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三上·南通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按照中国的传统,学习哲学不是一个专门的行业,人人都应当读经书,正如在西方传统看来,人人都要进教堂。读哲学是为了使人得以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有些哲学著作,像孟子的和荀子的,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它们的表达还是不够明晰。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甚至在上面提到的孟子、荀子著作,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还是有过多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

    一个人若不能读哲学著作原文,要想对它们完全理解、充分欣赏,是很困难的,对于一切哲学著作来说都是如此。这是由于语言的障碍。加以中国哲学著作富于暗示的特点,使语言障碍更加令人望而生畏了。中国哲学家的言论、著作富于暗示之处,简直是无法翻译的。只读译文的人,就丢掉了它的暗示,这就意味着丢掉了许多。

    一种翻译,终究不过是一种解释。比方说,有人翻译一句《老子》,他就是对此句的意义作出自己的解释。但是这句译文只能传达一个意思,而在实际上,除了译者传达的这个意思,原文还可能含有许多别的意思。原文是富于暗示的,而译文则不是,也不可能是。所以译文把原文固有的丰富内容丢掉了许多。《老子》《论语》现在已经有多种译本。每个译者都觉得别人的翻译不能令人满意。但是无论译得多好,译本也一定比原本贫乏。需要把一切译本,包括已经译出的和其他尚未译出的,都结合起来,才能把《老子》《论语》原本的丰富内容显示出来。

    (摘编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有删改)

    材料二

    “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本身可以溯源于三十年代金岳霖《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中所区分的“在中国的哲学史”还是“中国哲学的史”。尽管对人生意义、生活价值以至宇宙本源等等问题有同样的兴趣和探求,但中国并无西方的哲学(philosophy)。儒、道均是半哲学、半宗教。它们强调的是“践履”,“工夫即本体”不只是哲学命题,而更是实践法规。宋明理学不仅有“半日读书”,明辨义理,而且还有“半日静坐”,修心养性。儒家的修、齐、治、平,主要不是哲学思辨,孔、孟、程、朱、陆、王也大不同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但自胡适、冯友兰用西方框架剪裁中国材料编写“哲学史”以来,随后又由侯外庐、冯契、牟宗三等人或用唯物唯心,或用范畴演进,或用“智的直观”等来阐释、编写,已形成了数十年来的学术常规。它在理出一套逻辑理路,廓清传统思想和概念的模糊含混、缺乏系统上大有功绩,却产生了可能有失传统真相的问题。最近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巨著也表明朱熹等所谓“哲学家”真正关切和论辩的,主要并不在于形上心性,而仍在现实政治,仍是政治文化,这便颇有异于牟宗三等现代新儒家以纯粹西方哲学模式描画出来的宋明理学。实际上,在西方哲学史课本中,无论亚里士多德或洛克,可以一字不提他们重要的政治思想;而在中国“哲学史”的课本,无论孔、老以及他人,不谈“礼”“仁”等政治思想, “哲学”即无从谈起。离开“不忍人之政”,孟子的“不忍人之心”无所着落。玄学和理学的种种“哲学”讨论,也总是紧密与现实伦常政治和个体修身教导缠在一起。所以,即使同样说“爱智”(哲学一词“本义”),中国所“爱”的“智”恐怕与希腊也并不全同。这一切似乎表明,在接受了一百年的欧风美雨之后,中国思想学术界在重新反思,在开始追寻真正属于自己的传统阐释。A中国有思想无哲学 , 德里达近年访问中国重申这一断言,曾引起好些人作黑格尔式的理解而备感愤慨。其实,B无哲学,有何妨所以另一批人将“中国有哲学”称之为“汉话胡说”。

    从思想领域的语言说,这是如何更准确而不是套用西方框架来阐释传统,但又不回避使用以西方词汇为基本工具的现代语言。我们不必追随马一浮。马游学美国,且有译著,却拒绝现代通用语言,坚持沿袭理、气、道、心等等传统词汇来谈自己的儒家“六艺论”。此路难通,已成史实。所以,出路只能是:在接受普世性的现代哲学词汇和语言的同时,注意这些语言、词汇、概念、范畴使用到中国文化上所具有的局限和缺失,从而注意更好地进行准确把握和解释阐说。“哲学”一词未可废,“本体论”“现象”“本体”“形而上学”“超验”等等也仍需采用,尽管中国向无Being问题,也少“超验”观念,“本体”与“现象”并不两分。相反,灵肉不分、一个世界、情理交融、天人合一以及重功能大于重实体,重过程大于重存在,申说“过犹不及”的“中庸”辩证法等等,却是来源于“巫史传统”的实用理性的本性所在。揭示这些“本性”,了解自己传统,可能有助于建立中国的现代性或后现代性。

    (摘编自李泽厚《思想史的意义》,有删改)

    1. (1)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学习中国哲学时,要想完全理解、充分欣赏哲学著作,就必须联系著作中的暗示内容,不能只读译文。 B . 中国哲学学术常规采用西方框架剪裁方式,虽理出了一套逻辑理路,但产生了可能有失传统真相的问题。 C . 余英时在《朱熹的历史世界》中关切和论辩的重点是现实政治,与现代新儒学家描画出的宋明理学相似。 D . 马一浮拒绝用现代通用语言,而坚持沿袭理、气、道、心等传统词汇来阐释儒家传统,已被证明走不通。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古代哲学的语言不够明晰、富于暗示,这与他们表达思想的习惯和方法有密切关系。 B . 尽管中国与西方在某些问题上有着同样的兴趣和探求,但其哲学思想却更强调实践法规。 C . 中国“哲学史”课本中对“哲学”的探讨常常与现实伦常政治、个体修身教导紧密联系。 D . 研究并揭示“巫史传统”的实用理性的本性,可能有助于建立中国的现代性或后现代性。
    3. (3) 下列语句,不能体现材料中冯友兰所说的中国哲学著作表述风格的一项是( )
      A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B . 蜒填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老子四章》) C .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D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4. (4) 文中A、B两处的“无哲学”内涵有何不同。
    5. (5) 为什么中国古代哲学在现代很难准确阐释,请结合材料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