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八下·东洲期末)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近年来,“国潮风”强势崛起,传统老字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走向年轻化的路上,成为Z世代(网络流行语,也指新时代人群)重要的“社交符号”。非遗国潮为何能够抓住年轻人,又将如何持续强大吸引力?在专家看来,国潮的核心是“国”,底蕴在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而表现形式则是“潮”——是结合当下新人群、新需求、新技术、新场景后产生的新事物,以及新的展现方式。

    ②Z世代喜欢非遗国潮商品,不仅因其历史悠久、手艺精湛,更在于它们跟时代接轨,与新需求合拍。随着元宇宙时代到来,非遗文化“活”下去、“火”下去,也必须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让更多人不仅能够看到、购买,而且能参与到非遗国潮产品的生产过程。

    ③不少年轻人对非遗的喜爱并非浅尝辄止,不仅谈笑于嘴上,还“把玩”于手间心上,特别是当非遗与短视频平台碰撞后,更是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副院长薛可提供了一组数据:在某音平台的非遗题材内容创作者中,80后占35%,90后占26%。在某手上,中国国家级非遗项目覆盖率超过96%,其中琵琶、面人、昆曲等深受90后、00后喜爱。

    ④年轻手艺人是非遗创新发展的主力。据某宝手艺人商家调研问卷显示,四成的非遗手艺人是90后。同时,大学本科以上的某宝非遗手艺人和店主占六成以上。对追求“情价比”的青年而言,很多非遗国潮商品恰好符合他们的价值观。在追逐、热捧这种非遗传统文化中,年轻人收获来自同一圈层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

    【材料二】

    ①近几年形成的国潮之风开始从国内“吹”向国外,向世界讲述着中国文化的故事。

    ②国潮将中国文化符号、中华美学精神、传统技艺、制造业与文化产业等结合在一起,不仅是一种消费和时尚潮流,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其本质是文化自信。非遗承载着民族的记忆,凝结着先辈的智慧,镌刻着文化的基因,可以为各种国潮产品注入鲜明的文化底色。而国潮的兴起,也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载体。

    ③国潮的兴起,意味着一种趋向性的审美导向开始形成。这种审美以“中国元素”为内核,背后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运动品牌植入刺绣元素后,摇身变为时尚青年抢购的潮品;六百岁的故宫推出“朕的心意”月饼、宫廷色口红等文创产品,立刻刷爆年轻人的朋友圈……消费者大方下单的一刻,他们购买的不仅是商品,更是商品背后的文化。

    【材料三】

       

    图一:全行业国潮品牌消费者年龄分布   


     图二:中国全球品牌50强在发达国家市场的知名度

    1. (1) 选出下面对材料有关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 )
      A . 国潮商品要“火”下去只能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让更多人看到、购买,且参与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B . 在某音平台上的非遗题材内容创作者中,80后和90后占一半以上,中国国家级非遗项目覆盖率超过96%。 C . 非遗可以为所有中国产品注入鲜明的文化底色。而国潮的兴起,也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机遇和载体。 D . 消费者在购买故宫推出的“朕的心意”月饼等文创产品时,购买的不仅仅是商品,更是其背后的文化。
    2. (2) 从材料三的两个图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请简要提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