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三上·遂平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创造性叛逆”是对文学翻译特征的一个很恰切概括。文学翻译有两个层面。一是语言转换层面。在这一层面,强调语言转换的等值,追求译作对原作在各方面的忠实,再现原作的精神风貌、文学意蕴和语言特色。二是文学再创造的层面。这一层面指译者将原作者所创造的意象、意境、艺术风格等等,通过译者的解读、体会再度传达出来,是在原作规定的有限范围内的再度创作。虽然译者在主观上努力追求全面再现原作,但实际上不可能完全做到。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译者的文化心理、文化价值取向、个人的审美心理、文学气质、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都会影响对译作的“全面忠实”再现。特别是,如果译者出于政治、意识形态、审美或道德等方面的原因,有意误译原作,这样,翻译的叛逆和再创造的特征就会更明显。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文学翻译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而总是处于一定的文化语境之中。译语文化中的政治、意识形态、文学观念、经济等因素,不仅影响译者的翻译选择、过程和策略,也影响译作的文学意义及其接受。

    (摘编自查明建《译介学:渊源、性质、内容与方法—兼评比较文学论著、教材中有关“译介学”的论述》)

    材料二: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有多种表现,但概括起来不外乎两种类型:有意识型和无意识型。具体的表现有以下四种:

    个性化翻译。译者,尤其是优秀的译者,在从事文学翻译时大多都有自己信奉的翻译原则,并且还有其独特的追求目标。譬如同样是拜伦的诗,马君武用七言古诗体译,苏曼殊用五言古诗体,而胡适则用离骚体。不同的诗体不仅赋予拜伦的诗以不同的中文面貌,更重要的是,它们还塑造了彼此不同的诗人拜伦的形象。

    误译与漏译。绝大多数的误译与漏译属于无意识型创造性叛逆。例如英译者在翻译陶诗《责子》中“阿舒已二八”一句时,把它译成了“阿舒十八岁”。他显然不懂汉诗中的“二八”是十六岁的意思,而自作聪明地以为诗中的“二八”是“一八”之误。这样的误译造成了信息的误导。与此同时,还存在着有意的误译。譬如苏联作家阿,托尔斯泰的名作三部曲《苦难的历程》的英译名是《RoadToCalvary》(译成中文为《通往卡尔瓦利之路》),这里英译者故意用一个含有具体象征意义的地名“Calvary”(出典自《圣经》,系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的地方)代替了俄文中那个泛指“苦难、痛苦”的普通名词MyKи。漏译也分无意与有意两种。无意的漏译多为一言半语,通常未产生什么文学影响。有意的漏译即节译,我们将在下面予以分析。节译与编译。造成节译与编译的原因有多种:为与接受国的习惯、风俗相一致,为迎合接受国读者的趣味,为便于传播,或出于道德、政治等因素的考虑,等等。例如我国早期翻译家伍光建在翻译法国大仲马的《侠隐记》(现通译《三个火枪手》)时,压缩或节略景物描写与心理描写,凡与结构及人物个性没有多大关系的语句、段落、议论、典故等统统删去,把原作差不多删掉三分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而言,编译也是一种节译,编译者与节译者一样,旨在理清原著的情节线索,删除与主要情节线索关系不大的语句、段落,甚至篇章,以简洁、明快的编译本或节译本的形式介绍原著。编译与节译最大的差别在于:节译本中所有的句子都是依据原本直接翻译的,而编译本中的句子,既有根据原文直接翻译的,也有根据原文编写、改写的,甚至还有编译者出于某种需要添写的。

    转译与改编。转译,又称重译,指的是借助一种外语(我们称之为媒介语)去翻译另一外语国的文学作品。这种形式的翻译,无论中外古今,都很普遍。譬如,我国最早的汉译佛经所用的术语就多半不是直接由梵文翻译过来的,而是间接经过一个媒介-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天竺文字或西域文字。在大多数情况下,转译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尤其是在翻译小语种国家的文学作品时,因为任何国家也不可能拥有一批通晓各种小语种的译者。然而文学翻译又是如此复杂,译者们在从事具有再创造性质的文学翻译时,不可避免地要融入译者本人对原作的理解和阐述,甚至融入译者的语言风格、人生经验乃至个人气质,因此,通过媒介语转译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之所以会产生“二度变形”,也就不难理解了。更何况媒介语译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负责任的滥译本,以及存在一些有独特追求的译本。改编经常出现在诗歌、剧本的翻译之中。如林纾把易卜生的剧本《群鬼》改译成文言小说《梅孽》,方重用散文体翻译乔叟用诗体写成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朱生豪用散文体翻译莎士比亚剧本中的人物对白(原作为无韵诗体),等等。

    (摘编自谢天振《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追求译作对原作在各方面的忠实并再现原作的精神风貌、文学意蕴和语言特色,实际上不可能完全做到。 B . 创造性叛逆是由客观层面的文化语境和主观层面的文化倾向、认知表达水准等造成的,两个层面中前者的规避难度更大。 C . 《苦难的历程》的英译名《RoadToCalvary》是英译者有意为之,这使得该书的英译本和原著相比多了一层宗教色彩。 D . 创造性叛逆分为有意识型和无意识型两种类型,节译与编译形成原因复杂,是两种类型兼而有之的一种文学翻译形式。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二采用总分结构,先总写创造性叛逆有多种表现,再分写其在翻译中的具体类型。 B . 马君武等采用不同语言形式翻译拜伦的诗歌,语言形式的背后其实有中华文化的介入。 C . 汉译佛经所用术语多半不是直接由梵文翻译而来,故中国古代佛经内容上可信度不高。 D . “二度变形”是由前译者和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创造性叛逆造成的。
    3. (3) 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庞德翻译中国古诗时无视英语语法,省去了介词,没有主谓结构,这属于个性化翻译。 B . 傅东华在翻译小说《GoneWithTheWind》时,中国化了小说中的地名,这属于误译。 C . 国内译者在翻译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时,通常会删减部分情节,这属于节译。 D . 纪德与巴罗合作,把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小说《城堡》搬上了法国舞台,这属于改编。
    4. (4) 两则材料都涉及创造性叛逆,但论证方法却有明显差异。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5. (5)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学者说:“葛浩文、陈安娜等西方译者对莫言作品不遗余力地改写与重构,是莫言得以走出本土的重要原因。”如何认识葛浩文、陈安娜等西方译者对莫言作品的“改写与重构”?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