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
  • 1. (2023·镇海模拟) 科学课觉上学生分组进行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实验后形成了下面两份报告单(部分)。

    第1小组

    实验过程: ①、用试管取2mL稀盐酸。

    ②、用滴管滴加碳酸钠溶液,边滴边振荡,直至滴完5滴。

    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碳酸钠溶液与盐酸会发生反应,并产生气体。

    第2小组

    实验过程: ①、 用试管取2mL碳酸钠溶液。

    ②、用滴管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滴完5滴。

    实验现象:无明显现象发生。

    实验结论: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可能没有发生反应,也可能发生了反应,但无明显现象。.

    两个小组对比报告单,发现实验现象和结论都不一样。他们事后查阅到相关信息: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盐酸不足时反应为:HCl+Na2CO3=NaCl+NaHCO3;盐酸足量时,先与碳酸钠反应生成NaHCO3而后,继续与NaHCO3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

    于是,两个小组共同对第2小组第2步实验结束后试管中溶液溶质的成分提出了猜想:

    猜想1:NaCl、NaHCO3和Na2CO3    猜想2:NaCl、NaHCO3   猜想3:NaCl和HCl

    请回答:

    1. (1) 对猜想的初步分析:当盐酸时,会出现猜想1提出的三种产物同时存在。根据第2小组实验时的现象和质量守恒定律,可判定反应后所得溶液中肯定有含元素的化合物,因此可判断猜想3肯定是不合理的。
    2. (2) 对验证猜想1的实验设计:拟定一个方案,证明猜想1成立;
    3. (3) 对实验过程的反思:分析上述实验可知,同样是两种反应物发生反应,滴加顺序不同,会导致现象和最终生成物可能都不一样。反应物的浓度也会导致两反应物反应时的现象或者生成物不相同,请用实例支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