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上·梅河口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二十四年春,穆叔晋。范宣子逆之,问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穆叔未对。宣子曰:“昔匀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其是之谓乎!”穆叔曰:“以豹所闻,此之谓世禄,非不朽也。鲁有先大夫曰减文仲,既没,其言立。其是之谓乎!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 , 此之谓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枋,世不绝祀,无国无之。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

    (节选自《左传》)

    材料二: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节选自欧阳修《送徐无党南归序》)

    1. (1)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停顿处的字母依次填入下面的方框内。

      修A于身矣B而C不施D于事E不见F于G言H亦可也。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如,意思是“去”,与《<论语〉十二章》中“如其礼乐”中的“如”意思不同。 B . 废,意思是“废弃、停止”,与成语“废寝忘食”中的“废”字意思相同。 C . 所以,意思是“……的原因”,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中“所以”含义不同。 D . 诗书,指《诗经》《尚书》,与《礼记》《乐经》《春秋》合称五经。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范宣子认为句之祖世代不绝,可谓不朽,而穆叔则不赞同,认为这只能算世禄,不能算不朽。 B . 穆叔认为保姓受氏,守护宗庙,祭祀不绝,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这种情况,这“禄之大者”。 C . 在欧阳修看来,虽然圣贤与草木鸟兽一样,终究化为腐朽,但是圣贤德、功、言将会不朽。 D . 欧阳修认为颜渊之所以能不朽,不在于他的德行,也不在于他的功业,而在于其不朽的言论。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鲁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没,其言立。

      ②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5. (5) 穆叔与欧阳修对“不朽”的认识有哪些相同之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