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一上·眉山期末)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文本一:

    晏子饮景公酒,令器必新,家老曰:“财不足,请敛于民。”晏子曰:“止。夫乐者,上下同之,故天子与天下,诸侯与境内,自大夫以下各与其僚,无有独乐;今上乐其乐,下伤其费,是独乐者也,不可。”

    景公取爵毂①,毂弱故反之,晏子闻之,不待请而入见,景公汗出惕然。晏子曰:“君胡为者也?”景公曰:“我探爵彀,毂弱故反之。”晏子逡巡北面再拜而贺之:“吾君有圣王之道矣。”景公曰:“寡人入探爵毂,毂弱故反之,其当圣王之道者,何也?”晏子对曰:“君探爵毂,毂弱故反之,是长幼也;吾君仁爱,禽兽之加焉,而况于人乎?此圣王之道也。”

    景公睹婴儿有乞于途者,公曰:“是无归矣?”晏子对曰:“君存何为无归,使养之,可立而以闻。”景公游于寿宫,睹长者负薪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为守国之本也令君爱老而恩无不及乃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景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节选自《说苑·贵德》,有删改)

    文本二:

    晏子没十有七年,景公饮诸大夫酒,公射出质②,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太息,播弓矢。弦章入,公曰:“章!自吾失晏子,于今十年有七,未尝闻吾不善,今射出质,而唱善者若出一口。”弦章对曰:“此诸臣之不肖也,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犯君之颜色,然而有一焉。臣闻之,君好之,则臣服之;君嗜之,则臣食之。”公曰:“善。今日之言,章为君,我为臣。”是时海人入鱼,公以五十乘赐弦章。弦章归,鱼乘塞途,抚其御之手曰:“曩之唱善者,皆欲若鱼者也。昔者晏子辞以正君,故过失不掩。今诸臣谄谀以干利,故出质而唱善,如出一口。今所辅于君未见于众,而受若鱼,是反晏子之义而顺谄谀之欲也。”故辞鱼不受。君子曰:“弦章之廉,乃晏子之遗行也。”

    (节选自《郁离子》,有删改)

    【注释】①爵彀:一种待哺食的小雀鸟。爵通雀。②质:箭靶。

    1. (1) 文本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必须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乐贤A而哀B不肖C为D守国E之本F也G今君爱老H而恩I无不J及K乃L治国之本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伤,损害。与《出师表》中“以伤先帝之明”的“伤”意思不同。 B . 薪,指柴火。与成语“曲突徙薪”中的“薪”的意思不同。 C . “老弱之不养”与《劝学》中“爪牙之利”的语法结构相同。 D . 见,指了解、懂得。与《登泰山记》中“稍见云中白若樗蒲”的“见”意思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晏子请景公喝酒,要求使用新的酒器盛酒,家臣谏言家中财力不够,要到百姓处收敛钱财,晏子让他放弃这种想法。 B . 齐景公探取嗷嗷待食的幼鸟,幼鸟弱小,又将它送回鸟巢。晏子知道此事后,入宫拜见景公,景公惊出一身冷汗。 C . 齐景公命官吏赡养贫穷的长者,采纳晏子提出的守国、治国的具体措施,使老弱鳏寡都能得到妥善的安置。 D . 齐景公射箭而未中箭靶,诸大夫众口一词称赞,弦章的分析直指要害,认为诸大夫因为惧怕景公而阿谀奉承。
    4. (4) 把文本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君仁爱,禽兽之加焉,而况于人乎?

      ②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犯君之颜色。

    5. (5)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卷四》中认为“人君者,人所归也。”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齐景公的“人君”品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