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
  • 1. (2018·石景山模拟) 某小组同学用不同长度的光亮镁条分别与4 mL 5%的稀盐酸反应,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试管

    A

    B

    C

    D

    镁条长度

    1 cm

    2 cm

    3 cm

    4 cm

    实验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镁条溶解

    无沉淀

    少量灰白色沉淀

    较多量灰白色沉淀

    大量灰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是什么?实验中为什么出现了灰白色沉淀?

    【查阅资料】氢氧化镁[Mg(OH)2]难溶于水,Mg(OH)2 MgO + H2O

    【猜想与假设】

    Ⅰ. 灰白色沉淀可能是析出的氯化镁。

    Ⅱ. 灰白色沉淀可能是生成的氢氧化镁。

    【进行实验】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取一定量上述实验中灰白色沉淀放入试管中,然后加入 5mL 蒸馏水,振荡、静置

    ② 取等量氯化镁固体放入另一支试管中,加5mL蒸馏水,振荡

    ① 中固体量未减少

    ② 中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澄清溶液

    取上述实验中灰白色沉淀,用蒸馏水洗涤、室温晾干,放入试管中进行加热,试管口用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检验

    紫色石蕊试纸变红

    ① 在1支试管放入一小段光亮的镁条,加入 5mL 蒸馏水

    ② 再向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镁饱和溶液

    ① 中无明显现象

    ② 中镁条表面立即持续产生细小气泡并不断溶解,一段时间后镁条全部溶解,有大量灰白色沉淀

    实验4: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

    在小烧杯中放入约 50 mL 质量分数为0.5% 稀盐酸,然后加入10 cm 光亮的镁条,现象及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48

    77

    85

    87

    95

    100

    溶液pH

    2

    3

    5.2

    7.2

    8.6

    9.1

    10.6

    实验现象

    大量气泡

    镁条表面变暗,气泡减小

    镁条表面变灰,有沉淀生成,并逐渐增多

    【解释与结论】

    1. (1) 试管A中,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猜想与假设Ⅰ不成立,其原因是
    3. (3) 根据上述实验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 灰白色固体不是氢氧化镁 B . 镁条的用量偏多导致沉淀产生 C . 灰白色固体受热产生酸性物质
    4. (4) 根据实验4,你认为产生灰白色沉淀的条件是
    5. (5) 【反思与评价】

      经过进一步实验,灰白色沉淀中含有镁、氯、氢、氧四种元素。实验3中产生灰白色沉淀是因为镁与反应生成的。

    6. (6) 通过本实验,今后再遇到化学反应中的异常现象时,可以从角度分析原因(答出一条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