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三上·河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凡骑兵与步兵战者,若遇山林、险阻、陂泽之地,疾行急去,是必败之地,勿得与战。欲战者,须得平易之地,进退无碍,战则必胜。法曰:“易地则用骑。”《五代史》:唐庄宗(晋王李存勖)救赵,与梁军相拒于柏乡五里,营于野河北。晋兵少,梁将王景仁将兵虽多,而精锐者亦少。晋军望之色动。周德威其众曰:“此汴、宋佣贩耳。”退而告之庄宗,曰:“梁兵甚锐,未可与争,宜少退以待之。”庄宗曰:“吾提孤兵出千里,利在速战。今若不乘势而急击之,使敌知我众寡,则计无所施矣。”德威曰:“不然。赵人皆能城守而不能野战;吾之取胜,利在骑兵。平原旷野,骑兵之所长也。今吾军于河上,迫近营门,非吾用长之地也。”庄宗不悦,退卧帐中,诸将无敢入见者。德威乃谓监军张承业曰:“王怒老将。不速战者,非怯也。且吾兵少而临贼营门所恃者一水隔耳使梁得舟筏渡河吾无类矣。不如退军鄗邑,诱敌出营,扰而之,可以策胜也。”承业入言曰:“德威老将知兵,愿无忽其言。”庄宗遽起曰:“吾方思之耳。”已而,德威获梁游兵,问景仁何为?曰:“治舟数百,将以为浮梁。”德威乃与俱见庄宗,庄宗笑曰:“果如公所料。”乃退军鄗邑。德威乃遣骑三百,扣梁营挑战,自以劲兵三千继之。景仁怒,悉以其军出,与德威转斗数十里,至于鄗南,两军皆阵。梁军横亘六、七里。庄宗策马登高,望而喜曰:“平原浅草,可前可却,真吾制之地也。”乃使人告德威曰:“吾当为公先,公可继进。”德威谏曰:“梁军轻出而远来,与吾转战,其来既速,必不暇赍粮糗;纵其能赍,有不暇食。不及日午,人马饥渴,其军必退。退而击之,必获胜焉。”至申时 , 梁军中尘起,德威鼓噪而进,梁军大败。

    (选自《百战奇略·骑战》)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且吾A兵少而临贼B营门C所恃者D一水E隔耳F使梁得舟筏G渡河H吾无类矣。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勉,劝说,鼓励,和成语“勉为其难”中的“勉”意思不同。 B . “扰而劳之”和“忧劳可以兴国”两句中的“劳”意思用法相同。 C . “真吾制胜之地也”和“高处不胜寒”两句中的“胜”意思不同。 D . 申时,古时用十二地支纪时,申时对应现代时间是15:00—17:00。
    3. (3)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晋王带兵救援赵王,听取周德威暂退鄗邑的建议后,在鄗南用骑兵取得胜利,证明了“易地则用骑”的用兵之道。 B . 梁军虽然人数众多,但精锐不多,即使这样晋军仍生胆怯心理,后在周德威的带领下,晋军引蛇出洞,大败梁军。 C . 周德威、张承业等诸位将领均不赞同晋王乘势急击、速战速决的打法,晋王因此很不高兴,退卧帐中,独自思考。 D . 周德威料事如神是胜利的关键,他根据实际情况对王景仁可能采取的行动进行预判,基本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已而,德威获梁游兵,问景仁何为?曰:“治舟数百,将以为浮梁。”

      ②梁军轻出而远来,与吾转战,其来既速,必不暇赍粮糗;纵其能赍,有不暇食。

    5. (5) 周德威建议唐庄宗退军鄗邑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