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福安市环城区片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

更新时间:2019-07-30 浏览次数:35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我国大陆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  )
    A . 第一位 B . 第二位 C . 第三位 D . 第四位
  • 2.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 . 汉族 B . 回族 C . 壮族 D . 维吾尔族
  • 3. 我国领土最南端在(  )
    A . 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B . 曾母暗沙 C .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 D . 帕米尔高原
  • 4.  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将全面放开实行二胎政策.这项政策调整所针对的国情主要是(  )

    A . 人口基数大     B . 人口增长快 C . 人口素质偏低 D . 人口老龄化态势明显
  • 5. (2016八上·临洮期中) 我国的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主要是因为(    )
    A . 山区面积广大 B . 平原面积辽阔 C . 季风气候显著 D . 气候复杂多样
  • 6. 如图为地势变化示意图,与我国相符的是(  )
    A . B . C . D .
  • 7.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  )
    A . 冬季风 B . 夏季风 C . 东风 D . 西风
  • 8.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A . 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B . 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C .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D . 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 9.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但近年来每年新出生人口仍达1500多万,其主要原因是(  )
    A .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 . 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C . 自然条件好 D . 人口基数大
  • 10. (2015八上·江苏期中) 下面四幅图中,表示维吾尔族传统活动的是(  )
    A . B . C . D .
  • 11. 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A . 大聚居、小杂居 B .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C . 汉族只分布在东部地区 D . 少数民族都分布在边远地区
  • 12. (2016八上·海陵期末) 藏族主要分布在下列哪个省级行政区中(  )

    A . B . C . D .
  • 13. 有关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西北内陆地区的河流均为内流河 B . 塔里木河是典型的外流河 C . 南方河流汛期长、含沙量大 D . 外流区域河流深受夏季风的影响
  • 14. 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省区是(   )。

    A . 滇、桂、粤、台 B . 滇、桂、闽、台 C . 台、粤、桂、滇 D . 滇、粤、闽、台
  • 15. 我国“神州”系列飞船选择地形开阔、云量少、晴天多和人口稀少的地点安全着陆。以下地点最适合的是(  )
    A . 黄土高原 B . 内蒙古高原 C . 四川盆地 D . 云贵高原
  • 16. 下列地形区与其特征连线错误的是(  )
    A . 东北平原——黑土地 B . 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 C . 四川盆地——聚宝盆 D .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 17.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优势是(  )
    A . 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B . 交通方便,有利于经济发展 C . 易发生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质灾害 D . 有利于发展林业、矿业、旅游业等
  • 18. 下列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的是( )
    A . 1月0℃等温线 B . 200mm年等降水量线 C . 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D . 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 19. 关于我国灾害性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寒潮是指小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 B . 台风灾害主要是由狂风和特大暴雨造成的 C . 沙尘暴不仅发生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也大范围存在 D . 洪涝和干旱对我国影响并不是很大
  • 20. 暑假里,小明和爸妈去某外省旅游,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小明在街上看到大部分汽车挂的车牌都是“云”开头,你知道他去的是哪个省吗?(  )
      A . 山西省 B . 云南省 C . 湖南省 D . 江西省
    2. (2) 小明在该省最有可能体验到的民族风情是(  )
      A . 火把节 B . 那达慕大会 C . 芦笙节 D . 泼水节
  • 21. 读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下图沿箭头所示方向,符合我国自然环境要素变化规律的是(  )
      A . 气温年较差变小 B . 降水量减少 C . 夏季风增强 D . 台风影响增多
    2. (2) 关于A、B两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A处的温度带为中温带 B . A处的干湿区为半干旱区 C . B处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D . B处的河流冬季会结冰
  • 22. 阅读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有关统计数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199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增幅(  )
      A . 快速上升 B . 逐渐上升 C . 逐渐下降 D . 基本持平
    2. (2) 关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②人口老龄化加重

      ③居民受教育程度提高             ④城镇人口比重下降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二、综合题
  • 23. 读“我国位置图”和“我国四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读图,我国位于亚洲的,太平洋的。南部被(重要纬线)穿过,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带,小部分位于带。
    2. (2) 读图,我国东西跨经度约度,跨五个时区,因此当东部乌苏里江旭日东升时,西端的帕米尔高原上的边防战士可能在

         A、做早操    B、吃午饭       C、傍晚锻炼     D、深夜巡逻

    3. (3) 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已是春耕大忙,这种气候差异主要是受到因素影响。
    4. (4) 我国濒临的海洋中,全部位于热带的是(  )   
      A . 渤海 B . 黄海 C . 东海 D . 南海
  • 24. 读“我国人口密度图”“我国东、西部面积比例和人口比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图中虚线是“黑河—腾冲线”,该线以东地区,面积占全国的,人口占全国的,人口密度(大/小);以西地区人口密度(大/小)。
    2. (2) 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400人以上的平原有 (平原)、 (平原)和 (盆地)。
    3. (3) 这说明我国人口的分布特征是:多,少。
  • 25. 读“中国地形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由图可知,我国地势西,呈分布。
    2. (2) 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大致沿(山脉),太行山,(山脉),雪峰山一线。
    3. (3) 太行山东侧的地形区是(平原),西侧是 (高原)。
    4. (4) 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河流是,我国在B处兴建了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字母)。
    5. (5) 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高原:D、山脉:E、盆地:F
  • 26. 读“我国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图中的风向判断,这是(夏、冬)季风。
    2. (2) 图中①箭头表示(东南、西南)季风,主要来自(大洋);②箭头表示(东南、西南)季风,主要来自(大洋)。
    3. (3) 此时,我国季风区内降水量较(多、少),气温较(高、低),这种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好处是
    4. (4) 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灾害。
  • 27. 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她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从源头至内蒙古河口镇为上游段,河口镇至河南省桃花峪为中游段,桃花峪至入海口为下游段。

    1. (1) 李白曾写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 天上”是指山脉,“海”指的是黄河最终注入
    2. (2) 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①,②
    3. (3) 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接纳了两条重要的支流:A汾河和B。该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因此问题突出,导致大量泥沙下泄,河流含沙量大增。
    4. (4) 黄河下游游荡在(平原)上,河床宽,水流缓,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
    5. (5) “黄河斗水,泥居其七”,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