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17九上·宁城期末) 阅读【甲】【乙】【丙】三篇选文,完成小题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选自《出师表》)

    【乙】

        由是先主遂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选自《隆中对》)

    【丙】

        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粮饷,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我擒也。”

    (选自《史记》)

    1. (1) 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2. (2) 解释下面语句中划线字的意义

      躬耕于南阳

      ②不以臣卑鄙

      ③遂

      我擒也

      夜忧叹

    3. (3) 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①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②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4.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根据【甲】【乙】两文文意,应该是【乙】文之事发生在前,《出师表》写于后。 B . 【甲】文中诸葛亮想要北定中原是为了不辜负刘备的临终嘱托,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 C . 【乙】文表明刘备是因看到奸臣当道,盗匪猖獗而没有计策才去三顾茅庐的。 D . 【丙】文意在说明高祖得到天下是因为善于用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