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一上·茂名期末) 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志于道”,这意味着儒家教育核心宗旨是培养能够践行儒学“大道”的人才,意味着品质的优秀要优先于知识的拥有。但是,道是抽象的,要真正体现“道”的精神,必须借助于具体的德行。于是,孔子推导出,在“志于道”的基础上,教育应该“据于德”。所谓“德”,就是“道”的具体化,仁、义、忠、信、礼、智、廉等,就是“德”的具体呈现。

    “据于德”固然重要,但这中间还有一个优先顺序问题。在孔子看来,在“德”的各种要素中,“仁”处于核心的地位,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是“德”的本质属性最直观也最具体的反映,“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所以,“据于德”优先是“依于仁”。

    当然,人才培养不能托之以空言,必须有具体的载体与对象,否则依然是空中楼阁、画饼充饥。孔子认为,这个具体的载体与对象就是“六艺”。基于这样的认识,孔子提出了教育载体对象上要做到“游于艺”,将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作为具体的学习对象。至此,孔子向人们展示了自己完整的教育理念,为造就健全人格、完善品行的人才规划了一张充满希望的路线图。

    1. (1) 孔子所说的“六艺”和韩愈在《师说》中所指出的“六艺”不同,《师说》中“六艺”指什么?
    2. (2) 请根据选文,完成下面的结构导图,依次填写出①-③的内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