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3高三上·辽宁月考) 1999年12月,武夷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成为全球第二十三处、全国四处之一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三教经过争论融合,到了隋唐,佛教实现中国化,倾国奉佛,而主体儒学却奄奄一息,照此发 展趋势,中国有成为佛教国家的可能。在这关键时刻,朱熹奋起排佛抑道,深研各种典籍,推倒两 汉以来树立起的“五经”在国家上层建筑中的主导地位,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组成“四 书”代替“五经”的权威,认为“四书”才真正能体现出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的真谛。朱熹 把它们联成一体,并精心注释,使之成为新儒学(理学)的思想体系。

    ——摘编自高令印《朱子学在中华文化史上的价值和作用》

    材料三

    中国是世界茶叶原产地,茶叶外销有据可查的最早史料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民国出版的 《茶叶产销》 一书提到:“五世纪后期,土耳其人至蒙古边境,以物易茶,首肇其端。”其后日本、朝 鲜、南洋等周边国家虽从中国进口茶叶,但数量还很有限。16世纪中国茶传入西方,亚洲市场变 得微不足道,美洲、大洋洲、非洲市场均由荷兰、英国转口输入茶叶。输入茶叶的国家,17世纪主 要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俄国等国,18世纪输入茶叶的国家则增加了法国、普鲁士、丹麦、 瑞典、美国、匈牙利、意大利等。19世纪英国独霸茶叶外销市场。茶叶初入欧洲市场被人视为稀 罕的舶来品,“茶价异常昂贵”,18世纪上半叶1磅茶要17先令半,18世纪50年代仅8先令。 1790年茶价为每磅3先令7便士,1810年减为2先令。清代前茶叶出口以江南茶和绿茶为主,清 代以后外销茶产区包括苏、浙、赣、皖、粤、闽、滇、湘、鄂九省。最先出口的是武夷红茶,旋即绿茶 压倒红茶,18世纪后半期起出口又以红茶为主,至此奠定了我国外销茶区及茶类的基本框架。

    ——摘编自陶德臣《简论中国古代茶叶对外贸易的特点》

    1. (1) 概括指出材料一的摩崖石刻有哪些史料价值。(3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朱熹 为理学发展作出的贡献。(4分)
    2. (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茶叶对外贸易的特点,(4分)并说明其繁荣的原因。(6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