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说:“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对“以形写神”的创作方式进行了精彩又高度概括的总结。这种“成竹于胸”的创作方式,具有鲜明的中国艺术特色——捕捉物象的神韵;默记物象的音容特点;快速落笔,留住稍纵即逝的物象姿态和艺术感受,所画作品既能形似,亦复传神,对于时代精神、中国精神的艺术表达,无疑具有显著优势。能够传世的作品必传神。(     )。只有在时代生活中“抓活鱼”,艺术才能拥有“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生动与鲜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下,画家深入社会实践,关键在于要用心体验社会生活,对新时代涌现的新题材和与之相应的艺术语言进行锤炼是十分重要的

    1. (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真正传神的作品,既是艺术写真,更是时代写照。 B . 既是艺术写真,更是时代写照,这才是真正的作品。 C . 既是时代写照,又是艺术写真,这才是传神的作品。 D . 真正传神的作品,既是时代写照,更是艺术写真。
    2. (2) 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抓活鱼”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那枝,那叶已成难以寻觅的影子,真可谓“一枝一叶总关情”。 B . 乐景可以写哀情,哀景也可以写乐情,甚至会“倍增其哀乐”。 C . 海伦·凯勒用这样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看”到的世界。 D . 钱学森是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被称为“导弹之父”“火箭之王”。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画家深入社会实践,关键在于要用心体验新时代涌现的新题材,对新时代的艺术语言进行锤炼。 B . 画家深入社会实践,关键是要用心体验社会生活,对新时代涌现的新题材和与之相应的艺术语言进行锤炼。 C . 画家深入社会实践的关键在于是否用心体验社会生活,对新时代涌现的新题材和与之相应的艺术语言进行锤炼。 D . 画家深入社会实践,关键在于要用心体验生活,对新时代大量涌现的新题材和与之相应的艺术语言进行锤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