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综合题
  • 1. 阅读《记念刘和珍君》全文,完成题目。

    1. (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可抑制。 B . 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作者对烈士的痛心的忆念,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因而作者发出愤怒的控诉。 C . 作为革命家、思想家,作者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始终没有停止深沉地思索烈士死难的意义。 D . 本文既抨击敌人,歌颂烈士,又激励世人;既回忆烈士的事迹,又评述徒手请愿,更揭露出敌人的恶行,粉碎谰言,发人深省。
    2. (2) 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鉴赏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第二部分两次强调“必要”,运用反复手法,突出了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来安排思路的。 B .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将更奋然而前行”这句话是个并列复句,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 C . 作者引用陶渊明的诗,表明作者的态度:他认为请愿收效甚微,对社会几乎没有影响。 D . 文章先对斗争的方式进行理性反思,再肯定烈士的勇毅对于将来的意义,全文收束在高昂的斗争精神上。
    3. (3) 本文中,作者两次写“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又接着写“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样几乎完全相同的语句接连出现了三次。三次“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中的“必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也”针对什么而言?“正”又怎么理解?
    4. (4) 第六部分中“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深刻含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