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一上·兴文期末)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及字幼几,郑州人也。举进士,寇准荐其才,擢知兴化军。 (及)迁枢密直学士,出知杭州。于时内侍江德元居中用事,其弟德明奉使过杭,及待之薄。僚佐惊曰:“江使者兄弟,荣枯大臣如反掌耳。今公不加礼待之,公虽不求福,独不畏其为祸乎?”及曰:“待之如是足矣。”既而德明谓僚佐曰:“李公春秋高,何不求闲郡以自处,而居杭繁剧之地邪?”僚佐走语及曰:“果然,江使者之言可惧也。”及笑曰:“及老矣,诚得闲郡以自逸,庸何伤?”既而德明亦不能伤也,时人重其操守。及资性清介,治尚简严,喜慰荐下吏,而乐道人之善。忌杭风俗轻靡,未尝事宴游。在杭未尝市物,惟置白乐天一集而已。

    (节选自《东都事略·李及传》)

    材料二:

    曹玮久在秦州,累章求代。上问王旦谁可代玮者,旦荐枢密直学士李及,上即以及知秦州。众议皆谓及虽谨厚有行,非守边之臣,不足以继玮。杨亿以众言告旦不答及至秦州将吏心亦轻之。会有屯驻禁军白昼夺妇人银钗于市中,吏执以闻。及方坐观书,召之使前,略加诘问,其人服罪。及不复下吏,亟命斩之,观书如故。将吏皆惊。 不日,声誉达于京师。亿闻之,复见旦,具道其事,谓旦曰:“向者相公初用及,外廷之议谓及不胜其任,及今材器乃如此,信乎相公知人之明也!”旦笑曰:“外廷之议,何其易得也。 夫以禁军戍边,白昼为盗于市,主将斩之,事之常也,乌足以为异政乎?旦之用及者,其意非为此也。夫以曹玮知秦州七年,羌人慑服,边境之事,玮处之已尽其宜矣。 使他人往,必矜其聪明,多所变置,败坏玮之成绩。 旦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谨守玮之规模而已矣。”

    (节选自《涑水记闻》卷六)

    1. (1)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杨亿以众A言B告C旦D不答E及至F秦州G将吏H心亦轻之。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荣枯,指使人穷达,与贾谊《过秦论》中“以愚黔首”的“愚”用法相同。 B . 前,指上前,与蒲松龄《狼》中“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的“前”用法不同。 C . 相公,在文中是对宰相的尊称。汉魏以来拜相者必封公,故有此称呼。 D . “以为异政乎”与“极天云一线异色”(《登泰山记》)两句中的“异”含义不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及任杭州知州时,对过杭使臣江德明未厚礼相待,僚佐提醒他,他也不以为意。 B . 奉命出使的江德明认为李及年事已高,不应该在事务繁重的杭州担任知州。 C . 李及担任秦州知州时,禁军轻视他是文人,在集市公然抢劫,李及将他正法。 D . 王旦推荐李及为曹玮的接班人,是因为王旦认为他不会自恃聪明,大加变革。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及老矣,诚得闲郡以自逸,庸何伤? 

      ②旦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谨守玮之规模而已矣。

    5. (5) 材料二中众人认为李及“谨厚有行”,请依据材料一分析李及这一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