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一上·宁波期末)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材料一: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①。而辙也未之见焉。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节选自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有删改)

    材料二: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岂不以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 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王公大人皆许与气义。此畴曩②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君侯制作侔③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而君侯亦荐一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白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发,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之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

    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白谟猷筹画安能自矜?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幸推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

    (李白《与韩荆州书》,有删改)

    【注】①方叔、召虎:都是周宣王时大臣,曾先后出征,建立战功。②畴曩:过去,往昔。

    ③侔:相等。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 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且A人非B尧舜C 谁能D尽善E白 F 谟猷G筹画H安能自矜?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通习”指全面学习,和《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通习”含义相同。 B . “吐握”的“吐”和《短歌行》中“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的“吐哺”含义不同。 C . “诸侯”一词原来可指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君主,选文中这里指代了地方高官。 D . “下车”在这里意为官吏到任,这和现代汉语中的常用的“下车”一词含义不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辙认为人应当了解广大的天地以增益自我,所以他游历四方。此外,他还希望能够一睹贤人风采,得到韩太尉的赐教。 B . 为了得到赏识,苏辙赞美韩太尉有周公、方叔的风范,李白称韩荆州是国家才能最优秀的人,二人全都极尽阿谀谄媚之词。 C . 李白在文中一一列举了王子师、山涛等前代被人称赞的举荐人才的例子,是希望韩荆州也能和那些人一样可以举荐自己。 D . 在文章的最后,李白以青萍宝剑、结绿美玉为喻,希望韩荆州能够像善相剑的薛烛、善识玉的卞和那样发现自己的才能。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5. (5) 材料二的第2、3段中,李白是如何向韩荆州推荐自己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