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书愤 【南宋】陆游                                   蜀相 【唐】杜甫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陆游写《书愤》时62岁,被黜,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杜甫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他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定居成都后,探访诸葛武侯祠有感而写。

    1. (1) 出版社准备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可以同时收录这两首诗的一书是(   )
      A . 《咏怀诗选》 B . 《咏史菁华》 C . 《古诗选集》 D . 《律诗集萃》
    2. (2) 对上面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陆诗“楼船”两句用名词性短语形成诗句,描述两幅雄壮苍凉的战场画卷。 B . 陆诗全诗紧扣“愤”字,既表现年轻时的壮志雄心,又暗示今日的意志消沉。 C . 杜诗中“柏”这个意象有象征意义,使人联想到诸葛亮的精神。 D . 杜诗中诗人虽面对春意盎然的景象,却产生了一种哀愁惆怅的感觉。
    3. (3) 两首诗都写到了“出师”,用意有何不同?请引用重点句子加以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