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九龙实验学校八年级上...

更新时间:2017-05-05 浏览次数:853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2005年7月1日,泰州火车站建成后正式通车。

    1. (1) 由泰州始发的下列铁路线中,通往黑龙江省的是(  )

      A . 泰州→深圳 B . 泰州→兰州 C . 泰州→哈尔滨 D . 泰州→成都
    2. (2) 1月1日,泰州站始发的火车从车站(A处)向B地行进途中,旅客沿途看到的主要粮食作物应是(  )

      A . 小麦 B . 油菜 C . 水稻 D . 花生
  • 2. 泰州是我们可爱的家乡,你对她了解多少?

    1. (1) 下列铁路线经过泰州地区的是(  )

      A . 京九线 B . 陇海线 C . 宁启线 D . 京沪线
    2. (2) 泰州地区的气候类型属(  )

      A . 热带雨林气候 B .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 温带海洋性气候
    3. (3) 泰州地区的地形以(  )

      A . 丘陵为主 B . 盆地为主 C . 平原为主 D . 高原为主
  • 3.

    读图“中国政区图”。

    1. (1) 我国领土最西端在(  )

      A . 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B . 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C . 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D .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2. (2) 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

      A . 热带 B . 北温带 C . 南温带 D . 北寒带
  • 4. 藏族主要分布在下列哪个省级行政区中(  )

    A . B . C . D .
  • 5. 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  )

    ①黄海  ②东海  ③渤海  ④南海

    A . ②③①④ B . ③①②④ C . ④②①③ D . ③②④①
  • 6. 下列国家中,与我国隔海相望的是(  )

    A . 朝鲜 B . 韩国 C . 俄罗斯 D . 巴基斯坦
  • 7. 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西北多,东南少 B . 北方多,南方少 C . 西部多,东部少 D . 东部多,西部少
  • 8. 当乌苏里江7点太阳升起时,帕米尔高原的边防战士可能在(  )

    A . 上夜校 B . 做早操 C . 收看午间新闻 D . 黑夜巡逻
  • 9.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 . 维吾尔族 B . 壮族 C . 蒙古族 D . 藏族
  • 10. 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  )

    A . 黄河 B . 海河 C . 辽河 D . 淮河
  • 11.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河水主要来自(  )

    A . 大气降水 B . 地下水 C . 山地降水 D . 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 12. 下列灾害不会发生在夏季的是(  )

    A . 洪涝 B . 寒潮 C . 台风 D . 干旱
  • 13. 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大致相同,前者比后者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 距海远 B . 地势高 C . 多冰川 D . 空气稀薄
  • 14. 就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而言,泰州属于(  )

    A . 亚热带、半湿润地区 B . 暖温带、湿润地区 C . 亚热带、湿润地区 D . 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 15.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是(  )

    A .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较少 B .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不足 C . 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多,相对富余 D . 矿产资源种类比较齐全,人均充足
  • 16. 泰州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  )为主。

    A . 林地 B . 草地 C . 耕地 D . 难利用的土地
  • 17. 江苏玻璃厂现有100万箱玻璃要运到美国洛杉矶,请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

    A . 海上运输 B . 航空运输 C . 铁路运输 D . 公路运输
  • 18. 下列四幅示意简图中,最能大致体现我国地势特征的是(  )

    A . B . C . D .
  • 19. 关于我国四大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地表起伏最小的是云贵高原 B . 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黄土高原 C . 分布着层层梯田的是青藏高原 D . 雪山连绵、牧场如茵的是内蒙古高原
  • 20. (2016八上·高台期中) 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 . 丘陵和平原 B . 丘陵和盆地 C . 山地和高原 D . 平原和高原
  • 21.

    关于图中A、B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地的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上 B . 雨热同期是A,B两地共同的气候特征 C . 由于受秦岭阻挡A地几乎不受寒潮影响 D . B地一月平均气温一般在0℃以下
  • 22. (2015八上·泰兴期末) 寒假期间,小明随父母外出旅行,到达目的地时,他们穿的羽绒服换成了凉爽的夏装,小明一家人的旅行路线最有可能是(  )

    A . 从上海到乌鲁木齐 B . 从香港到成都 C . 从拉萨到北京 D . 从哈尔滨到海南岛
  • 23. (2015八上·泰兴期末) 世界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是因为我国(  )

    A . 季风气候显著 B . 夏季普遍高温 C . 气候复杂多样 D . 雨热同期
  • 24. 影响我国气温南北差异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

    A . 海陆位置不同 B . 地势高低不同 C . 纬度高低不同 D . 昼夜长短不同
  • 25. (2016八上·孟津期中) 我国内流河大多分布在(  )

    A . 东南沿海地区 B . 东部季风区内 C . 西部非季风区内 D . 黄河和长江流域
  • 26. 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  )河段。

    A . 下游 B . 中游 C . 上游 D . 中下游
  • 27. (2015七上·太和期末) 黄河的“地上河”出现在(  )

    A . 上游 B . 中游 C . 下游 D . 黄土高原区
  • 28.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我国水资源和耕地分布的特点是(  )

      A . 南方地多水少 B . 南方地少水多 C . 北方地多水多 D . 北方地少水少
    2. (2) 针对资料反映出的问题而实施的重大工程是(  )

      A . 长江三峡工程 B . 淮河治理工程 C . 南水北调工程 D . 塔里木河治理工程
  • 29.

    读“我国土地利用构成”图。

    1. (1) 判断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比重最小的是(  )

      A . 牧草地 B . 耕地 C . 林地 D . 未利用土地
    2. (2) 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叙述正确的有

      ①总量不足  ②类型齐全 ③林地丰富  ④比例不合理(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b >读图分析题</b>
  • 30.

    读影响我国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图所示影响我国的季风为(冬、夏)季风,该季风的气流特点是(温暖湿润、寒冷干燥)。

    2. (2) ①为(西南、东南)季风,来自洋。

    3. (3) 图中季风活动不稳定,会导致灾害。

    4. (4) 受该气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进入雨季南方比北方(早、晚),河流汛期南方比北方(长、短)。

    5. (5) 泰州地区冬季主导风向为风。

  • 31.

    读中国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是山脉,它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上;

      B是山脉,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C是河流,它是我国第一长河。

    2. (2) 图中①、②、③表示黄河的上、中、下游河段,“河水一石,其泥六斗”描述了黄河河段泥沙多的状况,形成“地上河”的是河段。(填数字)

    3. (3) 我国西高东低、呈阶梯分布的地势特征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在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较,水能资源丰富。

    4. (4) D处位于我国的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5. (5) 邻国F为,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该国首都是

  • 32.

    读“中国政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填字母和省区全称)我国纬度最高的省区是;面积最大的省区是;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是;跨经度最大的省区是

    2. (2) D为省,该省附近由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为

  • 33.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村落在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等方面均存 在差异。根据右侧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A图所示的民居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高原,该高原区为世界上现象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导致此现象形成的人为原因有

    2. (2) B图所示的民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北方)地区,这种民居反映当地的主要气候特点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