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17高三上·江苏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村声

    老向

        没有声响,不足以表现寂静;没有寂静,也不足以显示声响。这种情理,在居住乡下的人们很容易悟出来。

        从太阳没有了说起吧:爱吵爱叫的孩子们,都像小麻雀似的各自回家去了。所有的街巷,一齐入了睡眠状态。完全黑夜自不待言,就是有月光的日子,那路旁的树影儿,也不会把孩子们喊出来再玩玩不是?偶尔,纯乎是偶尔,有个小贩在晚餐以后会来的喝一声“老豆腐开锅!”那声调又高又颤,好像一只带伤的秋雁,飞到东西,飞到南北,终于又飞回来;因为四周都让寂静给塞满了,没有它的去路。

        “雄鸡司晨”,仿佛是鸡祖宗留下的老例。然而定县的雄鸡,很有一些“祖宗不足法”的创造精神,它爱几时叫了就几时叫。它的鸣声很草率,大概它并不指望着震动天下,也不管那些“打夜作”的人们听了发生什么感想。它仿佛是对于这黑夜的寂静有些胆怯了,所以要试着叫一叫。

        俗谚说:“夜猫进宅,无事不来。”夜猫,俗名叫做秃枭。许多人家都把秃枭当作凶鸟,很厌恶它在深夜间大呼小叫的。本来夜里静得就有点死气,它的啸声仿佛使死气颤动起来,自然不免有些鬼气森森,无怪乎人们听了觉得有点毛骨悚然。我个人并不怎样讨嫌它;绕在我的住室前后的古树上,时常有一两只枭鸟夜鸣。在这无边寂静的秋夜,它的一声高啸,到底把寂静画了一个轮摩。

        在这并不“夜不闭户”的年头,夜间有比枭鸣更足以使人提心吊胆的声音,那便是群狗狂吠。自然,狗有时也会“咬空儿”,所谓为了要叫而叫的;但是据说大部分是“有所见而叫”,人们怎么能不惊心?在有许多村狗向着一个目标叫成了一片的时候,留心门户的人们,会爬到房上,相应的有一两声表示他有戒备的假咳漱。

        夜间的声音,不知道从哪一个时刻起便宣告结束。黎明,首先进村街的是一面“蓬蓬蓬”的破皮鼓。敲鼓,在北平是卖零碎木炭的唤头,在此间却成了卖豆腐的了。无论多么困倦的人,听了这破鼓晨声,若还赖在炕上,那便是村中加料的懒人,便会失掉许多街坊的同情。像我们这些按照钟点作息的人们,有时感到这面破鼓惊扰睡梦,心里很不高兴。可是既而一想,这只能怪自己起得太晚,怪不着别人。而且这面破鼓,不论冬夏,也不论风雨,比鸡叫还靠得住,天天准是黎明即到,默默之中有着报时钟的作用。

        晨鼓之外,这一个整天儿还有一种经常的声音,就是卖烧饼麻糖的那面小铜锣。乡下人们,要不是去瞧病人或是哄孩子,谁能那么不知物力艰难,随便拿起个烧饼来吃吃?好,这样儿,一时售不完,那卖烧饼的可有活儿干了。他好像一人吃着双工钱的更夫,由早到晚,由东铛铛到西,由南铛铛到北。最初我们觉得他简直是发疯,以为敲一两下,大家都听见就得了,何必

    那么不怕麻烦连续着敲?后来明白这道理了:说他深怕锣声一住,这个村庄便真个静得死过去,也许靠不住;说他自己忍不住这寂静,八成没有错儿。

        在寻常的日子,村子里再没有别的声音了。遇上城里大集的日子,有个把卖鸭梨的小贩,剩下了货底,在归途上路过这个村庄,也许顺便摆在街上吆喝两声。这时,许多人们不论买与不买,总要跑出街门来,看看,但是十集八集,这类小贩也未必来一回。

        村妇骂街,也不失为冲破沉寂的声音,可惜是也不常有。

        另外,在白天,碰巧了有“钱买杂皮”或是“猫皮狗皮换鞭梢”的小贩到了,村里的狗们一定会总动员去欢迎他,远远的向他狂吠致敬,也还有相当的热闹。

        晚饭以后,我们时常翻阅“皇历”,挑拣“诸事皆宜”的好日子,猜想会有谁家“娶儿嫁女”,会有一班吹鼓手来大闹一阵。及至到了那一天,并无此事,心里仿佛失掉些什么似的。

        有时觉得下雨也好,下雨可以听到檐前的滴水浙沥;刮风也好,刮风可以听到屋后的白杨萧萧。恰巧在这“春秋多佳曰”的季节,又少风无雨。

    深山古寺里的和尚,不肯蒲团静坐,养性修真,偏要去听听鸟叫,听听泉鸣;早晚还要轻叩木鱼,低诵经文;有了这一切还嫌不够,不时的还要笙管箫笛铙钹钟鼓的大吹大擂。以前我不懂这是什么出家人的道理,现在,我明白了。街上一个小孩子随便大嚷一声,不是都能把我叫出去么?

    1. (1) 文章开篇第一句有何作用?
    2. (2) 全文围绕题目写了多种声音,看似杂乱,实则有序,请分析文章的写作顺序。
    3. (3) 文章最后一节说“现在,我明白了”,结合全文,作者明白了什么?
    4. (4) 作者老向一直强调自己是“天生的乡下人”“仿佛连灵魂都包一层黄土泥”。本文的“乡土味儿”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探究。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 1. (2022高三上·芜湖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人民对优质文化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满足这种需求,市政部门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优质公共文化服务。近年来,在城市和乡镇的大街小巷,城市书房、文化驿站、乡村文化礼堂等公共文化空间层出不穷,这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探索了新路径。

    为更好发挥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一些地方因地制宜,进行了有益尝试。福州的“三坊七巷”、广州的永庆坊、潮州的牌坊街等,近年来开展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复保护工作,充分利用文化空间,保存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人们徜徉其间,能感受到城市的历史底蕴、风土人情,无形中增强了对城市的文化认同。当前,各地积极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国家文化公园等,反映出文化既是社会治理的对象和目标,也是社会治理的工具和路径。一方面,通过社会治理在全社会形成文化认同,有助于进一步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通过各类文化活动让人们受到文化的熏陶,能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社会善治。

    文化力量在乡村治理中也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这既强调了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性,也为确立乡村治理的文化内核指明了方向。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有助于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为乡村振兴培根铸魂。比如,一些地方通过建立村史馆、编辑整理村史、村志等,塑造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地标;一些地方深入阐发乡土文化中团结友爱、扶危济困等优良品德,发挥其道德教化、凝聚人心的功能;一些地方积极培育和发挥新乡贤的作用,强化新乡贤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并充分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等等。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寓文化于治理之中,进一步贴近群众,更好发挥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必能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摘编自张森《更好发挥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

    材料二:

    诵读诗书古籍、“打卡”文博场馆、听学传统戏剧、参与非遗体验成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穿汉服、听国风音乐、看国风动漫在中小学生中日渐流行。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儿童热衷于国风文化。伴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华文化影响力极大提升,青少年儿童在多渠道和多样态的文化涵育中时刻感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并主动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和创新转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青少年儿童的文化素质涵育需深入挖掘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在润物细无声中将中华文化基因根植于青少年儿童内心。而文化产品和服务正是进行青少年儿童文化涵育的重要工具,应通过喜闻乐见、“儿童友好”的表达形式、传播方式和服务模式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文化沁润,让“双减”政策的价值意涵落到实处。

    “双减”后的第一个暑假,在寓教于乐中讲授传统文化知识的网络动画片《故宫里的大怪兽》上线,全网播放量超过10亿。该剧原书作者常怡表示,“每个国家的孩子都应该有自己的童话故事,我想让自己的孩子能感受到中国的传统审美。有很多神奇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而不是非要去欧洲、美国找寻”。

    伴随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针对青少年儿童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日益多元,并呈现垂直化、细分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图书出版、演艺娱乐、影视、动漫、游戏、旅游等文化行业纷纷瞄准青少年儿童的市场蓝海,开发推出适配青少年儿童需求的文化产品。如儿童图书出版日益规模化、精品化和科学化,并逐渐形成了分级阅读的科学体系。除此之外,面向青少年儿童的音乐剧、舞台剧、话剧等演艺作品层出不穷,各类院团纷纷开设儿童专属的剧场和艺术节展。

    (摘编自中国传媒大学调研组《以文化浇灌助“双减”扎根》)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近年来开展的历史文化街区修复保护工作,有利于增强人们的城市文化认同感,是有效保存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方式之一。 B . 为更好发挥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既要认识到社会治理对于形成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也要把握文化熏陶潜移默化的特点。 C . 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儿童热衷于国风文化,这极大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焕发出新的时代魅力。 D . 《故宫里的大怪兽》取得网播量超10亿的成绩,主要得益于这一文化产品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适配青少年儿童的需求。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有助于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B . 将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相结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有助于增强乡民的文化自信。 C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需研究青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以他们喜欢的方式呈现,才能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D . 面向青少年儿童的演艺作品层出不穷,说明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已经显现垂直化、细分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3. (3)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 《史记·管晏列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B . 《三皇设言民不违论》:“服民以道德,渐民以教化。” C . 《司马温公行状》:“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D . 《礼记·乐记》:“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4.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5) 如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表达和创新转化?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2. (2022高三上·西安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四川忠县(现属重庆市)出土的手提鲜鱼等食材的陶俑,成都出土的表现案上持刀操作的陶俑,都是笑盈盈的。四川还出土过大量的说唱陶俑,动作夸张生动,表情兴高采烈,其快乐原因,大概也不乏庖厨经营的快乐和宴饮享受。出土的宴饮图像往往有乐舞场面形成的欢娱环境,人物形象从容曼妙,烘托出柔和安逸的气氛。蓝勇在《中国川菜史》写道:“汉代画像砖石中,以巴蜀地区的画像砖石尤为世俗化,其中特别是以宴乐烹饪题材偏多为特色……”他还认为“巴蜀社会中对饮食的关注度可能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晋代《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说“蜀之为国”,其地“尚滋味”“好辛香”。蓝勇对所谓“尚滋味”的理解,就是对较高层次消费生活的追求、对较高等级饮食质量的享用、对较高水准烹饪艺术的欣赏。这种“滋味”的品尝,是美好的生活体验,也是人幸福指数的表现。说到“好辛香”,自然离不开对川菜史上“蜀椒”的追溯。唐代《艺文类聚》卷八九引《范子计然》(相传成书于春秋时期)说:“蜀椒出武都,赤色者善。”西汉扬雄《蜀都赋》“木艾椒篱”,西晋左思《蜀都赋》“或蕃丹椒”,北魏的《齐民要术·种椒》关于“蜀椒”的文字,说明蜀人对“辛香”的偏爱。而这种偏爱,就是通过被今天称作花椒的“蜀椒、巴椒、川椒”等调味品的厨艺应用实现的。

    后来,辣椒传入中国,对传统川菜形成了显著的影响。《中国川菜史》考察诸多方志资料和民俗文化信息,注意到贵州及其相邻地区“清初开始食用辣椒”,“嘉庆以后,黔、湘、川、赣几省辣椒种植普遍起来”。乾隆十四年所修《大邑县志》卷三《物产》有关于辣椒的记载:“家椒、野椒、秦椒,又名海椒。”清代中叶至民国初年,川菜中使用辣椒,经历了“逐渐增辣增量过程”。徐心余《蜀游闻见录》记录清光绪年间饮食民俗:“惟川人食椒,须择极辣者,且每饭每菜,非椒不可。”

    除了从“辛香”到“麻辣”的历史变化而外,《中国川菜史》还注意了川菜系列中“动物类荤食菜品的开发利用”和“郫县豆瓣与传统川菜味型特征的形成”,以及“川酒”和“蜀茶”在巴蜀饮食生活中的地位等,并对“晚清传统川菜的代表性菜品”进行具体介绍,同时又就“民国以来传统川菜菜品的定型”进行了梳理说明。关于清末至民国时期“巴蜀饮食商业”的经营状况,作者考察了重庆、成都、自贡等28个地方饮食业的繁荣和商业的发展,描绘了多姿多彩且香气四溢的巴蜀饮食风味地图。有关“传统川菜内部亚菜系的出现”,作者分别就“成都帮”“重庆帮”“大河帮”“小河帮”“自内帮”等有所考论,分析了这一区域饮食文化生成和发育的“来龙去脉”。

    饮食史是社会生活史的重要内容。《中国川菜史》的作者蓝勇,任职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对于烹调真心热爱,曾发掘传统文献中的宝贵信息,开发出古川菜菜品,并参与组建餐饮服务企业,还创建了西南大学地方史研究所川菜文化研究室和烹饪实验室。

    如果更多的历史学家能在讨论王朝兴衰、执政得失、治国成败之外,关心普通人的生活、考察世俗文化、记述平民经济中的发明和创新、发现民众在柴米油盐日常中的喜好和快乐,也许可以使得学术事业更为丰满、充实,富有生活气息。

    (摘编自王子今《品味“辛”“辣”中的文化》)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四川出土的表现出欢娱情绪的陶俑都与饮食有关,这些都表明了蜀人的“尚滋味”。 B . 历史上蜀人偏爱“辛香”,而食用辣椒则始于清初,后来吃得越来越多,越来越辣。 C . 汉代的巴蜀地区画像砖石多有宴乐烹饪题材,表明当地人对饮食的关注度举世无双。 D . 辣椒传入我国后,川菜就逐渐以辣为主,《蜀游闻见录》记载只有四川人爱吃辣椒。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以出土文物为例证,直接引用了古代典籍中的史料来支撑观点,说服力强。 B . 第二段由《华阳国志》引出蜀地“尚滋味”“好辛香”的特点,并从这两方面来阐述。 C . 文章以《中国川菜史》为例,阐述了历史学家考察世俗文化更有学术意义的观点。 D . 文章对蓝勇的《中国川菜史》一书,有引述,有评论,做到了言之有据,评价中肯。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尚滋味”可理解为对较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享受和艺术欣赏,是美好的生活体验,表现了人的幸福指数。 B . 蓝勇编写的《中国川菜史》从时间的维度,系统地介绍了川菜的特点、演变、流派,具有丰富的生活气息。 C . 由于没有关心普通人的生活,不去考察世俗中民众的喜好和快乐,导致了历史学家的学术事业欠丰满充实。 D . 饮食史是社会生活史的重要内容,考察民众在柴米油盐日常中的喜好和快乐,可以挖掘出不尽的文化知识。
  • 3. (2022高三上·广东月考) 现代文阅读Ⅱ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刘建超

    那年刚立罢秋,老街人发现洛河上多了条摆渡船,摆渡船上的艄公被人称作“丑爷”。洛河依偎着十几里长的老街逶迤而过,浩浩荡荡经巩义汇入黄河。经过老街十几里的河段上却没有一座接通南北两岸的河桥。民国初期,军阀吴佩孚驻扎古城兵营期间,曾出资在洛河上建拱桥。桥修建了两年也未竣工,吴佩孚亲自上桥验工。夏季多雨,洛河水暴涨,桥两端被洪水冲断,桥被冲毁三孔。洪水过后,河道主流南移,北岸桥被搁浅。后来吴佩孚兵败撤离,老街人把这废桥残基称作“老吴桥”。

    老街人过河全靠艄公摆渡。

    老街在洛河上做摆渡营生的人也不多,一是做这生意得水性好,船摇得好,毕竟是载人带物,万一有个闪失都是要命的事。二是生意绑人,刮风下雨烈日炎炎都得候着过客,辛苦得很。

    丑爷不是长得丑,他的面部被烧伤的疤痕覆盖着,五官都变了形。从面相上看不出丑爷的年纪,可是从他健壮的体魄上可以看出他青春的状态。

    丑爷的摆渡码头搭建得与别人不一样。洛河上的摆渡码头都选在缓滩地段,老街人多绕路也得去码头乘船。丑爷的码头就建在老街人出入近便的河段。这里坡陡水急,丑爷在河两岸用原木各搭建起十几米长的码头栈桥,过河人通过栈桥就可以登船,安全方便。

    丑爷还在两岸的栈桥上各放置了一面铜锣,来人只要敲锣,丑爷的船就划到桥头。丑爷在激流中把摆渡船撑得四平八稳,很让船客们赞叹。

    开船时,丑爷吆喝一句:“坐稳,走咧——”船靠岸,丑爷再吆喝一声:“到咧,走稳——”丑爷船头,挂着一只箩筐。丑爷摆渡从不讲价钱,随人意愿,随便往箩筐里放钱,三分五分,一毛两毛从不计较。有的人身上没钱,放几个鸡蛋,放几把粗盐,有时是一个萝卜、一棵青菜。有的走得急,说一声"记个账啊,下次一起补"。

    丑爷也不搭话,随你来去。

    做摆渡的艄公大多住在河北岸,北岸是老街人口密集之地,往来客多。

    南岸荒芜冷清,丑爷却住在南岸,在堤坝旁搭建了个窝棚。闲暇时,丑爷开荒种地种菜,养着十几只芦花鸡。

    老街人都不大了解丑爷的来历,丑爷独身一人也从不与人多说话,老街人觉得丑爷挺神秘,于是就有了许多传说。

    有人说丑爷曾经是山灵寨的土匪,因为得罪了仇家,被人浇了汽油。幸亏他身手好,跳入洛河才保住了性命。后来改邪归正,才来到老街讨生活。

    还有人说丑爷是少林武僧,功夫了得。凭着一把大刀,砍得鬼子人仰马翻,结果被鬼子的火焰发射器烧着了,回到了老街。

    还有人说,亲眼见到丑爷救人,落水的人呼救,丑爷拿起长篙,双手一抖,便将落水的人挑出水面飞送到岸边。如若不会功夫能有这等本事?

    丑爷听惯了人们的议论,如河面上掠过的风,瞬间散去。

    雷电交加的雨夜,丑爷被急促的锣声惊醒。丑爷披着蓑衣来到码头,几个汉子抬着一个孕妇。小伙子撇着哭腔:"丑爷,去医院,我媳妇难产快不行了。"

    丑爷不搭话,跃身上船:"坐稳,走咧!"

    河水暴涨,浪大涌急。船在河中颠簸,船上的人心都悬着。丑爷却是镇定自若,长篙在手,左撑右擎,将船划向北岸。"到咧,走稳!"丑爷拴好船,抹一把脸上的雨水,缓缓舒出一口长气。

    孕妇送救及时,平安诞下个大胖小子。当爹的小伙子带着一篮子鸡蛋感谢丑爷,还说要给丑爷介绍个媳妇。

    丑爷摇摇头:"我这个模样,还不吓着了人家。"

    小伙子还认真了,立了冬,就把一个盲女带到丑爷的窝棚前。盲女是小伙子的远房表妹,从小就双目失明,跟着姥姥长大。年前姥姥去世,盲女也就无依无靠了。

    盲女在丑爷的窝棚里住下了。

    白天,盲女和丑爷一个锅里搅稀稠,晚上,盲女睡在木板床上,丑爷躺在稻草窝里。有雷声的夜晚,盲女嚷着害怕,依偎在丑爷的草窝里。盲女抚摸着丑爷的面颊,抚摸着丑爷胸前后背的伤疤。

    丑爷说:"旧伤总是要复发,我是快要走的人了,不能耽误了你。"丑爷护着盲女直到天明。

    开春,丑爷在窝棚旁准备脱坯盖房,政府开始在洛河上修建大桥。丑爷的三间土坯房盖好,洛河大桥也竣工通行了。

    洛河上有了宽敞舒适的大桥,老街人过河就不用摆渡船了。丑爷也把船推到房前院子里,闲置了。

    每年春上,丑爷都要把木船细致地打磨打磨,再刷上桐油漆。不在洛河上摆渡了,丑爷的身子骨也一年弱似一年。那年,洛河水涨,两岸的油菜花开得正艳,天空一片年轻的蓝。丑爷和盲女把船推入河边,丑爷艰难地登上船,静静地躺下。盲女伫立在岸边,撕裂着嗓子喊道:"坐稳,走咧——"木船如一片落叶、随河水向东漂去。

    盲女对来人说,丑爷旧疾复发,他把积攒的钱物留给盲女,说自己要回家了。丑爷告诉她,丑爷的名字叫天赐。

    老街人吃了一惊,天赐?那可是当年老街天赐码头的东家啊。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于“老吴桥”来历的介绍交代了丑爷在洛河老街河段摆渡的原因,为后文交代丑爷毁容

      提供猜测的空间。

      B . “坐稳,走咧——”“到咧,走稳——”,两句吆喝既表现了丑爷摆渡技术很纯熟,也侧面反映了他寡言少语的孤僻性格。 C . 丑爷面对有关他身世的各种猜测,“如河面上掠过的风,瞬间散去”,形象地表现了他对此

      淡然处之的平和心态。

      D . 小说在情节结构上的安排颇具特色,结尾对丑爷的身世进行揭秘,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

      无限的想象空间。

    2. (2) 关于文中丑爷身世经历的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有人说丑爷曾经是土匪,因得罪仇家而被烧毁容,这也许只是人们的臆想。 B . 有人说丑爷是少林武僧,凭借功夫和鬼子交过手,流露出对他的崇敬之情。 C . 有人说亲眼见过丑爷救助落水之人,将过程描述得活灵活现,可信度非常高。 D . 丑爷最后诱露了自己的真实名字,终于解开了老街人的疑惑,情节颇富戏剧性。
    3. (3) 丑爷虽因五官被烧伤而容貌丑陋,但他在摆渡生涯中却表现出了很多美好的品性。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 (4) 小说的结尾描述了丑爷因旧疾复发,便躺在船上随河水向东"回家"的情景,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效果?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