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一上·百色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白)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进士、拔萃皆中。元和元年,为集贤校理,月中,召入翰林为学士。迁左拾遗。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是时河朔复乱合诸道兵出讨迁延无功贼取弓高绝粮道深州围益急。居易上言,使李光颜将,可径薄贼,开弓高粮路,合下博,解深州之围。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民赖其汲。文宗立,以秘书监召,封晋阳县男。太和初,二李党事兴,居易恶缘党人斥,乃移病还东都。后起为同州刺史,不拜。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六年,卒,年七十五,赠尚书右仆射,宣宗以诗吊之。遗命薄葬,毋请谥。居易被遇宪宗时,事无不言,多见听可,然为当路所忌 , 遂摈斥,所蕴不能施,乃放意文酒。既复用,又皆幼君,偃蹇益不合,居官辄病去,遂无立功名意。与弟行简、从祖弟敏中友爱。东都所居履道里,疏诏种树,构石楼香山,凿八节滩,自号醉吟先生,为之传。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诗,当时士人争传。其始生七月能展书,九岁谙识声律。其笃于才章,盖天禀然。 

     (选自《新唐书•列传卷四十四》有删节) 

     阅读链接: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滋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 

     ——《寄江州白司马》(杨巨源) 

    1. (1)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是时/河朔复乱/合诸道兵出讨/迁延无功/贼取弓高/绝粮道/深州围益急 B . 是时/河朔复乱/合诸道兵出讨/迁延无功/贼取弓高/绝粮道深/州围益急 C . 是时/河朔复乱/合诸道兵出/讨迁延无功/贼取弓高/绝粮道深/州围益急 D . 是时/河朔复乱/合诸道兵出/讨迁延无功/贼取弓高/绝粮道/深州围益急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擢,提拔之意。类似表示官职提升的词语还有很多,如升、拔、陟、进、晋等。 B . 县男,唐朝一种爵位的名称。古代的爵位按顺序排列为“公”“侯”“伯”“子”“男”。 C . 从祖弟,从,堂房亲属。同一曾祖但不同祖父的同辈人之间互称为从祖兄弟。 D . 声律,既指诗赋的声韵格律,也是五声六律音乐的总称。本文中指后者。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白居易才华横溢。他的诗歌被当时士人争相传诵。著名诗人顾况自恃才华,很少推崇他人,但见到居易的文章后,也对他赞许有加。 B . 白居易直言不讳。李师道献私款为魏征的孙子赎故宅,白居易认为李师道是人臣,直言陛下“不宜掠美”,应成就李师道的美名。 C . 白居易曾学佛、道思想,仕途受挫之后,他的政治热情稍减,出世之心益增,杨巨源劝告他不要意志消沉,消极避世,还要对仕途有信心。 D . 白居易仕途抑郁。多次忠谏,但没有引起注意,于是恳求外放。大和初年又因不愿卷入二李党争,称病回到东都洛阳。再度受重用后,又都是年少的皇帝,任职后往往受贬抑。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后起为同州刺史,不拜。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 

       ②居易被遇宪宗时,事无不言,多见听可,然为当路所忌。 

    5. (5) 文中白居易做官入则直言进谏,出则造福一方,但最终却“无立功名意”。请结合文本简析其无意功名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