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一教育联盟七年级上...

更新时间:2017-01-16 浏览次数:1242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单项选择题</b>
  • 1. (2016七上·无为期末) 1929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我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个完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这就是北京人。以下四幅头像中,哪一幅是北京人(    )
    A . B . C . D .
  • 2. 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

    A . 种植水稻 B . 养猪狗等家畜 C . 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 . 使用磨制农具石斧
  • 3. 传说中尧舜禹的“禅让”是根据什么方法,来实现部落联盟首领位置的顺利更替(  )

    A . 势力强弱 B . 血缘关系 C . 民主选举 D . 年龄大小
  • 4.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之相关的史实是(    )

    A . 炎黄战蚩尤 B . 商汤灭夏 C . 牧野之战 D . 春秋争霸
  • 5. “禹传子”“家天下”说明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开始遭到完全破坏(  )

    A . 分封制 B . 世袭制 C . 禅让制 D . 宗法制
  • 6.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如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秦朝 D . 西汉
  • 7. (2015七上·山西期末) “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

    A . 周武王 B . 齐桓公 C . 晋文公 D . 楚庄王
  • 8. (2016七上·同安期中)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

    A . 分割诸侯的兵力 B . 保证国家的兵源 C . 巩固周王的统治 D . 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 9.

    下图是我国1964年发行的4枚邮票。据此判断邮票中的器物属于(  )

    A . 陶器 B . 瓷器 C . 青铜器 D . 铁器
  • 10.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反映了商朝手工业发展水平的是(  )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1. (2016七上·耒阳期中) 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该时期始于(  )

    A . 国人暴动 B . 周平王东迁洛 C . 齐桓公成为霸王 D . 韩赵魏三家分晋
  • 12.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社会大变革时代,其表现不包括(  )

    A . 战争频繁发生 B . 铁农具和牛耕使用 C . 江南经济开发 D . 诸子百家争鸣
  • 13. 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封建帝王。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

    A . 国家统一 B . 外族骚扰 C . 儒家思想 D . 中央集权
  • 14. 世界上有300多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孔子学院”.通过“孔子学院”主要可以了解哪家学说(  )

    A . 道家 B . 儒家 C . 墨家 D . 法家
  • 15. 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时期的是(  )

    A . 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 B . 周天子地位不如强大的诸侯 C . 强大的诸侯竞相争当霸主 D . 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多
  • 16. (2016七上·黔西南期中) 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式图》上找不到,该诸侯国是(  )

    A . B . C . D .
  • 17. (2016七上·灵璧期中) 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的是(  )

    A . 墨子 B . 孟子 C . 庄子 D . 韩非
  • 18. (2016七上·灵璧期中) 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

    A . 儒家 B . 法家 C . 道家 D . 墨家
  • 19.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  )

    A . 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B . 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C . 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 D . 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
  • 20. (2016七上·徐州期中) 秦朝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小米。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下列哪种货币支付货款(  )

    A .     B .    C .    D .
  • 21.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副对联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A . 项羽和勾践 B . 陈胜和吴广 C . 刘邦和项羽 D . 楚庄王和晋文公
  • 22. 某校七年级一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形象生动的历史课本剧:下面是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 . 小明:出生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 B . 小丽: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C . 小红: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 D . 小强: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
  • 23. 毛泽东有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都行秦政法。”“秦政法”中有一项重要举措是(  )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科举制 D . 郡县制
  • 24. 今天我们采用“以德化民”的方略,而西汉重视“以德化民”是在(  )

    A . 高祖时期 B . 文景时期 C . 汉武帝时 D . 汉惠帝时
二、<b >材料分析题</b>
  • 25.

    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根本性的变化,为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给爵位或官职。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公布法律,实行连坐法。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诗

    材料三:

    1. (1) 据材料一,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中,除改革土地制度、奖励军功、严明法令之外,还有哪两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措施?

    2. (2) 材料二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 其“扫六合”完成是时间是哪一年? “扫六合”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3. (3) 据材料三两幅图片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

  • 26.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为其国,必稍自弱矣。”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1. (1) 材料一是谁向哪位皇帝所提出的什么建议?

    2. (2) 材料二又是谁的建议?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材料二的观点。

    3. (3) 材料二中的“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是指哪家学说?为了推行此学说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4. (4) 两则材料反映了西汉在哪两个方面完成了大一统?

  • 27.

    如图是一个水利工程示意图,它依自然水势而建,属世界遗产,历经2000多年,依然经受住8.0级的地震,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它的名称叫

    1. (1) 这个水利工程的名称是什么?位于哪条河流上?它使成都平原获得了什么美称?

    2. (2) 它是在什么时期由谁主持修建的?

    3. (3) 这项水利工程的主要功用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