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

    汪曾祺

    我在云南住过七年,一九三九----九四六年。准确地说,只能说在昆明住了七年。

    我们经常活动的地方是市内,我们到南屏大戏院去看电影;去逛书店,看一本书,一看两三个小时;逛裱画店,逛茶叶店……我们每天经过、随时往来的地方,还是大西门一带。街虽小,人却多,气味浓稠。我们在街上闲看。看卖木柴的,卖木炭的,卖粗瓷碗、砂锅的,并且常常为一点细节感动不已。

    但是我生活得最久,接受影响最深,使我成为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作家,——不是另一种作家的地方,是西南联大。

    万里长征,

    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

    衡山湘水,

    又成离别,

    绝徼移栽桢干质,

    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菊吹弦诵在山城,

    情弥切……

    ——西南联大校歌

    日寇侵华,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被迫南迁,组成一个大学,在长沙暂住,名为“临时大学”。后迁云南,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这是一座战时的、临时性的大学,但却是一个产生天才,影响深远,可以彪炳于世界大学之林,与牛津、剑桥、哈佛、耶鲁平列而无愧色的,窳陋而辉煌的,奇迹一样的,“空前绝后”的大学。喔,我的母校,我的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的校舍很分散,很多处是借用昆明原有的房屋、学校、祠堂。西边是学生宿舍。土墙,草顶。

    土墙上开了几个方洞,方洞上竖了几根不去皮的树棍、便是窗户。挨着土墙排了一列双人木床,一边十张,一间宿舍可住四十人,桌椅是没有的。两个装肥皂的大箱摞起来。既是书桌,也是衣柜。有的同学在同一宿舍中一住四年不挪窝。有些同学成天在一起,乐数晨夕,堪称知己。也有老死不相往来,几乎等于不认识的。我和一位姓刘的历史系同学就是这样,我们俩同睡一张木床,他住上铺,我住下铺,却很少见面。他是个很守规矩、很用功的人,每天按时作息。我是个夜猫子,每天在系图书馆看一夜书,即天亮才回宿舍。等我回屋就寝时,他已经在校园树下苦读英文了。

    大路的东侧,是大图书馆。这是新校舍惟一的一座瓦顶的建筑。每天一早,就有人等在门外“抢图书馆”——抢位置,抢指定参考书。大图书馆藏书不少,但指定参考书总是不够用的。更东,是教室区。土墙,铁皮屋顶(涂了绿漆)。下起雨来,铁皮屋顶被雨点打得乒乒乓乓地响,让人想起王禹偁的《黄冈竹楼记》。这些教室里面放的木椅,都是本色,不漆油漆。这种椅子的好处是不固定,可以从这个教室到那个教室任意搬来搬去。吴宓先生讲《红楼梦》,一看下面有女生还站着,就放下手杖,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于是一些男同学就也赶紧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宝姐姐、林妹妹都坐下了,吴先生才开始讲。

    联大师生服装各异,但似乎又有一种比较一致的风格。女生的衣着是比较整洁的,上课时军阀商人家的小姐也不会穿得花里胡哨。男同学绝大多数是蓝布衫、长裤。几年下来,衣服破旧,就想各种办法“弥补”,如贴一张橡皮膏之类。有人裤子破了洞,不会补,也无针线,就找一根麻筋,把破洞结了一个疙瘩,这样的疙瘩名士不止一人,教授的衣服也多残破了。闻一多先生有一个时期穿了一件一个亲戚送给他的灰色夹袍,式样早就过时,领子很高,袖子很窄。朱自清先生的大衣破得不能再穿,就买了一件云南赶马人穿的深蓝氆氇的“一口钟”(大概就是彝族察尔瓦)披在身上,远看有点像一个侠客。有一个女生从南院(女生宿舍)到新校舍去,天已经黑了,路上没有人,她听到后面有梯里突鲁的脚步声,以为是坏人追了上来,很紧张。

    回头一看,是化学教授曾昭伦。他穿了一双空前(露着脚趾)绝后鞋(后跟烂了,提不起来,只能半趿着),因此发出梯里突鲁的声音。

    大学生大都爱吃,食欲很旺,有两个钱都吃掉了。初到昆明,带来的盘缠尚未用尽,有些同学一到星期天就出去到处吃馆子。钱逐渐用完了,吃不了大馆子,就只能到米线店里吃米线、饵块。到连吃米线、饵块的钱也没有的时候,便只有老老实实到新校舍吃大食堂的伙食。饭是“八宝饭”,通红的糙米,里面有砂子、木屑、老鼠屎。菜常备的是盐水煮芸豆,还有二种,“魔芋豆腐”为紫灰色的,烂糊糊的淡而无味的奇怪东西。有一位姓郑的同学告诫同学:饭后不可张嘴——恐怕飞出只鸟来!

    云南人对联大学生很好,我们对云南、对昆明也很有感情。比较明显的、普遍的影响是在教育方面。有些联大师生为云南做了一些有益的实事。联大学生在中学兼课的很多,这对昆明中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是有很大作用的。更重要的是使昆明学生接受了民主思想,呼吸到独立思考、学术自由的空气,使他们为学为人都比较开放,比较新鲜活泼。这是精神方面的东西,是抽象的,是一种气质,一种格调,难于确指,但是这种影响确实存在,如云如水,水流云在。

    (摘编自一九九四年第四期《中国作家》,有删改)

    文本二:

    国家兴难,哀鸿遍野,百无一用当真是书生吗?是战在沙场,还是守在后方读书?一群书生几经犹豫挣扎,最终趋向理性。中华民族之存亡,在于文化是否存活。于是乎“读书”有了一股子卧薪尝胆的气概,联大学生们心中只有“担负起国家兴亡”的信念,风采奕奕唱着《毕业歌》:“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国家的栋梁;我们今天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巨浪掀起来了!8年时间仅仅只毕业三千余人,却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虽处艰难年岁,这群师生却是从心底给出了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他们只问自由,只问盛放,只问深情,只问初心,只问勇敢,无问西东。

    (摘编自《西南联大•最困难时,往往最心怀美好》)

    文本三:

    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三门课我都选了。沈先生关于我的习作讲过的话我只记得一点了,是关于人物对话的。我写了一篇小说(内容早已忘记干净),有许多对话。我竭力把对话写得美一点,有诗意,有哲理。沈先生说:“你这不是对话,是两个聪明脑壳在打架!”从此我知道对话就是人物所说的普普通通的话,要尽量写得朴素。不要哲理,不要诗意。这样才真实。我也没有那么多失落感、孤独感、荒谬感、绝望感。我写不出卡夫卡的《变形记》那样痛苦的作品,我认为中国也不具备产生那样作品的条件。

    (摘编自汪曾祺《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有改动)

    1. (1)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部分回忆丰富多彩的市内生活,一方面呈现了西南联大周边人文气息和生活气息,另一方面衬托出西南联大对作者的深刻影响。 B . 吴宓先生讲课,为学生“搬椅子”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吴先生的修养,而他的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也展现了西南联大教师优雅的君子风范。 C . 文章大量笔墨刻画教授们衣着“残破”,而描写联大人读书的细节却不多,这正是为了表现联大人虽条件简陋却孜孜不倦做学问的志趣。 D . 结尾“如云如水,水流云在”化用杜甫诗句“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重在表现西南联大的精神气质和自由与随性的学术氛围。
    2. (2) 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禹偁的《黄冈竹楼记》即《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是北宋文学家王禹偁被贬为黄州刺史后写作的一篇小散文,抒发自己怅惘落寞却又不甘沉沦的心绪。 B . 西南联大校歌里唱到,将举国栋梁之才移往艰苦偏远的边疆,将其保护起来免受日寇的摧残,这正是为了保全民族未来的希望。 C . 闻一多先生是19世纪中国爱国主义诗人,以《红烛》《死水》《女神》等诗集,开一代诗风。他创作的著名,爱国诗篇《七子之歌》,响彻中华大地。 D . 卡夫卡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他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是他创作的永恒主题。
    3. (3) 文本二中的“巨浪”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原因。
    4. (4) 如欲以“朴素为文”为主题,为《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写一则文学短评,请列出评论要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