)△H=﹣akJ•mol1(a>0)

    ②2CO(g)+2NO(g)═N2(g)+2CO2(g)△H=﹣bkJ•mol1(b>0)

    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 CO还原NO2至N2(CO完全反应),整个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放出的热量为kJ(用含有a和b的代数式表示).

  • 23. 在一定温度下的2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 CO2和3mol H2 , 发生的反应为CO2(g)+3H2(g)⇌CH3OH(g)+H2O(g)△H=﹣akJ•mol1(a>0),测得CO2(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填编号).

    A.单位时间内每消耗1.2mol H2 , 同时生成0.4mol H2O

    B.CO2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该体系中H2O与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且保持不变

    ②若要使K=1,则改变的条件可以是(填选项).

    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E.加入催化剂.

  • 24. 有一种用CO2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已知:

    CO2(g)+3H2(g)⇌CH3OH(g)+H2O(l)△H=﹣akJ•mol1

    CH3OH(g)═CH3OH(l)△H=﹣bkJ•mol1

    2H2(g)+O2(g)═2H2O(l)△H=﹣ckJ•mol1

    则表示CH3OH(l)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5. 在恒容绝热(不与外界交换能量)条件下进行2A(g)+B(g)⇌3C(g)+2D(s)反应,按下表数据投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体系压强升高.

    物质

    A

    B

    C

    D

    起始投料/mol

    2

    2

    3

    0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26. 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2NO(g)+Cl2(g)⇌2ClNO(g)△H<0的影响,在恒温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 NO和0.1mol Cl2 , 10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测得NO的转化率为α1;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反应在恒压条件下进行,达到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为α2 , 则α1α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