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三上·西安期末)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小题。

    山水画的真正独立,似乎应在中唐前后。随着社会生活的重要变化和宗教意识的逐渐衰淡,人世景物从神的笼罩下慢慢解放出来,逐渐获有了自己的现实性格。正如人物、牛马从宗教艺术中分化出来而有了专门画家一样,山水、树石、花鸟也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而被抒写赞颂。

    审美趣味和美的理想由具体人事转到自然山水,当然不是一件偶然事情。它是历史行径、社会变异的间接而曲折的反映。与中唐到北宋进入后期封建制度的社会变异相适应,地主士大夫的心理状况和审美趣味也在变异。经过中晚唐的沉溺声色繁华之后,士大夫们一方面仍然延续着这种沉溺,同时又日益陶醉在另一个美的世界之中,这就是自然风景山水花鸟的世界。自然对象特别是山水风景,作为这批人数众多的世俗地主士大夫居住、休息、游玩、观赏的环境,处在与他们现实生活亲切依存的社会关系之中。而他们生活的时代既不再是在门阀士族压迫下要求奋发进取的初盛唐时代,也不同于六朝贵族的掠夺开发时期。他们的现实生活反映了一种满足于既得利益,希望长久保持和固定,从而将整个封建农村理想化、牧歌化的心情、思绪和观念。

    门阀士族以其世袭的阶层地位为荣,世俗地主则以官爵为荣。这两个阶级对自然、农村、下层人民的态度并不完全一样。不同于少数门阀贵族,经由考试出身的大批士大夫常常由野而朝,由农而仕,由地方而京城,由乡村而城市。这样,丘山溪壑、野店村居倒成了他们的一种心理需要的荣华富贵的补充和替换,一种情感上的回忆和追求,从而对这个阶层具有某种普遍的意义。除去技术因素不计外,这也正是山水画不成熟于庄园经济盛行的六朝,却反而成熟于城市生活相当发达的宋代的缘故。这正如欧洲风景画不成熟于中世纪反而成熟于资本主义阶段一样。中国山水画不是门阀贵族的艺术,而是世俗地主的艺术。这个阶层不像门阀贵族与下层人民那样等级森严、隔绝严厉,这种社会阶层的特征也相当清晰地折射在中国山水画上:人与自然那种娱悦亲切和牧歌式的宁静,成为它的基本音调。即使点缀着负薪的樵夫、泛舟的渔父,这也依然只是一幅掩盖了人间各种痛苦和不幸,懒洋洋、慢悠悠的自然经济下农村的理想图画。

    与现实生活相适应的哲学思潮,则可说是形成这种审美趣味的主观因素。禅宗从中晚唐到北宋愈益流行,其教义与中国传统的老庄哲学对自然的态度有相近之处,它们都采取了一种准泛神论的亲近立场,要求自身与自然合为一体,希望从自然中吮吸灵感或了悟,来摆脱人事的羁縻,获取心灵的解放。千秋永在的自然山水高于转瞬即逝的人世奢华,顺应自然胜过人工造作,丘园泉石长久于院落笙歌……它们构成了中国山水画发展成熟的思想条件。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1. (1) 下列关于“中国山水画”的表述,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唐前后,社会生活发生了重要变化,宗教意识也逐渐衰淡,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被抒写赞颂,于是中国山水画诞生了。 B . 中国山水画折射出当时人们的一种情绪和观念:既满足于既得利益,希望长久保持和固定,并将整个封建农村理想化、牧歌化。 C . 中国山水画是自然经济农村的理想图画,掩盖了人间各种痛苦和不幸,从画中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的等级和隔绝。 D . 中国山水画的审美趣味是历史行径、社会变异的间接而曲折的反映,也与当时流行的哲学思潮相关。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门阀士族和世俗地主都把自然山水作为普遍的心理需要和情感回忆,但他们对自然、农村、下层人民的态度却完全不一样。 B . 中晚唐耽于声色繁华,后代的士大夫们既延续这种沉溺,又拓展了自己的审美空间,这可以证明审美趣味随时代而变化,。 C . 和欧洲风景画成熟于资本主义阶段的情况进行类比,这有助于解释中国山水画为何成熟于城市生活相当发达的宋代。 D . 第一段总领全文,简述山水画得以独立与社会生活、宗教意识的变化密切相关。
    3. (3) 下列题画诗,与材料一画线句中的“基本音调”最契合的一项是( )
      A .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B . 寒玉萧萧风满枝,新泉细火待茶迟。自惊岁暮频临镜,只恐红颜减旧时。 C . 水影山光翠荡磨,春风波上听渔歌。垂垂烟柳笼南岸,好着轻舟一钓蓑。 D . 丑石半蹲山下虎,长松倒卧水中龙。试君眼力看多少,数到云峰第几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