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一下·红桥期末) 阅读李斯的《谏逐客书》的片段,完成下题。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 故能明德 / 自不变者而观之 B . 弃黔首以资敌国 / 今其智反不能及也 C . 愿忠者众 / 蟹六跪二螯 D . 损民益仇 / 余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2. (2)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分析“用客治国”和“逐客资敌”两种策略,从正反两方面驳斥“逐客”之策。 B . “今逐客以资敌国”一句,关照的是第一段,意在阐明逐客对敌对国家的危害。 C . 第一段举出“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的事实,从正面论证“用客治国”是上策。 D . 第二段是对全篇文章的归结,从而进一步论证“逐客”必将会危及到国家安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