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三上·顺义月考) 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一直非常注重劳动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劳动教育智慧。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劳动,崇尚劳动。《颜氏家训·涉务篇》中,颜之推尖锐地批判了当时一些士大夫子弟养尊处优、脱离劳动的作风,告诫子孙:“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在颜之推看来,通过农业生产劳动体验农事的艰辛,可使人珍惜粮食、重视农业劳动。他在《治家》篇中说:“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植之物也。”颜之推熟悉农业生产,他列举了诸多稼穑种植中的农事,意在教导子弟要能守农桑本业,希望自己的儿孙要了解生产劳动。

    中华民族素以勤劳著称于世。家庭成员辛勤劳作,不好吃懒做,不好逸恶劳,整个家族才会蒸蒸日上。宋代叶梦得教导家人黎明即起,将与生活有关之家务及时料理,切勿怠惰,否则,“今日姑待明日,则费事损业,不觉不知,而家道日耗矣”。清代名臣曾国藩在教育子孙时指出,曾家治家要义为“早、扫、考、宝、书、蔬、鱼、猪”,强调家中无论老少男妇,“总以勤劳为第一义,谦谨为第二义。劳则不佚,谦则不傲,万善皆从此生矣”。他以切身的体验劝勉曾家后辈子女,“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曾国藩认为勤劳与个人生活、家庭兴衰息息相关。清代甘树椿在《甘氏家训》中也说:“兴家之事多途,未有不自勤劳始者也,故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可见,勤则家兴人通,惰则家衰人穷。

    古人一向认为,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要从孩子小时候做起。清康熙六十年进士王士俊在《闲家编》中说:“教子而不在幼时,可乎?是以朱子《小学》,必先洒扫应对之节。”还明确指出如何洒扫,“以木盘置水,左手持之,右手以竹木之枝,轻洒堂中”,“扫毕,敛尘于箕,出弃他所”,教育子弟从小就要在劳动中养成注重细节、严谨专注的品质。

    (取材于徐海娇等相关文章)

    材料二

    劳动教育在我国形成了优良的传统,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也应该有新的追求。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学校要注重劳动教育的系统化、课程化,可以开设劳动课程,编写劳动教材。学校在开设课程时,应根据学段特点,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

    新时代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正在重塑各行各业的形态,正在深刻改变社会生活、改变世界。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要注重“劳动教育+科技”的深度融合,避免劳动教育变成某种生活技能的单纯机械训练,要关注互联网思维、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感受劳动之美。人工智能驱动劳动教育认知模式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可以让学生在虚拟的平台开展劳动知识学习和劳动实践。同时,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的劳动平台,体验劳动情境,获得劳动知识,进而提高其在实践生活中的劳动技能。融入了先进科技手段的劳动教育课程,将更加符合新时代的育人要求,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劳动教育事关国家发展大计,社会力量必不可少。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协调和引导企业公司、工厂农场等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开放实践场所,支持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新型服务性劳动,使学生与普通劳动者一起经历劳动过程。鼓励高新企业为学生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提供支持。群团组织以及公益组织要组织动员相关力量搭建活动平台,共同支持学生开展公益劳动。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劳动教育,让我们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让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劳动光荣成为共同的价值观。

    (取材于王海建等相关文章)

    1. (1)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人自古重视耕读传家。 B . 有些士大夫熟悉生产劳动。 C . 家训都以教导子弟参加劳动为目的。 D . 劳动是人修养品德的一个重要途径。
    2. (2)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颜之推严厉地批评颜氏子孙不事劳作,脱离劳动。 B . 叶梦得告诫家人如果怠惰拖延,将导致家道衰落。 C . 曾国藩认为,只要勤劳、谦谨就能成为一代名臣。 D . 王士俊写《闲家编》主要目的是教子弟如何洒扫。
    3. (3) 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新时代劳动教育不能等同于传统劳动教育。 B . 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注重与科技深度融合。 C .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在虚拟情境中开展的。 D . 新时代劳动教育应符合时代育人新要求。
    4. (4) 根据材料二,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可以自由决定劳动课程。 B . 某校可利用VR技术安排学生模拟汽车修理过程。 C . 学校的生物课程可安排粮食种植等教学内容。 D . 职业院校可以邀请“劳模”下校开展劳动教育。
    5. (5) 在立足传统劳动教育的基础上,如何开展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