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三下·沧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材料一:

    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行所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何残,其祸将然。荧荧不灭,炎炎奈何;涓涓不壅,将成江河;绵绵不绝,将成网罗;青青不 , 将寻斧柯。诚不能慎之,祸之根也;口是何伤,祸之门也。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执雌持下莫能与之争者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众人惑惑,我独不从;内藏我知,不与人论技;我虽尊高,人莫害我。夫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孔子顾谓弟子曰:“记之,此言虽鄙,而中事情。》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行身如此,岂以口遇祸哉!”

    (节选自《说苑·敬慎》)

    材料二:

    (杨)修字德祖,好学,有俊才,为丞相曹操主簿,用事曹氏。及操自平汉中,欲因讨刘备而不得进,欲守之又难为功,护军不知进止何依。操于是出教,唯曰“鸡肋”而已。外曹莫能晓,修独曰:“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乃令外白稍严,操于此回师。修之几决,多有此类。修又尝出行,筹操有问外事,乃逆为答记,敕守舍儿:“若有令出,依次通之。”既而果然。如是者三,操怪其速,使廉之,知状,于此忌修。且以袁术之甥,虑为后患,遂因事杀之。修所著赋、颂、碑、赞、诗、哀辞、、记、书凡十五篇。

    (节选自《后汉书·杨修列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执雌持下/莫能与之争者/ B . 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执雌/持下莫能与之争者/ C . 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执雌/持下莫能与之争者/ D . 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执雌持下/莫能与之争者/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太庙,指天子的祖庙。春秋时,鲁国称周公的庙为“太庙”。 B . “青青不伐”与《<老子>四章》“自伐者无功”中的“伐”意思相同。 C . 《诗》指《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儒家经典之一。 D . “表”,古代的一种文体,是给皇帝的书信、奏章。如李密的《陈情表》。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东周太庙右边台阶前有铜铸人像,铜像的口被封了三层,背后刻着铭文,孔子阅读了铭文后告诫弟子们立身处世要避免说话不当带来的灾祸。 B . 铜像背后的铭文用星星之火不扑灭会变成熊熊大火、涓涓细流不堵塞会汇成江河等四个比喻,从反面论证说话不谨慎会带来种种危害。 C . 曹操在收复汉中后想趁机讨伐刘备,却处于进退两难之中,曹操只传话“鸡肋”二字,杨修就理解了曹操的话,领会了其计划撒兵之意。 D . 杨修喜欢学习,才能卓越,机智聪敏,善察人意,但他是袁术外甥的身份,成为曹操最忌惮的一点,正因如此才找机会杀了他。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孔子顾谓弟子曰:“记之,此言虽鄙,而中事情。”

      ②如是者三,操怪其速,使廉之,知状,于此忌修。

    5. (5) 《后汉书》评价杨修:“修虽才子,渝我淳则。”这句话说的是杨修虽是才子,却改变了淳厚的道德规范。请根据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