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上·金华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绍兴到西兴本有汽油船。我因急于来杭,又因年来逐逐于火车轮船之中,也想“回到”航船里,领略先代生活的异样的趣味;所以不顾亲戚们的坚留和劝说(他们说航船里是很苦的),毅然决然的于下午六时左右下了船。有了“物质文明”的汽油船,却又有“精神文明”的航船,使我们徘徊其间,左右顾而乐之,真是二十世纪中国人的幸福了!

    航船中的乘客大都是小商人,两个军弁是例外。满船没有一个士大夫,我区区或者可充个数儿,——因为我曾读过几年书,又忝为大夫之后——但也是例外之例外!真的,那班士大夫到哪里去了呢?这不消说得,都到了轮船黑去了!士大夫虽也擎着大旗拥护精神文明,但千虑不免一失,竟为那物质文明的孙儿,满身洋油气的小顽意儿骗得定定的,忍心害理的撇了那老相好。于是航船虽然照常行驶,而光彩已减少许多!这确是一件可以慨叹的事;而“国粹将亡”的呼声,似也不是徒然的了。呜呼,是谁之咎欤?

    (节选自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1. (1) 下列句子中的“徘徊”和文中加点的“徘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我徘徊在清冷的月光下寻觅桂树散发出来的丝缕清香。 B . 徘徊者变成同意者,反对者变成徘徊者。 C . 西看看夕阳,东望望山影,我徘徊而不忍去。 D . 这个厂每月的产值一直在三百万徘徊。
    2. (2) 词语在语境中会带有特定的感情色彩,请以“孙儿”“老相好”两词为例进行分析。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改成“那班士大夫真的不消说都到了轮船里去了”,语义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