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三上·东莞期末)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周泽未渥也,而语极知,说行而有功,则德忘;说不行而有败,则见疑,如此者身危。贵人有过端,而说者明言礼义以挑其恶,如此者身危。贵人或得计而欲自以为功,说者与知焉,如此者身危。强以其所不能为,止以其所不能已,如此者身危。故与之论大人,则以为间己矣;与之论细人,则以为卖重。论其所爱,则以为借资;论其所憎,则以为尝己也。径省其说,则以为不智而拙之;米盐博辩,则以为多而久之。略事陈意,则曰怯懦而不尽;虑事广肆,则曰草野而倨侮。此说之难,不可不知也。

    (节选自《韩非子·说难》)

    材料二:

    太宗曰:“未能受谏,安能谏人。”此知本之论也。夫唯穷凶之主,淫虐无择,则虽以虚衷乐善之君子,陈大公无我之言,而亦祗以危身。非此者,君之拒谏而远君子,洵失德矣,谏者亦恶能自反而无咎哉?凡能极言以谏者,大抵其气胜者也自信其是而矜物以莫及物莫能移者也。其气胜,则其情浮;自矜而物莫能移,则其理室。上以事君,下以莅众,中以交于僚友,可其所可,而否其所否,坚于独行,而不乐物之我违。唯如是也,乃以轻宠辱、忘死生、而言之无忌。其贤者,有察理未精、达情未适之过,而执之也坚;其次则气动而不收,言发而不止,攻异己而不遗余力,以堕于媚忮,而伤物已甚;则人主且窥其中藏,谓是哓哓者之但求利己也。其言不可夺,而心固不为之感,奚望转石移山于片语乎?惟虚则公,公则直;惟明则诚,诚则动。能自受谏者,所以虚其心而广其明也,谏者之能此者鲜矣。事上接下,其理一也。君不受谏,则令焉而臣民不从;臣不受谏,则言焉而天子不信。位不可恃,气不可任,辩不可倚,理不可挟,平情好善、坦衷逊志者,早有以动人主之敬爱,而消僚友之疾忌,圣而周公,忠而孔明,用此道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

    [注]媢忮:妒忌,忌恨。

    1. (1) 材料二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

      大抵其气[A]胜者也[B]自信[C]其是[D]而矜[E]物[F]以莫及[G]物[H]莫能移者也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渥,意为深厚,优厚。与《陈情表》中“宠命优渥”的“渥”意义相同。 B . 米盐,“米盐”为日常生活中必备品,文中借以突出进言内容的重要性。 C . 洵,意为实在,确实。与《静女》中“洵美且异”的“洵”意义相同。 D . 我违,违背我,与成语“时不我待”中的“我待”,两者在结构上相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臣子想让统治者纳谏,就应善于把握统治者的心理,注意进言的恰当说法,韩非认为这并不容易。 B . 唐太宗认为“受谏”和“谏人”同等重要,不善于接受进谏,也难以劝谏他人,王夫之深以为然。 C . 王夫之认为气胜能让进谏者舍生忘死、直言不讳,统治者却也可能因谏者坚持己见,而产生不满。 D . 韩非侧重分析纳谏者的心态对进谏成败的影响,王夫之侧重分析进谏者的心态对进谏成败的影响。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略事陈意,则曰怯懦而不尽;虑事广肆,则曰草野而倨侮。

      ②其言不可夺,而心固不为之感,奚望转石移山于片语乎?

    5. (5) 成为优秀的谏臣需要注意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二分点概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